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1/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椪柑(Citrus poonensis)

    茂谷柑,寬皮柑的一種。Photo credit:老葉
    茂谷柑,寬皮柑的一種。Photo credit:老葉
    與甜橙一樣,在台灣椪柑也是屬於冬天的水果。每年十月下旬,從台南、嘉義、雲林來的青皮椪柑先登場,然後到了元旦前後開始有來自台中、苗栗、新竹橘色的椪柑;接著隨著農曆年的腳步漸近,開始有扁圓形的茂谷柑(來自台中、雲林、嘉義)以及俗稱年柑的桶柑與海梨柑(來自台中、新竹、苗栗)上市。除了茂谷柑的皮比較不易剝以外,其他的柑橘只要手指往果頂一插,輕輕在表皮挖個洞,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可以把皮剝下來了;不像柳橙要用刀切或削,才能把皮與肉分家!因此,椪柑、桶柑、海梨柑、茂谷柑等被統稱為「寬皮柑」,用來跟柳橙、晚侖夏橙、紅江橙、臍橙、無酸橙與血橙等甜橙類區分。
    在這些寬皮柑中,最受歡迎的當然就是椪柑了!歷年來,椪柑的產量一直都大約佔台灣每年出產的寬皮柑的五成以上,桶柑因為有過年拜拜的需求,產量也一直都穩佔兩成五到三成之間;茂谷柑雖然是最晚進台灣的小老弟,但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從早期只佔寬皮柑產量的百分之一,到最近這幾年產量都佔了整體寬皮柑的一成以上,也造成我很喜歡的海梨柑產量從原本的一成六降到只佔百分之五到六了[1]…難怪最近這幾年都找不到海梨柑啊!
    寬皮柑與柳橙一樣都來自於中國大陸。其中原產於印度的椪柑在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由廣東潮州引進台北新莊種植[2],並逐漸拓展到中南部。在乾隆54年(西元1789年)由漳州引進台北新莊種植的桶柑是甜橙與寬皮柑(可能是椪柑)的天然雜交種,因為早期運輸時都用桶子裝載,所以被稱為桶柑。桶柑後來移植到陽明山;因為陽明山在西元1951年以前叫做「草山」[3],所以桶柑又得到了「草山柑」的新綽號[4]。另外,因為桶柑都在農曆過年左右成熟,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年柑」!至於海梨柑則可能是桶柑的變異種[5],果皮比桶柑光滑。茂谷柑在1971年由台大園藝系林樸教授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茂谷」是它的英文名Muccott的音譯,希望它能在台灣成長茂盛[6]。溫州蜜柑在台灣的產量一直都只佔大約整體寬皮柑的千分之一,不過因為最耐寒,在日本反而成為主要栽種的寬皮柑喔!
    寬皮柑、柳橙、柚子、檸檬等芸香科水果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在2014年一項大型的基因體研究中,終於初步釐清了芸香科以及寬皮柑家族們的一些家務事,結果令人出乎意料!原本以為椪柑是純品系,結果發現椪柑竟然跟橙一樣是柚子與橘子的混種;而原以為是混種的橘子卻反而是純品系喔[7]!不過與橙不一樣的是,椪柑的爸爸是柚子、媽媽是橘子,而橙類的爸爸是橘子、媽媽是柚子,有趣吧!
    寬皮柑除了身世與柳橙不一樣、皮比較好剝以外,另外寬皮柑幾乎都是甜的,不像柳橙有所謂的酸橙。在寬皮柑家族中,最多汁的應該是茂谷柑,其次才是椪柑,接著是海梨柑與桶柑。至於溫州蜜柑因為我沒有吃過,就沒辦法跟大家分享心得了。寬皮柑的果皮曬乾後就成了「陳皮」,是中藥的一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8]
    雖然台灣到十八世紀後期才出現寬皮柑,在中國大陸可至少從春秋時代就有它囉!《尚書‧夏書‧禹貢》中有「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說明了從西元前八至五世紀開始即有柑橘類的栽培。戰國時代的屈原,更在《橘頌》裡說:「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用橘子來比喻自己堅貞不移的情操[9]
    雖然屈原以橘樹來比喻自己堅貞不移,但跟橘相關的成語也留下了「橘化為枳」,用來比喻同樣的東西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引起變化[10]。其實橘與枳是同科不同屬的植物,不可能變來變去,那為什麼古代會留下「橘逾淮而為枳」的說法呢?可能是因為古代常把不耐寒的橘樹枝條接在比較耐寒的枳殼屬果樹上,但是當天氣太冷時橘樹的枝條還是凍死了,作為砧木的枳殼屬果樹繼續生長,就被誤會橘樹變成枳樹了[11]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資料查詢。農產品生產量值統計。(https://goo.gl/5Tem2C) [2] 薛聰賢。2009。台灣蔬果實用百科3。椪柑。薛聰賢出版。ISBN 9577446771。 [3] 2016/4/7。從臺灣小箱根到反共精神基地:陽明山的百年歷史。故事。(https://gushi.tw/history-of-yang-ming-shang/) [4] 薛聰賢。2009。台灣蔬果實用百科3。桶柑。薛聰賢出版。ISBN 9577446771。 [5] 海梨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柑橘主題館。(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70796&ctNode=5072&mp=85&kpi=0&hashid=) [6] 薛聰賢。2009。台灣蔬果實用百科3。茂谷柑。薛聰賢出版。ISBN 9577446771。 [7] Wu, G.A. et. al., Nat. Biotechnol. 32:656-662 (2014) [8] 貓頭鷹編輯室。2012。常用本草綱目植物圖鑑。貓頭鷹。ISBN 9789862620755。P.114 [9] 傅錫壬注譯。1984。新譯楚辭讀本。三民書局。 [10] 教育部成語典。橘化為枳。(http://dict.idioms.moe.edu.tw/cgi-bin/cydic/gsweb.cgi?ccd=ufGc13&o=e0&sec=sec1&op=v&view=0-2&fmt=28) [11] 潘富俊。2017。成語典故植物學。貓頭鷹出版。ISBN 9789862623145。P.9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