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武俠小說發展史的一點體會: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
清朝至民國初年的俠義小說開始轉向以人物為敘述重點,但筆法仍以事件為主。如《七俠五義》、《七劍十三俠》等,相對《水滸》的一百零八人,作者有意縮減書中俠客數量,以達聚焦效果。
新派武俠初期仍有《七劍下天山》等作品,但愈發展到後來,主角愈來愈少,並改以人物為描寫重心,著力塑造獨一無二的人物。
其中,古龍的楚留香、陸小鳳以個別人物發展出的短篇推理冒險系列小說可謂引起了一波模仿熱潮,楚留香、陸小鳳兩個系列分別由七至八個中短篇組成。
同樣以短篇組成系列故事的有:溫瑞安四大名捕系列(至少二十篇),還有黃鷹的沈勝衣系列(二十九篇)、龍乘風的雪刀浪子系列(含後傳共五十五篇)、西門丁的雙鷹神捕系列(含後傳共三十四篇)。
出現這種新寫作方法的原因,最早應追溯至西方短篇推理小說,如福爾摩斯、亞森羅蘋、白羅等神探系列故事同樣以多個短篇組成。由古龍轉化成楚留香、陸小鳳系列取得極大成功,引起其他作家模仿。
另一方面,初時武俠小說在報章連載,基本上需要每天供稿,頻繁斷稿造成作家信譽不佳,但勉強供稿則導致作品品質下降。後來香港和臺灣都出現了專門刊登武俠小說的月刊和週刊,作家供稿的次數也由每天改為每週。
這些武俠小說刊物通常分成數種連載模式,最常見的有「一期完」、「一、兩月完」和「長篇連載」三種模式。「一期完」指當期就把故事刊完,「一、兩月完」指連續刊登一到兩個月就能把故事刊完,以上兩種模式通常是作品剛完稿便很快拿出來發表。「長篇連載」則是連續數十期不中斷的連載,但雜誌社有時會把名作家以前的作品重新拿來連載。
就目前資料所見,沈勝衣、雪刀浪子和雙鷹神捕系列短篇故事多數以「一期完」模式在雜誌上連載。
隨着連載媒體的改變,作者有較充裕時間來構思一個短篇故事,每個故事當期即結束,連載壓力比較輕。比起長篇故事對佈局能力有一定要求,短篇能讓作家細水長流式寫作,只要主角不被寫死,這個系列就能一直持續下去。也就是前面說過的情節佈局與人物佈局問題,短篇組合成一大系列只需要先想好主角的人物形象,然後不斷構思新故事就夠了,人物形象不太需要一直推陳出新。
以上是1992年某一期《武俠世界》雜誌的目錄。
1991-92年武俠小說雜誌事業已經開始衰落,古龍和黃鷹相繼去世,上一輩的老作家只剩伴霞樓主和臥龍生偶爾供稿,臥龍生還把筆名賣給李涼用些低劣作品冒名投稿。新一代作家中龍乘風和西門丁的創作高峰期已過,龍已經將近一年沒有新稿,西門丁則是斷斷續續有些中長篇連載。溫瑞安和黃易已經成名,各自發展,也不必再投稿到武俠雜誌了。
讓人好奇的是:這時金庸在做什麽?他應該擔任着明報管理層,已經安安穩穩地賺着修訂版的版税了。金庸和梁羽生比較妥善處理自己作品的版權問題,加上金庸又很積極修訂作品,使他們擁有現在的成就。有人問臥龍生他的作品數量有多少,臥龍生自己也答不上來,這就是對自己作品也不怎麽重視,中年投資失利,晚年還要賣筆名,境況淒涼。
2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