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思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做點伸展用輕重量來喚醒肌肉做啟動的行為,體溫漸漸暖活就開始進入正式訓練,吃完一系列的訓練菜單,找個墊子躺著用瑜珈動作伸展,給在訓練過程的緊繃有個放鬆、拉開肌肉,不糾結在一塊。
瑜珈是冥想的延伸,我想重訓也是,運動都是,保持呼吸之間,隔離外在干擾,專注在自己身上。
今年進入冬天的新菜單會在重訓後去游泳池,但是頻率不高、當作替代訓練,會把游泳四式、救生四式和救生技巧的所有動作拆開來游,比如說仰式蛙腳轉成仰式,再來個翻身潛到水底用潛泳的方式前進,重新與水感連接,做點不生疏的喚醒。
好幾年前對旅行的心情躁動,健身房幫我吞噬那股煩躁感,常常使用三個圈點來擺脫轉身事情,找到適合的舒適點來看待,或者說補足些什麼,這一路下來學過中式、日式料理課(但備料太累,想說有個對食材的概念)、泰拳大概學半年(車程太遠,讓自己休息,生病一場後就沒去了,但對泰靶的聲音念念不忘),再來瑜珈課、英文課,書法課是目前還在學的,可能之後又有新的變動,畢竟金錢、時間有限,未來也要考慮生計的情非得已。
攤開這些技能,可能未來會做出不同的改變,但我想最終的目的也是旅行。
嗯⋯怎麼講應該說算是跟人有連結吧,其實只要略懂那個領域,有個程度其實很快就能認識到人,因為會知道這不容易,還會訝異說哦原來自己很渺小到微不足道。

無限循環的學習、練習,為了更上一層,花費不少耐心。
我想說,這過程肯定好壞好壞壞壞壞好的情形,如果一年來看是成長的那就沒問題,就這樣經歷了幾年到現在。
但是好像忘記其實我是學商科的,有會計證照還有辦公室的軟體技能,甚至曾經我也很喜歡文學,甚至把啃書當樂趣,在那之後決定轉身而行去找點這些所沒有,現在來觀看,每個領域的溝通語言不太一樣,運動大致都在聊每塊肌肉和身體怎麼去做變化達到效果,如果用商業角度來看的話,那很沒聊,類似這樣的彌補本身的不足,其實要用商業角度看也是有的,就是企業家精神,那無法當做數字來敘述,也算是重要內容物,就像Kobe Bryant就讓人聯想到黑巴曼,灌輸在湖人的DNA,那個就是了。
超多年,應該有八年沒打這種網誌文章,把這些都切開去學新的東西到現在,反而好像成為另外一種人,只差合體而已。

很喜歡旅行這件事,環島認識的,或是在台灣各地認識的,都很喜歡那些相遇的人,把自己交給對方都沒問題,還被照顧得很好,甚至在高雄問路還被邀請吃飯,婉拒還請我喝飲料,這種美好時光,根本像在打RPG的啟動不同新劇情。
但也好久了,有點忘記該怎樣才能變成那樣了。
昨天看完Kobe Bryant的紀錄片《MUSE》,敘述在跟波士頓的塞爾提克隊冠軍賽對決輸的時候的反思,遇到會強硬碰撞的高牆對手,當年戰敗後發現當時對內部的改變根本不是他自己,原本該是避風港的地方,大家為了找戰犯當作心裡解套,轉成為珍珠港猛烈轟炸他,Kobe對自己的對話,讓那種黑暗面無形而生的負面情緒當作巨大力量,創造 黑巴曼 的意識負責面對球場內的高牆,而他 Kobe Bryant 負責面對私人生活的瑣事,結果更專注在球場上的發揮,打贏塞爾提克隊拿到冠軍。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那麼你怎麼看呢?
    avatar-img
    1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松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把所有能充電的物品都充電了一遍,包括才充好沒幾天的電動牙刷,把能洗的東西都洗一遍,甚至沒在使用的棉被,把很久以前開始沒在做的事情,都再做一遍,比如現在在打的文章。 跟不同的人說近況,是這幾年來我這個
    把所有能充電的物品都充電了一遍,包括才充好沒幾天的電動牙刷,把能洗的東西都洗一遍,甚至沒在使用的棉被,把很久以前開始沒在做的事情,都再做一遍,比如現在在打的文章。 跟不同的人說近況,是這幾年來我這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一開始是在健身房上大課練習瑜伽,跟西方人引領的印式風潮吧。 身體的確是在練習中有了些柔軟度以及肌力,雖然需要臂力的烏鴉式至今也還是有很高的失敗率。對於能「飛躍」的門派也心嚮往之,只是一直沒有相應投入的努力。其間朋友跟推薦練習太極拳,但人還是比較急躁,心一想到那麼慢的拳就算了。 是在一次不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當我們提到對某事的痴迷和精通,不得不提籃球巨星Kobe Bryant。他的故事是對於「想要精通某事,必須對它真正上心。想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必須為之痴迷。」這句話的完美詮釋。Kobe的籃球生涯,從小就展現出對籃球的無比熱愛和執著,他將這份熱情轉化為每日的努力和訓練,無論是凌晨4點的訓練還是比賽後的額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我弟在健身房的會員到期續約,業務小哥贈了一堂最新出爐的空中瑜珈課程,我弟問我要不要去上,有鑑於我什麼都做不了的覺悟下,想著反正不用錢,在忐忑不安的情緒下,我就去上課了。 原來一個教室扣除老師,只有八個位置,所以是小班制,這對我這種上課總想躲在老師看不到的地方偷懶的人,是個心理上的大突破,為了選位置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一開始是在健身房上大課練習瑜伽,跟西方人引領的印式風潮吧。 身體的確是在練習中有了些柔軟度以及肌力,雖然需要臂力的烏鴉式至今也還是有很高的失敗率。對於能「飛躍」的門派也心嚮往之,只是一直沒有相應投入的努力。其間朋友跟推薦練習太極拳,但人還是比較急躁,心一想到那麼慢的拳就算了。 是在一次不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當我們提到對某事的痴迷和精通,不得不提籃球巨星Kobe Bryant。他的故事是對於「想要精通某事,必須對它真正上心。想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必須為之痴迷。」這句話的完美詮釋。Kobe的籃球生涯,從小就展現出對籃球的無比熱愛和執著,他將這份熱情轉化為每日的努力和訓練,無論是凌晨4點的訓練還是比賽後的額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我弟在健身房的會員到期續約,業務小哥贈了一堂最新出爐的空中瑜珈課程,我弟問我要不要去上,有鑑於我什麼都做不了的覺悟下,想著反正不用錢,在忐忑不安的情緒下,我就去上課了。 原來一個教室扣除老師,只有八個位置,所以是小班制,這對我這種上課總想躲在老師看不到的地方偷懶的人,是個心理上的大突破,為了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