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武俠故事第一一九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為武俠小說鼻祖之《水滸傳》(五)
  第三名,是宋江。
  作為一個讀者,你會討厭死宋江。他就是那種,你辛辛苦苦用了一堆小木塊,疊起了一座高樓,然後突然跑來一個傢伙,一手把它掀翻的混帳東西。
  梁山泊就毀在他手中,《水滸傳》就毀在他手中。
  但作為一個小說創作者,你會很愛宋江,因為,他真的有無限可能性可以發展。
  你如果要寫成仙俠故事,可以讓他帶著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起升天成仙。或是,梁山伯因為九天玄女賜予法力,成為一座仙山,好漢們從此都具有仙法,到處行俠仗義。於是,宋江就成為豪俠之神,永受萬世景仰。
  或是,換個路子,宋江成為眾神之神,反到玉皇大帝去,最後取而代之,成了新一代的玉皇大帝。於是我們每年初九拜的天公,就變成姓宋的了。
  當然,這是放在現代的創作環境來看。在古代,宋江是無法造反到那個地步的。因為《水滸傳》一開始就給他設了一個玻璃天花板──
  「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在廟中授天書時,九天玄女如是說。
  要「為ㄨㄟˋ」主全「忠」,「為ㄨㄟˊ臣」「輔國」。你說他反得了哪去呢?
  這就是中國古典小說的glass ceiling。再怎麼叛逆如孫悟空,說甚麼「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他就是不會讓你真的取而代之玉皇大帝,而是最後做個區區的「鬪戰勝佛」,「修成正果」。
  於是,你好不容易創造了一個空前絕後的梁山泊──一個豪俠的樂園,最終卻必須摧毀他。因為,皇帝是不能反的。不管是現實的,虛構的,天上的,地下的。
  作為一個黑社會頭子,卻有了這樣一個天花板,造成宋江這個角色,做得處處彆腳,上下不得。他讓好漢們上了梁山,卻也一手摧毀了這個樂園。
  宋公明有兩個絕招,讓他能收服天下英雄。
一、他的名頭很高。
  照理來說,他長得又矮又黑又胖,沒有甚麼驚人藝業,更沒有顯赫家世,或是學問高超,又只是個「押司」(幫地方官跑腿的小官吏)。但他就是莫名其妙很有名。江湖上,誰沒聽過「山東鄆城縣孝義黑三郎呼保義及時雨宋江宋公明哥哥」?這個名頭兒,比起「山東曲阜縣大成至聖文宣王至聖先師孔丘孔夫子」,湊起來都沒他長。
  他在江湖上幾次差點遇害,都是在最後關頭,突然要害他的人聽到「遮莫是黑三郎宋公明宋哥哥麼?」「真是我哥哥!」而逃過一死。而不管去到哪裡,只要別人聽到他是及時雨宋公明押司哥哥,無不馬上下拜。這真是神奇了也。
  當然,他「及時雨」的名頭也不是白叫的,書中說他「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他怎麼能如小叮噹一樣,隨手一拿就是十兩八兩,到處送人?這個,都要拜他家裡有錢所致。然而就算他家裡有錢,卻也沒到富豪等級,這麼一直到處養人,很快就會耗盡,所以宋江的押司,大概也當得也不是很清廉。地方小吏要搞些油水,本來就不難,這個當然書中不會跟你講。
二、他對真好漢的疼愛,近乎寵溺。
  比如第一次見到武松時,看著他長得雄壯俊偉,真是喜愛,於是就拉他一起睡覺。過幾天又要花錢買衣服給他扮帥帥(後來是作東的柴進出了錢)。寵到武松想起自己其實有個親哥哥,想去找他,宋江還十八相送,送了十幾里路,白天送到晚上,送到武松跟他結拜兄弟,表示此生不渝,才放他走。臨行前還給了他銀子當盤纏。
  比如第一次見到李逵,知道李逵缺錢就給他錢,就算知道他拿去賭也不生氣。知道李逵喝酒喜歡用大碗,就特地給他安排大碗,看到李逵吃三條魚吃不飽,還特地叫了幾斤牛肉給他吃。搞得李逵也是好哥哥叫不停。
  除此之外,他也沒甚麼很厲害的地方了。說謀略沒有,遠見沒有,武功平平(不然也不會一直差點被害了),也不像戴宗、公孫勝那樣有特異功能。宋江靠的是甚麼呢?就是對英雄好漢的熱愛與幫助。這跟劉備也沒啥本事,只會靠「仁義」的名頭跟哭哭啼啼的大絕,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江在《水滸傳》,幾乎是個「救世主」般的人物。是每個好漢仰慕、歸順的目標。大家聽到了宋江,就好像聽到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一樣(連觀音菩薩的名頭也沒他長,天。),通通都要下跪膜拜。他是摩西,是帶你到Promised Land的那個聖者。晁蓋中了史文恭的箭,臨死前本說好誰為他報仇,誰就可以當梁山泊的寨主,結果殺了史文恭的是盧俊義,大家卻只服宋江,硬是把他推上去當大哥。端的是「天下歸心」啊。
  這樣的一個人物,又有了這樣一個梁山泊,照理來說,真有無限發展的可能。然而在梁山勢力登峰造極之時,宋江帶領他們,逐出樂園,投降了朝廷。
  於是,宋江這傢伙,憑甚麼排名第三呢?
  我也不知道。哇哈哈。就好像為甚麼韓國瑜會名頭大盛、搞得高雄人投給他當市長一樣,這種事情總是莫名其妙的。
  因為整部《水滸傳》都在吹捧宋江啊,你小時候腦弱,也就被催眠得昏頭轉向,覺得宋江真的好棒棒了。而他也隱隱很像《史記.遊俠列傳》那個又矮、又周濟江湖人物、於是天下英雄好漢無不傾心、肯為他而死的郭解啊。於是你莫名其妙就很喜歡他了。
  雖然金聖嘆評宋江為下等,覺得他陰險狡詐,「一部書中,寫一百七人最易,寫宋江最難。故讀此一部書者,亦讀一百七人傳最易,讀宋江傳最難也。」但我不是這麼看的。了解宋江,一點都不難。
  就算施耐庵沒給他設一個玻璃天花板,宋江這個人,本來就不會成大器。
  他出身地方富戶,父親本來就是個循規蹈矩的人,一再告誡他不可以加入梁山,甚至還曾經詐死,讓他趕快回家,以免被人誘拐上山。他是個孝子,父親的教誨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不管他怎麼跟朝廷的軍隊對幹,心裡想的,永遠都是「要怎樣找一個恰當的時機,重新當回忠臣?」
  而作為一個地方小官,一輩子就只會對官方唯唯諾諾,奉命行事。對,他閒暇之餘喜歡交交江湖豪客,因為他地位卑小啊,當然要找個方法讓自己有點名頭、有點面子,逞逞男人的威風,並沒有真的想要搞叛逆甚麼的。他畢竟就是個小人物,並沒有想要讀書讓自己變成一個大官,更沒有學武讓自己可以為國家抵禦外侮。他就只是個對人很好的里長伯。他會上梁山,只因為梁山好漢們把他從牢獄救出來,而且幫他報了仇,既然都反了,一不做二不休,就落了草吧!但這殊非他向來之志。他沒有甚麼大志的其實,遑論當個反賊。
  你看他的反詩就知道: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邱,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又云: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其實,到底在講啥小。是說你想要像黃巢那樣「殺人八百萬」嗎?這甚麼鳥志向?既曾攻經史,卻無治國平天下的仁義之志;長成若有權謀,卻也沒有對抗外侮之雄心(宋朝從頭到尾都被外族打假的),只想要當黃巢?這與其說是他寫來抒發志向的詩,還不如說是施耐庵為後面「血染潯陽江口」所做的鋪陳。黃巢是叛亂朝廷的,宋江一點都不。就算這首詩是他寫的,也只是喝醉酒之後,想到自己的委屈,就要到處殺殺殺殺殺的、近乎8+9的幼稚。你根本看不出他到底對自己的人生有甚麼遠大的抱負。他就只是個識淺器短的小小地方小吏吧了。
  於是,朝廷一來招安,他就喜孜孜地答應了。第八十二回,真的是全書讓人讀得最痛苦的一回,宋江中邪一般急著想要投降的嘴臉,慘不忍睹。
  但這就是宋江啊。他就只是個過譽的人。你說他陰謀狡詐、心計深沉甚麼的,其實都太抬舉了他。他本來就不是一塊料,卻靠著炒作起來的名頭,登上了大位。好不容易主子來招安了,他怎能不大喜過望呢?
  方臘才是他詩中想當的那個人,他卻帶著梁山好漢打方臘去了,你說他怎麼可能想當黃巢?
  君權、父權的陰影,造成了宋江的,悲劇嗎?也不是。在古代來看,其實就是「忠義」,不然也不會叫做「忠義水滸傳」。對施耐庵來說,他是創造了一個「替天行道」之餘、卻還是忠於君國的俠者,他讓梁山好漢們造反,卻在最後成全了他們的忠義,可以回天交代。對他來說,他圓滿了他們的人格。
  「君父」是古人心靈的依歸,是不可違背的天花板。無論朝廷再怎麼壞、再怎麼草菅人命、再怎麼迫害你,再怎麼無可救藥,梁山再怎麼好,畢竟就是一中原則,兩岸一家親,「回歸」才最重要。「君父」永遠大於「是非」,君父就是道德。這個枷鎖,這個糊塗,現代的華人尚且無法自悟,何況施耐庵呢?
  於是,宋江永遠都會以不同的面目存在的。認得他時,切記不要告訴李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4會員
280內容數
<p>「武俠電子報」是由幾位愛好武俠的朋友輪流撰寫,內容包括書評、影評等各式評論。只要是與「武俠」相關,或能以「武俠」的視角切入的各種事件,都是武俠電子報的守備範圍。</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退隱是黃易武俠很常見的收尾,《大唐雙龍傳》、《尋秦記》莫不如是。其實也不獨是黃易,從殺戮的場域退身開來,從來是武俠對自由的另一種定義與想像。江湖是不可能掌控的,能夠維護自身的幸福,已經是最好的了。
也只能談談金庸了。  
文學以感人為主。如果某人的著作,能讓魂縈夢牽,經常念茲在茲,每年都複習,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都看得出一點不同,這不偉大,還有甚麼偉大?你想想,你這輩子讀過的文學作品,沒有幾百部也有幾十部,有哪幾本會讓你一翻再翻、徹底翻爛、每一年都會重翻一次、而且碰到同好就興奮得一直講一直講的?
醜方對美的執念,讓他們建構出幻影也如的文明,鬼方對永生嚮往,到冥界卻仍維持生活假象,兩者皆諷刺已極。鄭丰藉由方族的集體選擇,反向闡述人對看不見的世界與力量的莫名崇拜,而最終就通往巫術大滅絕的境界。
武俠電子報  1.乃賴的演講  2.西遊記唐僧的復仇
他的出身很特別,是個破落戶,但又不是不學無術,而是「吹彈歌舞,刺鎗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換句話說,就是個多才多藝、還很會運動的「文青」啊。
退隱是黃易武俠很常見的收尾,《大唐雙龍傳》、《尋秦記》莫不如是。其實也不獨是黃易,從殺戮的場域退身開來,從來是武俠對自由的另一種定義與想像。江湖是不可能掌控的,能夠維護自身的幸福,已經是最好的了。
也只能談談金庸了。  
文學以感人為主。如果某人的著作,能讓魂縈夢牽,經常念茲在茲,每年都複習,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都看得出一點不同,這不偉大,還有甚麼偉大?你想想,你這輩子讀過的文學作品,沒有幾百部也有幾十部,有哪幾本會讓你一翻再翻、徹底翻爛、每一年都會重翻一次、而且碰到同好就興奮得一直講一直講的?
醜方對美的執念,讓他們建構出幻影也如的文明,鬼方對永生嚮往,到冥界卻仍維持生活假象,兩者皆諷刺已極。鄭丰藉由方族的集體選擇,反向闡述人對看不見的世界與力量的莫名崇拜,而最終就通往巫術大滅絕的境界。
武俠電子報  1.乃賴的演講  2.西遊記唐僧的復仇
他的出身很特別,是個破落戶,但又不是不學無術,而是「吹彈歌舞,刺鎗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換句話說,就是個多才多藝、還很會運動的「文青」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那沈溺於革命中的愛戀情懷難道是他錯怪了? 那動盪的革命年代,孫大山為了推翻腐敗的青朝政權,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然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亦有幾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小龍啊。」大光頭看著氣喘吁吁追趕上來的小光頭:「解氣了嗎?」 「很開心,看那黑老大欺男霸女,惡跡斑斑,我都確認過了,不會錯殺好人。」小龍開心點頭回應。 「那梁狗是該殺,可是也因為他,外面太平天國這邊的長毛賊才進不來泰順,現在他S了,泰順要亂了。」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金庸筆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以方位配搭大俠,大概沒有讀過金庸作品的人也都知道了。以方位配大俠,最早源自《三俠五義》的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
Thumbnail
雙神會面後,宋神宗立即授王安石翰林學士兼經筵侍講,換句話說,王安石成了皇帝的國政+學術指導教授。 王安石學問豐厚,口才一流,無論宋神宗問什麼問題,王安石都能對答如流且發人深省。沒過多久,宋神宗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思想逐漸同步。 宋神宗愈來愈想重用王安石,不只是因為他信奉「安石教」,還因為反
Thumbnail
文案: 因一場海上風暴,宋玉章被錯認成富商宋振橋多年未見的小兒子,宋玉章將錯就錯,冒認身份進入了這個潑天富貴的商賈之家,至此,一位風流浪子誤入了紙醉金迷的危險世界…… 他這一生有數不清的人愛他,他挑挑揀揀,零星的也愛過幾個。 *本書已簽約出版,實體書進度請見@晉江_凍感超人 標籤: 豪門世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那沈溺於革命中的愛戀情懷難道是他錯怪了? 那動盪的革命年代,孫大山為了推翻腐敗的青朝政權,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然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亦有幾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小龍啊。」大光頭看著氣喘吁吁追趕上來的小光頭:「解氣了嗎?」 「很開心,看那黑老大欺男霸女,惡跡斑斑,我都確認過了,不會錯殺好人。」小龍開心點頭回應。 「那梁狗是該殺,可是也因為他,外面太平天國這邊的長毛賊才進不來泰順,現在他S了,泰順要亂了。」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金庸筆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以方位配搭大俠,大概沒有讀過金庸作品的人也都知道了。以方位配大俠,最早源自《三俠五義》的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
Thumbnail
雙神會面後,宋神宗立即授王安石翰林學士兼經筵侍講,換句話說,王安石成了皇帝的國政+學術指導教授。 王安石學問豐厚,口才一流,無論宋神宗問什麼問題,王安石都能對答如流且發人深省。沒過多久,宋神宗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思想逐漸同步。 宋神宗愈來愈想重用王安石,不只是因為他信奉「安石教」,還因為反
Thumbnail
文案: 因一場海上風暴,宋玉章被錯認成富商宋振橋多年未見的小兒子,宋玉章將錯就錯,冒認身份進入了這個潑天富貴的商賈之家,至此,一位風流浪子誤入了紙醉金迷的危險世界…… 他這一生有數不清的人愛他,他挑挑揀揀,零星的也愛過幾個。 *本書已簽約出版,實體書進度請見@晉江_凍感超人 標籤: 豪門世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