2018-12-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選賢也要選能:改善「治理能力」是提振民主效率的良方/程天縱

最近台灣的選舉和施政結果,凸顯了一個問題:透過民主制度勝出的候選人,往往並不具有適當的「治理能力」;治理能力不足、而又贏得選戰的人,往往會有來自選票的盲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個問題的可能解法,則是超然獨立的「國家治理能力」培訓機構。
我在文章中甚少談政治,因為我是個正牌的「芋頭蕃薯」,常常自認是「中間選民」;我的好朋友們藍綠都有、兩岸兼容,所以為了不引起爭議,儘量避免寫政治話題。
在好朋友聚會時,我原本經常不知道如何參與這些政治議題的討論;幸好經過多年沈澱,每一個圈子都自然演化為「同溫圈子」,只要知道圈子的顏色,就不用擔心說錯話。
有時候朋友也會開玩笑,說我是個「牆頭草,風吹兩面倒」;但這種身分也為我帶來了一個好處:對於雙方的立場都能理解、對於雙方的言論也都聽得進去,而且覺得都有道理。
即使我們每個月聚餐一次、同窗情誼已經超過半世紀的初高中「綠色」同學會,最近也因為挺柯反柯、地方選舉慘敗,而經常出現「綠色茶壺裡的風暴」。
幸好大家終究是擁有堅強革命感情的基礎,在爭吵進入白熱化之際,總有還沒喝醉了的同學跳出來打打圓場、轉移話題。
台灣喝酒文化中最精彩的、也是許多人詬病的「勸酒」,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正面作用:酒杯一舉、大聲吆喝「來、來、來、來!」,一杯乾下肚,立刻換了話題,「同學同志」情誼依舊。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