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但不代勞!培養孩子實做的能力

更新於 2024/02/1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陣子有則新聞,某家百貨公司主辦兒童繪畫比賽,以消費者的發票作為評比選票,一位家長動員親朋去消費換得許多選票,小孩卻落選,他一狀告百貨公司詐欺。

    孩子參加比賽原本是件好事,但是像新聞中這對父母親,對孩子而言是很不好的示範。從小我們便鼓勵女兒們參加比賽,因為比賽與課程無關,沒有什麼壓力,可以藉由準備的過程找到學習的樂趣與動機,因此,志在參加,不在得標。而且我會特別提醒自己,就算結果很好,也不要獎賞或讚美她們,因為獎賞和讚美代表重視結果,會扭曲她們的學習動機。

    記得雙胞胎女兒AB寶在四年級及五年級時,都曾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的科學展覽比賽,得到幾個小小的獎項,所以我也跟著去參觀這些中小學生得獎的作品,看完之後還真的嚇了一跳!台北的中小學生的科學水準居然有那麼高呢?還是有那麼多科學天才散落在許多學校?因為有非常多的作品不要說孩子怎麼能夠想得出這些問題來,更困難的還是得設計出實驗流程,而我單單想看懂他們實驗的結論都還有點困難呢!而我還算是對科學教育還算關心的人(曾經担任過圖書金鼎獎或年度好書大家讀科學類或知識類的評審委員),這難免令人感慨孩子參加「科學展覽」家長或者老師到底幫了多少忙?其實這種檢討的聲音,在美國中學裏也有,因為科展比賽得名有利於甄試進大學,因此有職業槍手出現,到後來得獎者所採用的方法或使用的儀器已遠遠超過中學生該有的程度。

    台灣這些年也愈來愈像美國了,在高中或大學的申請入學,也會看學生的課外表現來加分,結果家長想盡辦法鼓勵孩子參加比賽,連帶著補習班或家教也應運而生,聽說台灣的科展也出現了「職業槍手」。

    其實不要說科學展覽了,連平常的作業,有多少是家長幫忙捉刀的?尤其九年一貫教育實施後,許多的作業必須讓孩子動手做,而且那些作業還真的不太容易做呢!我看大部份會落到學生家長頭上。記得有一年元宵前後到朋友家玩,見朋友熟練地做著花燈,我很好奇朋友居然還有這個雅興,只見他說:「孩子作業要交的啦!我有兩個孩子,所以這是我第四次做同樣的作業,愈做愈快愈做愈好!」

        這種被大人「強力指導」下的學習,完全失去科學素養裡最重要的好奇心,以及科學能力培養最關鍵的探索過程。

    「探索」是懷抱著某種好奇、某種想法,然後尋找答案,重要的是失敗、錯誤,在不斷嘗試中獲得的體會與自信。相較於此,我們的孩子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好成績,所以背誦答案與快速答題變成我們主要的學習方式。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都了解,資訊時代之後,知識的取得已經沒有成本,因此重要性也降低了,在現今的全球化競爭中,創造力與想像力反而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們只重結果,如果參加比賽的目的性太強,付出的代價便是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身為父母,當然有責任也有義務要協助孩子具有面對未來世界競爭的基本能力,但是我們可以指導與示範,但是一定要讓孩子裡親自動手做。

    不要因為害怕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成品比較差,沒有辦法獲得高分,父母自己就跳下來做。其實孩子在學習過程所犯的「錯誤」,是最棒的體會與收穫。

    從我的孩子進小學開始有考試之後,我就要孩子分門別類準備「錯誤本」,我們完全不重視考試成績,但是要他們把寫錯的題目抄下來,想辦法搞懂。甚至每當孩子考得不好時,反而會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鼓勵他們說,因為錯這麼多,我們才知道有這些東西是不懂的,也常常會強調,找出自己不懂不會的地方是最大的收獲。

  然後在平常複習或準備未來的考試時,就加強把那些錯的題目弄懂。雖然我們完全不在乎孩子們的成績,但是當他們養成把「錯誤本」的題目都搞懂了,成績其實也會不錯的。

  平常考時最忌諱亂猜,因為萬一猜對了,就喪失了真正弄懂那個觀念的機會。一般來說,考試答錯有幾種可能,除了粗心大意或誤解題目之外,很多是因為沒有真正瞭的理解,有時候自己以為已經了解透徹,其實並不是,可能只是硬記下那個題型或現象,那麼只要題目稍加變化就又不會了。

  依照我自己過去讀書乃至於到今天學習各種新的知識或領域的經驗,我發覺有了「錯誤本」,對於整個學習過程會相當的安心,那些錯誤以及不會的觀念,即便短時間之內還是沒辦法完全理解,但是當我知道只有那幾個地方不懂,就會很放心且有信心地面對其他所有剩下的部份。

    除了課業上的從動手做與犯錯中學習之外,我在生活中也指導她們如何做計劃。

    從她們讀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陪著她們做寒假、暑假的生活計劃與紀錄。首先找一張比較厚的全開海報紙,再教她們用電腦繪圖,列印出許多張A4的表格,然後貼在海報紙上,把未來假期的每一天、每個可以安排的時刻,清清楚楚地攤在自己面前,除了填上預定的活動外,每一天真正做了什麼事,到哪裡去,都要登錄在上面。

    記錄幾次之後,她們開始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現在遇到短假期或週休二日時,也會主動列表做計劃。其實早在她們剛上小學時,每年的寒暑假作業,我們就鼓勵她們把到哪裡玩,以及收集旅遊的紀念品或所拍攝的相片,整理成圖文並茂的作業;等她們長大一些,連假期中閱讀過的課外書或看電影的心得也一併整理進去。

    我相信孩子對於製作這種比日記還生動有趣的實況記錄會感到很有成就感,這些紀錄甚至具有實用價值,好幾次我都發現她們會去翻看前些年整理的寒暑假生活紀錄。

    這種親自動手做的習慣與成就感,在這個網路虛擬時代,反而是必須特別花心力才能養成,但絕對是值得父母投入資源去達成的素養。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學習一門新學問、一個新領域時,必須先找到幾本相關的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從頭讀到尾,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作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這樣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的安放在那個架構裡,也才能形成有意義的認知與記憶。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學習不在於快樂或不快樂,更不是僵化的教育體制比開放符合人性與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好,而是要讓學生有韌性能夠處理自己的挫折與壓力才是重點。 學習過程的瓶頸是挫折,課業之外有趣好玩的誘惑又太多了,如何對抗自己好逸惡勞的天性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舒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課題。
     我們追求夢想的心情若是如此強烈與真誠,那麼在感動全世界之前,為何沒有辦法獲得關心你愛你的家人的祝福呢?或許如同電影裡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出現的橋段,男孩想從靈界回到真實世界,就必須從家人手上接過一個萬壽菊花瓣及祝福,不斷暗示明示,只有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學習一門新學問、一個新領域時,必須先找到幾本相關的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從頭讀到尾,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作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這樣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的安放在那個架構裡,也才能形成有意義的認知與記憶。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學習不在於快樂或不快樂,更不是僵化的教育體制比開放符合人性與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好,而是要讓學生有韌性能夠處理自己的挫折與壓力才是重點。 學習過程的瓶頸是挫折,課業之外有趣好玩的誘惑又太多了,如何對抗自己好逸惡勞的天性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舒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課題。
     我們追求夢想的心情若是如此強烈與真誠,那麼在感動全世界之前,為何沒有辦法獲得關心你愛你的家人的祝福呢?或許如同電影裡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出現的橋段,男孩想從靈界回到真實世界,就必須從家人手上接過一個萬壽菊花瓣及祝福,不斷暗示明示,只有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戴上帽子、穿上工作服,小小創客們準備開始創作嘍! 快接近學期的尾聲,我們應景的創作了可愛的圓錐聖誕樹, 整體的創作有比較難的旋轉摺紙,也有簡單的把物件插在一起; 創作過程中,我們用蠟筆畫自己喜歡的圖案、顏色, 用蠟筆畫畫的效果在於:力道塗的輕重,會呈現不同的效果; 我們用不同的輕質
    Thumbnail
    提到萬聖節,大家馬上聯想到的就是裝扮成鬼怪嚇人、把家裡佈置得像鬼屋一樣、晚上去參加變妝遊行(parade)或是化妝舞會,以及大小朋友都喜歡的不給糖就搗蛋 (trick or treat),當然還有每個地方舉辦的各種鬼屋活動。但是,萬聖節是怎麼來的?這些傳統活動又是怎麼開始的?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吧!
    Thumbnail
    昨晚,跟這位「說車子的指導靈」聊滿多事情的,感覺各有可以獨立成篇的觀點,就不放一起敘述了。 聊到話題的尾端,我突然想到,通常指導靈不太會單純分享一個故事。 我問:「祢跟我說,祢某輩子當過鳥,是要表達什麼嗎?」 祂說:「祂以前在當鳥的時候,住在過非洲,祂不喜歡非洲的鳥。」(感覺不到討厭的程度,但
    Thumbnail
    轉生題材的作品中,也是有閱讀起來溫馨舒服的小品文,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們也一起讀讀看唷。
    Thumbnail
    問問自己,我想為我的孩子樹立什麼榜樣並向她展示如何去做,以便她能夠成為我們家庭中合作、稱職和貢獻的成員?首先,成為預期行為的成人。如果您不希望您的孩子在用餐中途離開餐桌,那麼您就不應該離開餐桌查看手機。如果您不想讓您的孩子大喊大叫,那麼您自己也不要大喊大叫。
    Thumbnail
    我的同事(暫時稱她為千)擅長和精靈溝通,並且也可以跟指導靈連線,在我追問之下,她願意幫我們和指導靈溝通,於是我將其記錄下來,日後可以提醒自己,也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去年六月,我們買了第一批25隻小蛋雞,希望未來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買雞蛋吃。八個月後,也就是今年三月,那批小蛋雞長大,開始下蛋,我們圓了雞蛋自給自足的夢!從過年前買了最後一批雞蛋,直到現在都一直有充足的自家雞蛋可吃,甚至偶爾有多餘的可以賣給當地居民。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戴上帽子、穿上工作服,小小創客們準備開始創作嘍! 快接近學期的尾聲,我們應景的創作了可愛的圓錐聖誕樹, 整體的創作有比較難的旋轉摺紙,也有簡單的把物件插在一起; 創作過程中,我們用蠟筆畫自己喜歡的圖案、顏色, 用蠟筆畫畫的效果在於:力道塗的輕重,會呈現不同的效果; 我們用不同的輕質
    Thumbnail
    提到萬聖節,大家馬上聯想到的就是裝扮成鬼怪嚇人、把家裡佈置得像鬼屋一樣、晚上去參加變妝遊行(parade)或是化妝舞會,以及大小朋友都喜歡的不給糖就搗蛋 (trick or treat),當然還有每個地方舉辦的各種鬼屋活動。但是,萬聖節是怎麼來的?這些傳統活動又是怎麼開始的?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吧!
    Thumbnail
    昨晚,跟這位「說車子的指導靈」聊滿多事情的,感覺各有可以獨立成篇的觀點,就不放一起敘述了。 聊到話題的尾端,我突然想到,通常指導靈不太會單純分享一個故事。 我問:「祢跟我說,祢某輩子當過鳥,是要表達什麼嗎?」 祂說:「祂以前在當鳥的時候,住在過非洲,祂不喜歡非洲的鳥。」(感覺不到討厭的程度,但
    Thumbnail
    轉生題材的作品中,也是有閱讀起來溫馨舒服的小品文,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們也一起讀讀看唷。
    Thumbnail
    問問自己,我想為我的孩子樹立什麼榜樣並向她展示如何去做,以便她能夠成為我們家庭中合作、稱職和貢獻的成員?首先,成為預期行為的成人。如果您不希望您的孩子在用餐中途離開餐桌,那麼您就不應該離開餐桌查看手機。如果您不想讓您的孩子大喊大叫,那麼您自己也不要大喊大叫。
    Thumbnail
    我的同事(暫時稱她為千)擅長和精靈溝通,並且也可以跟指導靈連線,在我追問之下,她願意幫我們和指導靈溝通,於是我將其記錄下來,日後可以提醒自己,也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去年六月,我們買了第一批25隻小蛋雞,希望未來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買雞蛋吃。八個月後,也就是今年三月,那批小蛋雞長大,開始下蛋,我們圓了雞蛋自給自足的夢!從過年前買了最後一批雞蛋,直到現在都一直有充足的自家雞蛋可吃,甚至偶爾有多餘的可以賣給當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