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三四

    前幾天收拾好心情開始準備英文,這次對我來說有點困難,心裡需要重新調適,所以這星期過得特別漫長,在準備口語考試,我的回答會提到臺東是有趣的地方,我在那遇到有趣的人,會牽扯到過往回憶,後來一直反覆地去對著空氣唸,到無感成為理性回答,才能從第三人稱角度來看待事情:那只是段句子,才開始慢慢進入準備考試的節奏當中。
    有些口語題目會聊到人生各種面向,年輕、工作、家人,甚至自己的主觀價值要表達出來,說這是你的看法,原因理由何在,考完結果發現太用力準備了,或者說有點不夠放鬆。
    這次的準備過程,弄了好幾次輾轉才完成,當初還沒那麼有把握能切進想要的角度,只能在執行途中修正比對,從中文翻譯英文,再來刪減內容,兩大段切好不同短句,中間好幾個單字不會唸,英文思考的意思理解也不夠透徹,嘗試唸還會卡住推不到下一句,第一天再來好幾天,才到睡前閉眼從腦中做點影子練習。
    即使那天晚上八點開始練習,用手機的錄音功能錄下自己對空氣說的話,去修正更些微的小細節,講話的文法不對在修、慢慢調整到位,等到甘願就寢時已經半夜十二點了,不知不覺,又覺得還可以繼續,想想身體還是早點睡好,畢竟算告個段落。
    過程演化有點滿足,學習的樂趣,跟能開始做影子練習,雖然獨自在那邊自言自語滿奇怪的,但也沒辦法,空氣是我的磨刀石。

    段落。
    文字其實吃力不討好,尤其一個字一個價又會快速貶值,鼓勵越多廢話越好的狀態,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考生吧,參考書都是廢話讓人無言的費解,結果好好一本書越來越厚,代償就是浪費生命,削贅肉又會掉價,不覺得這中間的槓桿特別吃力不討好嗎,這也造成市場委靡,品質出問題、不太想買書了,花電影票錢的頻率可能都比買書多了,雖然看到好書還是會買,觀察我自己在買的都是國外研究學者發表論文理論的比例居多,臺灣的呢,希望能有新的好消息,也開始想買點創作者和設計人的東西能讓他們走更遠,讓本身的生活更豐富些。
    臺灣的就職多樣性其實滿少的,重複比例超高,差不多就那幾樣,如果要切出一條新的路又會受到許多質疑來審視,走舊路就不會甚至安然無恙,路越走越窄,同條道路人越來越多,來個此路不通就經濟危機,籃子少真的好嗎?所以這時代出現了斜槓青年,做出新的嘗試等到成日常的一條道路。
    還是說要更尊重專業,因為當人受到長期的鼓勵與支持就會慢慢茁壯,批評與謾罵的沒建設性可能揠苗助長也沒了未來,路斷了,說其他國家的好,創造沙漠幻象延伸,來點空白創造實際思考。
    理想的詩人,就是能把一堆理論和想像變成一段話的詩人,就是科學家和數學家了,愛因斯坦能把大理論變成對等公式,數學家的列示能計算讓人無法想像的宇宙空間,理論和實際並存的文字讓人無法擋,即使不一定用得到,但能知道箇中道理的,就會知道那有著背後數不清的心裡汗水生活,除此之外還要做出讓人理解的證明,這需要賞識才能套脫。

    三,是一個穩定的數字,用圖像來看也是,這篇文章是過了三,的第四篇。
    腦袋開始想說不想寫了,心裡會想說應該要再繼續寫,腦袋跟心是分開的,真實狀態大概就是寫完會匱乏吧,感覺被掏空的無力累,還要繼續給予更多的情況不太好受,放在健身角度來看的話,比較能分析找到解套,這過程是鍛鍊(破壞現況),所以說現在需要的是飲食(補充好的材料)和休息(重新建構新的過程),缺一不可。
    在觀察自己本身的情況吧,不想寫也是種進步過程,辛苦我了。
    開始在做計畫了,尤其是漫畫店的新書都看完了,電影也開始慎選來看了,今天去了故宮看兩個館的展覽,後來不小心順路到美術館也看完了,有一個小隔間播放計程車司機淺談過往臺灣的印象,看了好久、離開也上網查過去的歷史事件,思緒跑到別的空間去了,但卻能重新看待現在的情況,或許只能收拾好放在心上的創造未來,比較實際,才能不忘過去的活在現在,是比較好的狀態。
    觀察缺少什麼彌補起來,變得更好,算是種共識,也只能這樣來跳脫固定思考,重心轉移放到執行端去吸收更多。
    OK,看來睡覺才是正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