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ce的作品如何不斷改進更上一層樓?
方格精選

Twice的作品如何不斷改進更上一層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個問題在之前談到他們MV的文章時,就已經約略提到了:What Is Love?和Cheer Up同樣作為cosplay經典電影的作品,What Is Love?的腳本以及鏡頭語言都更為成熟因而成為個人以及許多Once們心中的經典。

其實對Twice的作品愈來愈熟而且了解到每個作品發布的時間點後,會發現Twice團隊一直有這樣的自我要求;因此在這邊把目前個人觀察到的幾個其他案例一併列出來(Cheer Up到What Is Love?的演進請自行參考舊文):


從Merry & Happy到The Best Thing I Ever Did:回憶感的成功營造

這兩部作品的改進主要是在畫面上的。這兩首歌都是在年尾發布,主打聖誕節的節慶氣氛或情懷;而於2017年底發佈的Merry & Happy的鏡頭語彙其實有點混亂,不同畫質以至於質感的畫面紛陳,其實要傳達的感覺並不是那麼明確:

而在隔一年後相近的時間點所發布的The Best Thing I Ever Did就在腳本上做調整,讓所有Twice團員在戲院裡看到自己過去的畫面,以及前後不同的畫面比例,來呈現出這種不同質感的畫面所帶來的像是在看老照片或是舊影片的回憶感:


從Fancy 到 Breakthrough:在服裝及整體視覺營造上總算成功展現成熟風

Twice在今年的路線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似乎是想讓漸漸長大的她們開始展現成熟風。但Fancy一上線後在Once之間所引起的爭議並不是沒有原因的:JYP本身的確是一家比較健康的公司,這使得他們在前陣子南韓演藝圈所引起的情色風暴中相對能夠全身而退,但因此他們對於比較夜店或迷幻的風格比較難精準掌握。而且南韓的社會風氣似乎比台灣更為保守(例如同志身分在南韓是觸犯軍法的),從個人看過的一些youtuber影片而言,有點好奇南韓的夜店該不會真的沒有純聽音樂的地方吧?如果真的是如此,或許JYP對Fancy的形象塑造在取材時就會比較綁手綁腳了。

因此雖然個人身為Momo和彩瑛粉,但當Momo盪鞦韆時那雙螢光網球色的襪子被特寫,換回黑色系服裝下半身又長得像斑馬時,真的不得不說Twice這次的整體服裝風格其實不是夜店風,而是夜店裝潢風.......整體而言對於黑色系衣服質感究竟要採用皮還是布的拿捏也不佳;個人就曾經看過有人穿定延的蝙蝠翅膀裝但是是走黑色系,在視覺效果上就不會顯得那麼浮誇。

但這次兩首日本版單曲中的Breakthrough,就非常成功地再次克服在Fancy時期所犯的錯誤。這兩首單曲一直想亟力營造一種二元對比(所以這兩首拆成兩張賣真的是有點過分呢......),從兩首MV一開始都是只有亮度不一樣的粉紅及藍色雙色牆壁作為開場就非常明顯了;而在這之後兩首MV的背景也都有音箱,但在色系和裝飾上一樣南轅北轍。而Breakthrough的服裝或許就是先定調成熟的黑色系以後,再決定一樣要在視覺上營造對比而選擇了白色。

此外最讓個人吃驚的一點在於,這隻MV在主觀視角的鏡頭運動上一反之前日版的保守風格,鏡頭不但也能跟上韓版MV一貫的運動幅度(相關討論一樣可見前篇),而且在力度層次上甚至更勝一籌,例如鏡頭的韻律力度最大的地方就在當團員唱出Breakthrough時。個人其實非常激賞且好奇為何這次的日版MV終於會放棄之前比較保守的拍法,而在兩者之間取得了非常好的平衡。


Signal:現場版編曲及編舞上的改進與修正

Signal也是Once們爭議最多的作品之一,當初連團員們對這首曲子也不是很有信心。這當然和開頭的旋律不那麼悅耳有關:

比較資深的once一定都知道後來有一版現場版的演出在編曲和舞蹈上有所改編,而這樣的改編不只是讓開頭變得比較悅耳而已,在intro結束後曲子在進副歌前變得比較活潑(尤其是節奏上變得更為豐富),舞蹈的肢體語言也更有力度,其實更能合乎歌詞要表達的示愛對象竟然不來電時,在一開始企盼得到回應還沒轉為失望的心情(附帶一提的是連結中的Signal歌單是本人所創,有興趣比較Twice不同演出的服裝的話歡迎多加利用)。

原版會寫成那樣應該就是用流行音樂習慣的主流寫作方式有關,而且因為篇幅較短的關係,K-Pop本來也就很有意識地想讓歌能夠很洗腦,所以比較容易不會把重點放在製造更進一步的起承轉合上。


這樣的情況在個人心中的另一首愛曲Likey也發生過,也因此有點只差臨門一腳就能成為經典的遺憾;但流行文化在操作上往往都是以取得最大公約數為前提,而這也左右了Twice的路線發展。關於這個問題,我會再下一篇做出更進一步的討論。


(待續)



avatar-img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59會員
57內容數
影評散見於放映週報、週刊編集、香港映畫手民。但偶爾還是會想聊聊最喜歡的音樂,以及曾經發生在你我生長的這塊土地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的其他內容
朴軫永自己在目前公司聲望來到如日中天時也說了:「那現階段不就大家都不知道公司可能的問題出在哪?」而對如此自我要求的創作者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針對問題本身加以討論找出下一個突破點。
K-Pop的崛起和Youtube成為全球最大影音平台這件事息息相關,而且一般消費者通常對於視覺是比聽覺敏銳的;再加上K-Pop的消費者組成非常多元,有些人主要關注的點其實比較是在舞蹈上。所以在此就趁著新專輯即將發布前,針對他們目前已經發表過的MV,來聊聊他們的製作有多用心。
台灣的藝文產業現在主打本土化,而K-Pop走的則是國際化路線,所以在這裡的問題會先假設台灣不和南韓搶這塊的市場(因為就算搶得贏也會搶得很辛苦),而是試圖回答以下的問題:台灣藝文產業的本土化策略,是否能夠在全球化市場裡佔有一席之地?
朴軫永自己在目前公司聲望來到如日中天時也說了:「那現階段不就大家都不知道公司可能的問題出在哪?」而對如此自我要求的創作者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針對問題本身加以討論找出下一個突破點。
K-Pop的崛起和Youtube成為全球最大影音平台這件事息息相關,而且一般消費者通常對於視覺是比聽覺敏銳的;再加上K-Pop的消費者組成非常多元,有些人主要關注的點其實比較是在舞蹈上。所以在此就趁著新專輯即將發布前,針對他們目前已經發表過的MV,來聊聊他們的製作有多用心。
台灣的藝文產業現在主打本土化,而K-Pop走的則是國際化路線,所以在這裡的問題會先假設台灣不和南韓搶這塊的市場(因為就算搶得贏也會搶得很辛苦),而是試圖回答以下的問題:台灣藝文產業的本土化策略,是否能夠在全球化市場裡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