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2/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牆上的圖像」-安娜・瑪瑞亞・米庫(Ana Maria Micu)的繪畫轉譯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娜・瑪瑞亞・米庫(Ana Maria Micu)於安卓藝術舉辦的個展「牆上的圖像」有著非常有意思的後設觀看角度。作為一個生活於當代社會,卻選擇傳統油畫媒材的藝術家,安娜非常著迷於圖像本身的意義與其代表的氛圍。安娜認為,當代社會被圖像所圍繞,不論手機、電腦、電視或是鋪天蓋地的廣告訊息都是由圖像所組成,任何人都不能自逃於這個被各種圖像所構成的世界。既然如此,如何呈現圖像本身的意義,便成為藝術家不斷思索的嘗試。
為了要能夠再度省視圖像的意義,安娜利用不斷抽離、進入的方式,運用「畫中畫」的構圖,在繪畫作品中留下她的思索痕跡。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安娜的繪畫對象幾乎都來自於她的生活空間,這些空間並沒有經過刻意的擺設,因此經常可以看到四散的塑膠袋、衣物、盆栽或是各種雜物,而更特別的便是那些貼在牆面上的繪畫。這些牆上的繪畫記錄了藝術家的生活情境,而它們完成的過程,同樣也是藝術家的生活片段,而它們依然又被藝術家記錄下來,成為一張新的畫;而這張新的畫最終又出現在展場,和原本的描繪對象一起出現。是否覺得上面這段文字太過拗口?不妨看看下面的兩張作品。
《這是冬天⋯⋯所以當你努力》 2018 油彩、畫布 76 x 89 cm      圖片擷取自安卓藝術網站
《這是冬天⋯⋯所以當你努力》 2018 油彩、畫布 76 x 89 cm 圖片擷取自安卓藝術網站
《電燈…… 回應利他的機會》 2018 油彩、畫布 120 x 189 cm 圖片擷取自安卓藝術網站
注意到了嗎?上圖其實重複在下圖左側的牆面中,而這兩件作品同樣在展場裡出現!這兩件作品呈現了有點弔詭的回文關係,第一張圖是藝術家個人的側寫,第二張圖則紀錄了第一張圖的創作過程。若再細細思考第一張圖的繪畫方式,則會發現更有趣的事實,意即第一張圖的側寫,其實也是從相片或是錄影取得。我們可以簡單把這個圖像轉譯的過程作成下面樣子:
藝術家本人-攝影機/相機-第一張畫-第二張畫-觀眾
在一層一層的轉換中,許多原始的意義消逝,它們不斷被改寫、重塑、或是召喚出來,最終這些圖像與其他元素結合,而以新的形式出現。在展場中的一系列個人素描中,藝術家以錄影設備記錄下她的創作歷程,然後在觀看這段影像的同時,擷取個人有興趣的部分,以炭筆重新畫下這些影像的片段。安娜表示,儘管這些都是在畫她自己,但畫著畫著,彷彿那個人已不再是原本的自己,而成為另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他者」。安娜將長達8、9小時的錄影重新剪接後,與原本的素描結合成定格影像,透過這種方式再次混淆了圖像的多重層次。
What Hurts the Most Is Left for Last 2018 炭筆、油性炭筆、紙 67.5 cm. x 86.5 cm 圖片擷取自安卓藝術網站
事實上,正如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1911-1980)著名的主張「媒體即訊息」,油畫所呈現的肌理、光澤與層次,抑是安娜所期待能夠在作品中呈現的訊息。不同於那些古典寫實中對於筆觸的精密處理,觀看安娜的作品裡的油畫質地,往往可以感受到許多來自當下的情境感受。比方說,這些作品大多是室內的景象,而在安娜的筆下,畫面中的光線柔和細緻,而背景的灰色調保留了許多細微的筆觸,讓牆面的顏色顯得相當富有層次;相較於牆面的細筆,這些莖葉以更粗獷而具有生命力的筆法創作,讓整株植物如浮雕一般,彷彿伸手可及。植物盆景的出現,讓鮮嫩的綠意在整片的室內風景中矗然而起,讓他們看起來既像是安慰,又像是救贖。
《逐漸稀少…… 特別是為了…… 保護》 2018 油彩、畫布 125 x 185 cm 圖片擷取自安卓藝術網站
「牆上的圖像」可以說是安娜對於繪畫的一種實驗,以反覆辯證的過程,解析圖像的當代意義,同時也透過「畫中畫」書寫自我的方式,重新肯認自我的存在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