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有牛屎味的菊花?闊苞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粒粒像小圓球般的頭花,隱藏著為數眾多的迷你小花,等待您的發掘。
菊科闊苞菊屬台灣目前可見4種,在中南部魚塭堤岸以闊苞菊最為常見,也出現在南部泥岩惡地噴泥口附近。以全株帶有異味而聞名,在香港,利用葉片製成粿點,用以供佛,台灣以其葉熬煮水湯為牛治病。在台江地區,亦有一種珍貴稀有,生存在夾縫中甚至退守到公墓的光梗闊苞菊。晚近,透過不同管道引進美洲地區的美洲闊苞菊、翼莖闊苞菊,分布在南北二端,在陽光充足開闊地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物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71會員
244內容數
我是葉子,選擇了「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來作為寫作計畫主題。因為工作關係,我所經歷過的荒煙漫草之地、讀的、寫的,一直都圍繞在植物身上,那種不斷挖掘的新發現成了必要的一種核心。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會同時分享發現(遇見)的心境歷程——台灣這塊被稱為「Formosa」的蒼翠之島,其魅力是多麼無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鹽藻是海生植物,廣布於熱帶水域,台灣可見3種。分布在台灣南部及東部,離島如金門、澎湖、小琉球、綠島及東沙環礁。西海岸從嘉義布袋以南至台南七股一帶沿海地區,多生長在具有鹽水溝渠、鹽田及潟湖環境中,經常與其它海生植物混生。它們經常被稱為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營造出初級生產者的棲息環境。
輕觸植物體,受風吹搖曳,小葉立即閉合,它可能是你我從小到大非常熟悉的植物,每每見到總會忍不住用手指撥弄個幾下,看著葉片緩緩閉合的模樣。真的是害羞嗎?還是嚇阻?也許你可能不知道它還會放屁。含羞草屬有草本、灌木和小喬木,分布美洲熱帶,通常具刺與二回羽狀複葉,對觸摸敏感,多種屬於入侵性,有三種在台灣歸化。
「華他卡」這個名字要追溯至舊屬名Wattakaka,中文沿用舊屬名直接音譯而來,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台灣過去文獻多描述特產於恆春半島,近年來,在東部花蓮縣秀林和平林道及苗栗縣通霄、頭份丘陵,後龍海岸等地陸續發現其野外蹤跡,使其本島分布有了不同變化。華它卡藤野外稀少,目前台灣各地包括公園、校園..
商陸一名載於《神農本草經》。商陸科台灣可見2屬4種,分布海濱、平野至高海拔山區,生長在荒地、路旁、林緣或空曠地上。果實成熟黑紫色,富含紫紅色汁液,美洲印第安人用以裝飾戰馬,並使用漿果茶治療疾病,葉片用作祛痰藥,後來引入歐洲,成為當時頗受歡迎的蔬菜,甚至用其染料改善廉價酒類,或做成商陸漿果薄煎餅食用。
「氣如敗豆醬」是敗醬科特色,纈草屬為其中一屬,台灣產4種,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中高海拔1,800至3,400公尺山區,喜歡生長在道路兩側邊坡、開闊的草叢或林緣。纈草被用作香藥草歷史悠久,早在西元二世紀時人類就已開始使用,用以治療失眠。對人類來說,可能無法接受那種明著來的味道,卻是貓科或囓齒的最愛。
飛蓬,莖高尺餘,葉如柳,花如球,常隨風飛揚旋轉。在中國文學裡,飛蓬有野外飄零、身不由己的象徵意義,也蘊含著百般無奈、哀愁與悲嘆。飛蓬屬是大且複雜的一個屬,約有200種,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以北美物種多樣性最高,台灣以玉山飛蓬及福山氏飛蓬為主要代表,分布於高海拔地區。1960年後一直到2005年..
鹽藻是海生植物,廣布於熱帶水域,台灣可見3種。分布在台灣南部及東部,離島如金門、澎湖、小琉球、綠島及東沙環礁。西海岸從嘉義布袋以南至台南七股一帶沿海地區,多生長在具有鹽水溝渠、鹽田及潟湖環境中,經常與其它海生植物混生。它們經常被稱為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營造出初級生產者的棲息環境。
輕觸植物體,受風吹搖曳,小葉立即閉合,它可能是你我從小到大非常熟悉的植物,每每見到總會忍不住用手指撥弄個幾下,看著葉片緩緩閉合的模樣。真的是害羞嗎?還是嚇阻?也許你可能不知道它還會放屁。含羞草屬有草本、灌木和小喬木,分布美洲熱帶,通常具刺與二回羽狀複葉,對觸摸敏感,多種屬於入侵性,有三種在台灣歸化。
「華他卡」這個名字要追溯至舊屬名Wattakaka,中文沿用舊屬名直接音譯而來,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台灣過去文獻多描述特產於恆春半島,近年來,在東部花蓮縣秀林和平林道及苗栗縣通霄、頭份丘陵,後龍海岸等地陸續發現其野外蹤跡,使其本島分布有了不同變化。華它卡藤野外稀少,目前台灣各地包括公園、校園..
商陸一名載於《神農本草經》。商陸科台灣可見2屬4種,分布海濱、平野至高海拔山區,生長在荒地、路旁、林緣或空曠地上。果實成熟黑紫色,富含紫紅色汁液,美洲印第安人用以裝飾戰馬,並使用漿果茶治療疾病,葉片用作祛痰藥,後來引入歐洲,成為當時頗受歡迎的蔬菜,甚至用其染料改善廉價酒類,或做成商陸漿果薄煎餅食用。
「氣如敗豆醬」是敗醬科特色,纈草屬為其中一屬,台灣產4種,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中高海拔1,800至3,400公尺山區,喜歡生長在道路兩側邊坡、開闊的草叢或林緣。纈草被用作香藥草歷史悠久,早在西元二世紀時人類就已開始使用,用以治療失眠。對人類來說,可能無法接受那種明著來的味道,卻是貓科或囓齒的最愛。
飛蓬,莖高尺餘,葉如柳,花如球,常隨風飛揚旋轉。在中國文學裡,飛蓬有野外飄零、身不由己的象徵意義,也蘊含著百般無奈、哀愁與悲嘆。飛蓬屬是大且複雜的一個屬,約有200種,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以北美物種多樣性最高,台灣以玉山飛蓬及福山氏飛蓬為主要代表,分布於高海拔地區。1960年後一直到2005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常見的避邪植物,包括海芙蓉、艾草、抹草、魚針草和榕樹葉,這些植物在民間具有驅邪、避煞、淨化陰邪等功效,並且容易取得和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澎湖的吃喝玩樂經驗,分享了各種美食的點評和地址,包括豆漿、粉漿蛋餅、牛雜湯、小管麵線、麻辣燒肉飯、大補蛋、杏仁茶、冰品、嫩仙草等。
客家抹草 又有客家抹草之稱的其實就是「魚針草」,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在台灣的客家文化中,魚針草被視為可以避邪除煞的植物,但是也會因為地區的不同,指稱的抹草也會不一樣。對北部地區的客家人來說,魚針草才是抹草,而對中南部客家人來說,小槐花或白花草才是抹草。 芙蓉葉 芙蓉本名「蘄艾」。在民間習
Thumbnail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去年冬天在田裡種了一些芳香萬壽菊,現已長成了一小片的花海,黃澄澄的花朵在風的吹拂下散發著類似百香果的香甜氣味,像是在提醒春天的到來。 芳香萬壽菊的氣味非常特別,有人說像沙士糖的味道,又或者帶點柑橘、檸檬的氣味,就是這樣特別的果香調和溫暖的外表點亮的春日的農田。 從芳香萬壽菊的英文俗名"Lem
稍早和歌房的朋友們閒聊,其中一位是住在雲林縣元長鄉的花生農夫,經他分享才知道原來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的花生商家的花生原物料也是跑去元長鄉採購的耶,好震驚! 我們家的花生都是去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購買的,連台北親戚姑姑們回來嘉義想吃花生,也都是開車去灣內的牛家莊花生採買.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三段崎古道為清代新埔石頭坑與芎林鄉下山村兩鄉鎮的捷徑,昔日芎林地區大量種植的柑桔,都經由這條古道挑到新埔販賣,是條百年古道石階古樸,沿路竹林,茶花,柚子花跟橄欖樹各有時序發出香味,附近都是田地也是竹北僅有的農地未被徵收. 附近農地種滿蘿蔔、油菜...白菜跟花椰菜都是白紋蝶愛吃的食物,此此季節可以看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常見的避邪植物,包括海芙蓉、艾草、抹草、魚針草和榕樹葉,這些植物在民間具有驅邪、避煞、淨化陰邪等功效,並且容易取得和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澎湖的吃喝玩樂經驗,分享了各種美食的點評和地址,包括豆漿、粉漿蛋餅、牛雜湯、小管麵線、麻辣燒肉飯、大補蛋、杏仁茶、冰品、嫩仙草等。
客家抹草 又有客家抹草之稱的其實就是「魚針草」,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在台灣的客家文化中,魚針草被視為可以避邪除煞的植物,但是也會因為地區的不同,指稱的抹草也會不一樣。對北部地區的客家人來說,魚針草才是抹草,而對中南部客家人來說,小槐花或白花草才是抹草。 芙蓉葉 芙蓉本名「蘄艾」。在民間習
Thumbnail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去年冬天在田裡種了一些芳香萬壽菊,現已長成了一小片的花海,黃澄澄的花朵在風的吹拂下散發著類似百香果的香甜氣味,像是在提醒春天的到來。 芳香萬壽菊的氣味非常特別,有人說像沙士糖的味道,又或者帶點柑橘、檸檬的氣味,就是這樣特別的果香調和溫暖的外表點亮的春日的農田。 從芳香萬壽菊的英文俗名"Lem
稍早和歌房的朋友們閒聊,其中一位是住在雲林縣元長鄉的花生農夫,經他分享才知道原來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的花生商家的花生原物料也是跑去元長鄉採購的耶,好震驚! 我們家的花生都是去嘉義縣六腳鄉灣內村購買的,連台北親戚姑姑們回來嘉義想吃花生,也都是開車去灣內的牛家莊花生採買.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三段崎古道為清代新埔石頭坑與芎林鄉下山村兩鄉鎮的捷徑,昔日芎林地區大量種植的柑桔,都經由這條古道挑到新埔販賣,是條百年古道石階古樸,沿路竹林,茶花,柚子花跟橄欖樹各有時序發出香味,附近都是田地也是竹北僅有的農地未被徵收. 附近農地種滿蘿蔔、油菜...白菜跟花椰菜都是白紋蝶愛吃的食物,此此季節可以看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