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股市決策需隨著情勢調整

營運相對穩定的企業股價多半會維持在一個概略合理的位置,按照營運項目的成長性、產業地位、競爭力等條件而對應本益比的高或低,但不是一個不變的數字,是會隨著情勢變化而調整的數字,例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約2011~2016)台積電股價高點的本益比約在15倍左右,2017~2018年則提升到20倍左右,也許是因為企業競爭能力提升,或是景氣繁榮金融情勢穩定、資金充沛......等各種原因,讓企業本益比提升,過去顯得偏高的價格(15倍本益比),後來變成是相對便宜的價格,這是市場所有投資人對於企業評估的結果,大家覺得企業值得這樣的價格。
中短期的股價波動不會改變企業概略合理的價格區間,股價可能在一定區間內來回震盪,以技術分析角度而言,是在某一個壓力與支撐價區內整理,如果情勢穩定或前景樂觀的情況下,技術角度的支撐價位區是相對低價,拉回支撐是逢低進場的好機會,這樣的說法大致是對的。
不過股市所有條件隨時都在改變,包括景氣、產業供需、利率情況等,投資人的預期或心理狀態也可能大起大落,導致概略合理的價格區間出現向上或向下調整,這會使得原本技術面的價格支撐改變,當投資人試圖在拉回時逢低進場,原本的預期的相對低價可能已經不是相對低價,技術面的決策將會失效,麻煩的是投資人無法知道技術分析何時會失效。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