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莫拉克襲台,土石流重創屏東山區,好茶、大社、瑪家等區域的部落,離開了先人開墾後人傳承、能遙望魯凱和排灣族聖山北大武的家園,接受縣政府安置,這裡是霧台鄉「禮納里」。
鳥王一家非常熱衷於吃原民餐廳,從小家庭活動就是跟著爸媽上下山,後座買一籃山芋頭和土芒果當零食,甚至是屏東三地門「居高」餐廳的創始會員。為了慶祝我千里迢迢從台北返家,早已預訂了「魯魯灣luluwan」無菜單原住民料理。
luluwan魯魯灣 重新詮釋民族風味
吃料理除了是種享受,更是一種學習和理解。當我們對一個人、國家、民族不甚了解時,「食物」往往帶我們跨越語言的藩籬,「飲食文化」這個現代人朗朗上口的名詞,顧名思義:從飲食看見文化。
原住民料理絕不會離開的主軸便是「土地」,前菜、配菜、主菜、甜點,樣樣離不開在地食材,毛豆堪稱是屏東「綠金」,外銷日本的總額只能讓台灣人拍拍手。身在量產毛豆的土地上,第一道用毛豆創作再正常不過。
完整的毛豆仁配上切段秋葵,我研判底部抹上的是兩種食材調理後的泥狀醬料,以西班牙小菜“Tapas”的形式呈現,調味清爽得當,若要說美中不足,就是醬料的水份被吸收進法國麵包,讓麵包芯變得軟爛,口感減分。
傳統排灣族點心「吉拿富cinavu」一端上桌,馬上燃起我的食慾,好歹我也是吃吉拿富長大的孩子(鳥媽的朋友有包就會分送)!你以為平常吃吉拿富很簡單嗎?以傳統而言,族人只在喜慶或歲時祭儀才包,在魯魯灣遇到它,滿足了我久居台北的乾枯食魂。
外層包覆的是一種叫「假酸漿葉」的可食用植物,葉面微微粗糙又柔韌的口感,散發一股難以形容的香氣,配上肥瘦均勻的肉餡,和老闆的巧思「胡麻醬、紅藜」,簡直是絕配!
這道「馬告烤鱸魚」是餐桌上的搶手菜,賣相極佳,酸鹹甜的醬汁讓人忍不住扒了兩碗飯,一旁的蔬菜也搭配的很好(尤其是糯米椒),不免俗地向大家介紹山胡椒,泰雅族人稱它「馬告」,森林中的馬告仰賴手工採集,比起一般聞到即嗆到的胡椒,馬告更多了點薑香氣,是原住民料理美味的秘密。
此時本人已被上一道菜銷魂到無心聽解說,所以不知道有什麼在地元素,總體吃起來味道很溫和但沒有上一道出彩,醬汁偏向泥狀,猜想是將洋蔥等食材打成醬汁來燉煮,櫛瓜、紅黃椒、蘑菇、茄子(居然讓我聯想到普羅旺斯燉菜)。
因為無菜單,份量由老闆自行依人數斟酌菜量,除了此之外,還有一道沒介紹也沒拍到的洋蔥烤山豬肉(焦糖化的洋蔥美味無窮)和甜點冰淇淋佐紅藜餅乾,五個人的胃已經十分飽。
狂風吹不毀「我們的根」 部落吹起新型態原民料理風氣
看著這片風災之後移地重生的原住民部落,不禁讓人佩服,近年來每次拜訪原鄉都能發現迴游的年輕人,正為自己的傳統文化打拼,尤其在禮納里這個颱風受災戶再次站起來的美好之地,「新型態原民料理」正吹起,大家最熟悉的便是老闆從江振誠新加坡旗艦餐廳回到部落深耕的法式燒烤原民餐廳「AKAME」,一個小小的禮納里,卻有著海內外爭相來台品嚐、南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光是這點就令人驚嘆不已。
走訪禮納里,會發現好幾間這樣傳統與新式結合的餐飲模式,老闆大多是離家又迴游的族人,帶著在外幾經風霜而累積的能力,回來和家人共同經營、延續傳統的價值。這或許是源自於族人對原住民文化的自我認同、或許是一種愛護家園的心?我並不是他們,我僅猜想,然而風災終究毀不了他們的根,離開終究也讓孩子們更強壯的回來,復興原住民傳統食物,更撐起原住民族的家園與文化使命,在漫漫長路上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