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假日哪有時間畫畫,我還要上才藝,還要寫你的評量。」

    「如果你喜歡,你怎麼不在家裡畫畫呢。」
    「假日哪有時間畫畫,我還要上才藝,還要寫你的評量。」
    什麼樣的教育方式、環境對孩子來說是好的;一直補習學一大堆的才藝課,從幼兒園開始就幫他挑好未來一切可能需要的;還是毫無節制的放任,不管是孩子說話的方式,還是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全部都交由孩子決定讓他自己負責;我還不是很確定,但或許有沒有一種可能,在一個必須的環境下,孩子還是有可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為了升學,不是為了將來,而是為了現在開心的自己;在一個開放而不是放縱的環境下。
    孩子第一次在班上畫畫時問我「老師~畫畫很難耶,我畫得很醜耶」雖然有些心理準備,但真的聽到時,我還是有些驚訝,以為小五的孩子應該不會像大人一樣對自己有那麼多的不確定跟懷疑,但相處久了才明白,現在的孩子很多時候都非常的敏感,想的往往比大人以為的多……很多。
    是什麼時候開始,連小五的孩子都對自己的畫有那麼多的評價了,連喜歡自己,喜歡自己做的事都那麼難了,那我們又要孩子學會什麼呢?
    「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然後在畫的過程中不用去想的太多,畫畫不是一件只有美術班的人才能做的事情,只要這件事情是開心,是喜歡的,那就去畫吧,而我都希望你們完成後能簽名並給他一個名字,一個你的作品名字。」
    我無法讓這些孩子完全跳離開寫評量的環境,我有我該負的責任,而他們也有,但我希望能在這個環境中,稍微的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有一個可以抒發的空間,有一個可以說可以說一些什麼的地方而不是……
    「今天過的還好嗎?」
    「還好,沒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如果給自己更多的一些空間看世界,會不會......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