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 4K 帶來什麼好處?當然就是點越多、畫面越細緻了。譬如下圖為例,4K Ultra HD 這個格式的解析度(組成矩形的點數)達到了 3840 x 2160,是過去藍光片時代 Full HD 格式(1920 x 1080)的兩倍寬、兩倍高,總數便達到了四倍的畫質。再比起從前 DVD 的 480p(640 x 480)、或從前從前 VCD 時代的 320 x 240,那更是數十倍至上百倍的差異!而點數越多,畫面越精細,所以自然是解析度越高、越能夠看到精美的電影畫面了。
講座當天我們便使用 Pioneer UDP-LX500 Ultra-HD BD 播放器,透過 BenQ 的兩台投影機在相鄰的螢幕上、看了《瘋狂麥斯:憤怒道》的 Full HD 與 4K UHD 兩個版本。當畫面拍攝沙漠上的烈陽,4K UHD 的畫面上可以看到太陽清晰的圓邊以及四射的光芒,同時也能看到下方沙丘陰影裡的暗部細節;反之在 Full HD 的畫面上,就只能看到天空漸漸泛亮的區塊,看不見太陽的具體形狀了。
這對應到不同的消費族群:以一個金字塔來看,在最底層的廣大的一般觀眾,只要「有畫面就好」,所以在手機上、平板上、電腦上看電影的影/音效果都可以接受;接著是開始講求影像效果、希望能看「大畫面」的觀眾,這時候就有高階的 4K 投影機(三萬元等級),或標準的 Full HD 投影機(一萬五千元以上),甚至是可攜式的隨身投影機(萬元等級)可以選擇了。
講座最後一個段落,聊起了在家看電影的選擇,尤其是近兩年台灣的 OTT(線上串流)平台蓬勃發展,讓在家看正版、高畫質、字幕翻譯正確的各式各樣電影,變成一件輕鬆的事。雀雀以 CATCHPLAY ON DEMAND 網站為例,說起自己在家補做功課──補看各種在院線錯過了的電影,從此變得非常容易。而有兩個年幼兒子的她,得以從小培養小朋友看電影的興趣,不論是繽紛歡樂的卡通片,或是媽媽做功課的時候陪在旁邊一起看,這樣方便的選片機制,對有家人要顧的影癡來說都是一大福音。
雀雀也特別針對 CATCHPLAY ON DEMAND 平台上的片子做了些介紹:包括當紅的《瘋狂亞洲富豪》對這一輩的亞洲觀眾來說,有怎樣的意義,那裡頭童話一般美好的愛情故事搭配極其奢華的佈景、衣裝設計,是一場美妙的夢;《失蹤網紅》則是另一部讓雀雀嘖嘖稱奇的電影,她笑稱這樣的片在戲院上映的時候,觀眾很可能會剛剛好漏掉:雖然有大明星,但是想像中不會有大場面的題材,很可能買票的時候就忽略了。但是其實這部片最精彩的不是什麼聲光特效,而是峰迴路轉、暈死人不償命的鬥智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