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7/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北循環城市專題(三)]台北,能吃嗎?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是期望「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田園城市、校園小田園,跟以往的市民農園不同,不再只是觀光農場,而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讓人們有機會體驗當農夫的辛勞,以及水資源、土地的重要。
    台北市政府希望在2022年結合將田園基地面積擴增,若根據田園銀行網路平台我們已經達到且超過這個目標了。不管是從民國78年就推動的市民農園,或校內的小田園,甚至是行政機關的綠屋頂和都市中的快樂農園,都對田園成計畫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
    雖然耕種面積已達預期,然而成效並沒有很顯著。小田園是田園城市中所佔面積和參與人數最多的一環,但儘管有這個接觸土地的機會,並不是大家都對校園內的計畫有所了解。校內3000多個學生只有不到100個有參與,種的大多也不是蔬菜或食用蔬果,反倒是花卉和香料的種植比例較高。而在荒地種的菜在缺乏適當施肥下生長狀況不好,也是許多城市農夫遇到的困境— 有心種植,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改善目前的田園狀況。
    期待家家戶戶在閒暇之餘耕種空地是很棒的想法,但實用性不高、可行性更低。以目前的計畫來看,大多都實施在空地處,只有少數是在居家屋頂,便利性待加強。就算位置對了,平常人能耕種的東西有限,若沒有太多時間除草施肥、連移植盆栽都有困難,人們要怎麼種呢?更何況,有興趣參與的人也屈指可數,在快生活的時代,循環城市要以人們能實際使用的元素下手,要那麼快速的希望人們著手當農夫是不可能的。
    Image credit: 筆者本人
    筆者本人在學校也有參與小田園計畫,甚至有跟同學在校園角落獨立耕作。本來期待種可實際運用在料理中的菜,卻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發芽;或是美觀的花卉,因土壤淺加上陽光角度不對等因素,目前只種得出波斯菊(基本上跟雜草差不多)、九層塔、野莧(雜草性質)和木瓜(家裡吃完的種子,12月撒下的,現在,6月終於結果了!),或是地瓜葉和皇宮菜。雖然成功成長卻因為份量不足無法採收,體驗性質比實用性高。因此,個人認為都市內不適合種植大量蔬果。
    更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平常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挪不出時間在太陽下耕種。除非有耕種相關的機構提供合適的課程(如假日密集班)讓人們有基本的概念,筆者認為除了提升耕種面積這種不實際的的方法,亦可以鼓勵人們從生活下手。大多人住在公寓,那就在陽台種些小花小草,再逐漸進階到香料,比一心想要種出明天的晚餐還實際的多。
    台北,能吃嗎?目前,就算達到白皮書的目標,我們離可以自主供給食物還有一大段距離,循環城市中可食地景比較偏概念而非實際執行的計畫。很遺憾台北還不能達到食用的程度。但筆者相信,不久後,食用地景不會只是白皮書上的政策而是生活中實現的生活模式。
    責任編輯:張安時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