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臺文天文臺】邱映寰:全糖王國裡,特別鹹的青年集結地──鹽分地帶與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

    (藏品/郭昇平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藏品/郭昇平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個藏品】
      在號稱手搖飲只點去冰半茶、多數食物必帶甜味,甚至空氣中的糖份多得足以拿一根竹籤奔馳遊走就能獲得一支棉花糖的全糖王國──臺南,其實有一處,土壤帶有鹹味、風一撲面便能將好幾粒鹽晶點綴在臉頰上的「鹽分地帶」,從日治時期隱隱流淌著大量含鹽的獨特血脈至今。
      「鹽分地帶」範圍為現在的佳里、學甲、七股、西港、將軍以及北門一帶,位於原臺南縣的沿海地區。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或許不過是距離「府城」遙遠的偏鄉,然而它的獨特不僅在於有別於甜滋滋的氣息,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中,更是打破現今對「縣」與「市」城鄉發展懸殊的刻板印象,在當時文壇佔有相當份量的地位,如今仍舊以堅持不斷流的細水,不停向前流動著。

    詩人郭水潭在妹妹嫁給「北門七子」之一──王登山時,寫了一篇詩作 (藏品/郭昇平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妹妹 妳要嫁去的地方是/白色鹽田 接著藍海/在那廣闊的中央突出/羅列的赤裸小港街」詩人郭水潭在妹妹嫁給同為鹽分地帶文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北門七子」之一──王登山時,寫了一篇詩作〈海は廣い——嫁いで行く妹に〉(廣闊的海──給出嫁的妹妹),道出身為兄長滿懷不捨,妹妹將要從鹽分地帶的天龍國佳里,嫁到鹽分地帶靠海的邊陲──現今的北門區。
      比佳里更為貧瘠的北門啊,「那邊露出來的/家家的屋頂上/鴿子和麻雀都看不見/那邊有鹽分的/乾巴巴的土地上/沒有森林也沒有竹叢」,郭水潭多麼不捨妹妹即將前往那幾乎只有鹽風相伴的濱海鹽地──「日日同樣吼叫的季節風/妹妹妳小小的胸脯/想必會受傷吧」。然而他深信「善良的海邊的丈夫/會特別愛護你」,並在詩尾加以對妹妹滿溢的祝福,相信嫁給文友王登山的妹妹將會迎來如那廣闊的海般美好的未來:
    「佇立在那潔淨的海灘/妳就會知道比陸地/多麼廣闊的海──」
      無論正經歷何方政權的統治或殖民,那廣闊的海,不僅是鹽分地帶的日常風景,對生長於海島上的臺灣人而言,更是臺灣難以忽視的天然寶藏。
      不久前,1920年代的文化與政治運動洶湧澎湃,臺灣文學展開一連串碰撞衝突、交織演化。1930年代漸趨成熟,各類文化組織與刊物蓬勃湧現,但組織之間理念的分歧和對立,也逐漸顯露出來。
      1934年張深切的「環島計畫」串連起「臺灣文藝聯盟」、試圖串起臺灣文學團結的隔年,「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亦在鹽分地帶的核心佳里成立。是什麼原因讓此處具備成立支部的重要性?鹽分地帶,除了日常深受濱海氣候影響之外,過鹹而相對貧瘠的土地、困苦的生活環境更因此造就這個地帶人們堅韌、勤奮、樸實的特性;日治時期此地傳統文學及新文學皆相當興盛,詩社也接連成立,尤其新文學文人群的努力,更使鹽分地帶成為文化重鎮,先是由吳新榮、徐清吉、郭水潭等人發起組織「佳里青風會」,以啟蒙地方青年的社會意識,後來雖因故解散,然而也形塑出一群重要的青年派系,有別於今日青少年集結成某些逞兇鬥狠的幫派,這群青年則團結將「鹽分地帶文學」的發展推送至更上一層的境界。
    (藏品/郭昇平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如北門七子中,愛妹情切的郭水潭擅長日本短歌、新詩,人稱「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的旗手」,後來成為郭水潭妹婿的「鹽村詩人」王登山精通俳句、新體詩,佳里青風會與文聯佳里支部的重要領頭羊吳新榮擅寫詩、隨筆、評論,其餘「鹽甕裡的靈魂」林芳年、作家林佛兒的父親林清文、徐清吉以及莊培初,也都在詩、散文、小說、評論等方面有所成就,作品散發著鹽分地帶特有的在地風味。七子中有五位生於佳里,吳新榮雖生於將軍但日後長年耕耘於佳里,大力投入醫業、文化與政治活動,佳里儼然成為鹽分地帶的薈萃之地,於是在吳新榮的號召奔走下,佳里支部匯聚了鹽分地帶的文人們,郭水潭則撰寫了〈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宣言〉刊登於當時文聯發行的《臺灣文藝》上,像是「我要成為海賊王」般宣示著支部的決心──
      「……於是本支部的成立,不僅是聯盟機關的擴大強化,我們也要鮮明地從我們的地方性的觀點,鼓足幹勁在這個拓開的鹽分地帶,即使微小也無妨,種植文學的花,並且深信成果一定是輝煌的。」
    1935年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會式合照。立者前排右一吳新榮、右二王登山、右七郭水潭。立者後排右一林精鏐(後改名林芳年)、右二徐清吉。坐者左一張深切、左二葉陶(兩人中間小孩為楊逵長子楊資崩)。 (藏品/郭昇平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之後,佳里支部的確以鹽分地帶強韌、強調人和的陽光形象破除以往文人愁苦、病弱的既定形象,並且以寫實的地方性精神見長,不但「鹽分地帶」在支部誕生後於臺灣文學界凝聚得更加鮮明、甚而成為支部的代稱,其文人們發表的作品亦受到呂赫若、楊逵、日人評論家等的讚譽,肯定其發端於貧瘠之濱的寫實文風與現實關懷。
      兩個月後,文聯內部包羅的各異路線因派系、文學觀等方面的不合而掀起激烈論戰,終於在楊逵出走、創辦臺灣新文學社後瓦解,佳里支部的文人因曾歷經佳里青風會的解散,在張深切《臺灣文藝》與楊逵《臺灣新文學》的分裂中選擇緘默中立。最後佳里支部亦難逃於年底解散的命運,但「鹽分地帶同人」此後仍繼續活躍於文壇,彰顯鹽分地帶的人和與團結為重,並持續由後繼文人作家、各式文學集會,以及1970年代以降的《鹽分地帶文學選》、《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鹽分地帶文藝營等社群,凝聚認同感與發揚鹽分地帶文藝,以微小卻不屈不撓的力量延續至今,且在南瀛文化研究的興起後再次受到重視。
      「我們一直孳生也一直滅亡/在鹽分地帶/我們雖然粗糙,雖然卑微/但我們堅持/是一群永恆的自由顆粒/在貧瘠的土地上發光」(註)
      不只鹽分地帶文學,臺灣文學亦始終堅持不屈於時代洪流的重擊,在緊接而來的皇民化運動、二次大戰下,遭受殖民政府的壓迫與強制為帝國所用,這群顆粒即使顯得卑微,甚至有時被迫溶入時代而陣仗縮減、較為隱沒,但這一群自由且堅毅的顆粒,終將在豔陽的照耀下再度結成晶體,於島上各處或豐饒或貧瘠的土地上熠熠生光。
    註:節錄自林佛兒詩作〈鹽分地帶〉

    ★ 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小傳
    1935年6月1日於佳里公會堂成立,是1934年成立於臺中之臺灣文藝聯盟最為活躍的支部之一,成員包含吳新榮、郭水潭、徐清吉、王登山、林精鏐、葉向榮、曾對、鄭國津、黃平堅等十二人,大多為鹽分地帶文人,文聯本部亦有張深切、葉陶前往參與成立盛事。
    8月發表〈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宣言〉於文聯發行的《臺灣文藝》,支部文人相繼在《臺灣新民報》、《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等報刊上發表作品。後面臨文聯的分裂與衰微,12月26日開會決議解散,原成員多仍以「鹽分地帶同人」的身分筆耕不輟。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施懿琳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5:吳新榮》(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
    • 林淇漾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6:郭水潭》(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
    ★觀測員簡介
    邱映寰 臺南鹽分地帶佳里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二年級。因興趣廣泛而在人文與理工領域之間打滾、磨練中,臺灣文學與寫作是無論穿梭至哪個領域依舊不渝的摯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