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語] “一個馬來西亞”的3個時刻 Three true moment about “Satu Malaysi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感受“一個馬來西亞”的3個時刻
南漂至馬來西亞3月有餘,應該是經歷了一個季節的時間,時序已到了秋天。但赤道的陽光特別眷顧這座半島,終年陽光、雨水豐沛,也豢養出人民樂觀、熱情、隨和的寫意生活。
但再如何寫意的地方,都仍有自己不自在、難以道出的曲折故事。

如果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命定課題」,那麼挑動大馬人敏感神經的,毫無懸念就是「種族議題」了。馬來西亞人口主要由三大種族組成:馬來人(69.1%)、華人(23.0%)、印度人(6.9%) (資料來源)可以想像在過往長久的歷史脈絡裡,種族的融合、消長、適應...是歲月才能揉和的繩,或許至今仍然持續著。
不論彼此有多少不一樣的過去,相信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人民,都相信這些多元紛繁的文化、語言,是這個國家最重要,引以為傲的特質之一。“Satu Malaysia” 一個馬來西亞(資料來源)不論是否只是曇花一現的政治口號,關於自身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半島子民,想必會在雨林不疾不徐地書寫。
才剛過完馬來西亞國慶日,作為一個南漂的旅人,就來分享3個我看見的“Satu Malaysia”吧,那些不分種族,彼此友好、真誠的時刻!
  1. 語言參雜使用最快樂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雖然是馬來語,但對於華族、印裔對於文化的保留、語言的傳承,也抱持「包容」的態度,因此時常聽到馬來西亞人在溝通時,一個句子參雜馬來語、華語、英語。

    曾經聽過有人比喻,馬來西亞的語言就好像「羅惹」(Rojak)一般。這是一種蔬果沙拉,參雜水果、蔬果如青芒果、青蘋果、小黃瓜、大頭菜等,並以糖、辣椒、檸檬、蝦調製成醬料一起食用。當深褐色的醬料佈滿在這些食材上時,每一口都是驚喜,因為你不知道這口吃到的是什麼(笑)馬來西亞的語言和溝通特性,確實具有這樣的特殊性和驚喜!

    作為一個外國人,其實滿強烈感受到不同語言之間,彼此的融合和影響,形成馬來西亞特殊的語言特色。確實,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還承載了文化的重量。從馬來西亞人說話的方式,看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帶著兼容和友善的視角去認識有族文化,當你說著對方的母語或是流行語時,那種你知我知的默契,確實是非常難得的感受。
羅惹( Rojak ) 一詞來自潮州話諧音(拉雜),本意大雜燴、雜亂無章。
後來衍伸為形容馬來西亞的多元的社會特徵。
2. 一起實現榴槤吃到飽
聽說馬來西亞榴蓮,是一種體驗過就回不去的東西(笑)雖然不喜歡的人依然會覺得氣味難聞,但是喜歡的人,那真的是欲罷不能。它的口感、香氣之濃郁、豐厚,彷彿吸納了赤道的陽光和雨水,雍容地成長,才能有柔軟綿密的質地。
keep calm and eat durian. 覺得這畫面感好可愛啊(哈哈)
在馬來西亞生長的榴槤特別「好命」,他們不必像泰國榴槤一樣急著生長(泰國榴槤通常在熟成前就被摘下催熟),或是離鄉背井掙錢(大批泰國榴槤皆外銷啊)。它們慢慢地生長十個年頭,等到熟成香味散發,自然落地了,才開始拋頭露面(哈)。 在KL時,朋友帶我們去體驗「榴蓮吃到飽」。赤道的夜晚,乾燥涼爽得不可思議,讓人想起台灣的秋天。朋友說,晚上吃榴蓮最好了。確實在這樣涼快有風的時候,味覺也特別清醒。
榴蓮吃到飽特殊體驗:「榴蓮鮮生」
老實說在台灣時我從來沒吃過榴槤,也對這樣「性格強烈」的水果,沒有太大的好奇心。但在這個榴槤吃到飽的場合,看到友族們都如此快樂地吃著榴槤,還會搭配椰子汁,莫名也被感染了快樂了氣氛。 因著文化的關係,彼此都有各自的飲食禁忌,但唯獨這顆濃豔的水果大家都趨之若鶩,像是每個人都會享用的飯後甜點。 吃飽喝足後,我們笑說,榴蓮真的是個見證大馬團結的食物啊!
三大種族齊聚一堂開心吃榴蓮,莫名歡樂和感動
各式各樣品種的榴蓮,各有千秋啊!
3. 生日是一個值得一起唱歌的時刻
好幾年了,在商業操作之下「壽星優惠」早已不稀奇了,偶爾安插工作人員伴唱生日快樂歌也都不奇怪。但在馬來西亞這段時間,發現大家似乎很喜歡在餐廳吃東西過生日耶(笑)因為頻率實在是很高,幾乎10次在餐廳吃飯,8次會聽到生日快樂歌。

而且!生日還不只是任由商人擺佈,鄰近桌的食客也真的會此起彼落一起唱生日快樂歌!是啊,生日是個值得大家一起同樂的時刻,不分種族,大家一起分享著這份喜悅。

唱完歌後,壽星桌還會開始一桌一桌分送蛋糕(驚)實在是太熱情了!給予也是一種收穫,大概就是在說這樣的場景吧!
馬來西亞獨立廣場。角落彩繪磁磚描繪當年高喊獨立(Merdeka) 的樣子。
“Satu Malaysia”一個馬來西亞。有人說這只是政治口號,利益只屬於某些惡意操作的人。但就寫意生活的人們而言,彼此的差異早已交織在一起,踩著同一片土地享受燦爛千陽。




avatar-img
4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000 SU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家鄉菜你會想起什麼呢?那個最不起眼,不容易登上大雅之堂的料理,雖然容易烹煮,但味道又不容易複製的,應該就是「家鄉味」了吧! 說起大馬多元種族雜揉下的美食,其中一樣令人深刻的,就數「馬來炒飯」( Nasi Goreng) 了。
聽說新竹人不是在巨城,就是在前往巨城的路上,所有吃喝玩樂幾乎都集中在蛋黃區,真的是個非常宜居(無聊)的地方啊!但身為在地人,看著家鄉這幾年的改變,越來越多新竹隱藏美食等著去挖掘,身為新竹人也是有點驕傲的啊~今天就以一個從小到大在新竹長大的經驗,無私分享5大新竹隱藏美食,邀你跟著在地人這樣吃不踩雷!
原來在大馬華人的生命篇章中,時常都有臺灣這個章節。他們竟對我們如此熟悉!Kopitiam(茶餐室)可以聽到羅大佑的童年、蔡琴的新不了情、滾石唱片的快樂天堂...... 作為一個初來大馬的台灣人,突然對於我們守護的價值有了不同的領悟,原來一顆星星在天空上,不只是高掛閃爍,還可能是一盞照亮旅人來時路
關於家鄉菜你會想起什麼呢?那個最不起眼,不容易登上大雅之堂的料理,雖然容易烹煮,但味道又不容易複製的,應該就是「家鄉味」了吧! 說起大馬多元種族雜揉下的美食,其中一樣令人深刻的,就數「馬來炒飯」( Nasi Goreng) 了。
聽說新竹人不是在巨城,就是在前往巨城的路上,所有吃喝玩樂幾乎都集中在蛋黃區,真的是個非常宜居(無聊)的地方啊!但身為在地人,看著家鄉這幾年的改變,越來越多新竹隱藏美食等著去挖掘,身為新竹人也是有點驕傲的啊~今天就以一個從小到大在新竹長大的經驗,無私分享5大新竹隱藏美食,邀你跟著在地人這樣吃不踩雷!
原來在大馬華人的生命篇章中,時常都有臺灣這個章節。他們竟對我們如此熟悉!Kopitiam(茶餐室)可以聽到羅大佑的童年、蔡琴的新不了情、滾石唱片的快樂天堂...... 作為一個初來大馬的台灣人,突然對於我們守護的價值有了不同的領悟,原來一顆星星在天空上,不只是高掛閃爍,還可能是一盞照亮旅人來時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其實,在馬來西亞最具特色的經歷之一是在炎熱下午2點,導遊突然帶我們進入一家看起來像是賣印度菜的自助餐的餐廳,讓我們品嚐當地的印度風味料理。 每個人都上了一塊印度燒餅,大小大約如巴掌般。其實,這麼大的餅,太熱誰能吃得下呢?這裡沒有冷氣,只有電扇呼呼地吹著,整個店裡都是如此。 大家對於為什麼要在這裡
Thumbnail
我們當時剛好在捷運站內,於是就這麼臨時決定搭地鐵去牛車水,去一間我們自己上網找到的水果舖(主要賣榴槤)。 在新加坡,榴槤是明文規定不可帶回飯店房間的(即使沒有規定,我認為也是常識啦……)。但很好的是,他們賣榴槤的地方大多都有座位,可提供內用,這對我們這些好吃榴槤的觀光客們來說,實在太方便了!
Thumbnail
每年夏天來臨,新加坡街頭的榴槤攤成為獨特風景。榴槤攤販提供新鮮榴槤,讓客人可以即時品嚐榴槤的奶油般甜膩感,有時更可以在市場挑榴槤,與老闆殺價,體驗當地的夏日限定活動。這篇文章介紹了新加坡夏日限定的榴槤攤販文化,帶給讀者一種獨特的夏日味覺享受。
Thumbnail
仗著種種對馬來西亞的好奇,根據網路蒐集的資料,拼湊出我對馬來西亞最初的認識。本文將根據筆者認知,簡單介紹馬來西亞的地理、氣候、人文、時節。最後得出幾個重點標籤:重西輕東、四季如夏、多元種族與文化、年輕國家。
Thumbnail
蘭嶼藍,蘭嶼是由各種藍交織而成,隨處一個路口都是風景、隨望一個角度都是美景,這是個保有傳統文化的小島也因此擁有許多特色蘭嶼美食,許多不可錯過的飛魚料理必須網羅,漂流木餐廳、雯雯芋頭冰、飛魚卵飯糰等特色餐廳與點心吃透透。島民與湛藍的海洋用最傳統的生活方式鉤織出愜意的輪廓,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必吃蘭嶼美食吧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在台灣能吃到常溫的泰國榴槤跟越南榴槤,但馬來西亞榴槤卻只能吃冷凍的? 泰國和越南的榴槤基本上是等到榴槤長到7分熟左右就進行採摘, 然後在運輸的過程中進行人工催熟,同時也方便運輸,將保存時間拉長。  而馬來西亞的頂級品種都是等其自然熟透後自己掉下來的,難以進行長途運輸..
Thumbnail
我莫名的喜歡東南亞的某些食物,很常不定期就會想吃東南亞料理。
思考星雲:想吃榴蓮,就一定要去馬來西亞嗎?魔仔說:問星雲在極樂世界有沒有吃到榴蓮?不知道,因為思考星雲不一定就是星雲。星雲說:我來寫出這一段的次生佛法;想吃榴蓮,馬來西亞有。想去極樂世界,星雲有。小和寫下原生佛法:想衣得衣、想食得食,想榴蓮得榴蓮,想日本得日本。 思考星雲:想去日本,問極樂世界有沒
Thumbnail
和先生去夜市走走,某攤的榴槤大約泰國芭樂大小,一粒馬幣兩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元)。先生是少數不吃榴槤的大馬人,我雖然不愛榴槤,但既然嫁到馬來西亞,沒嚐嚐果王滋味有點可惜。先生看出我的猶豫,低聲說才兩元,不好吃也沒關係,你買一粒試試。 其他人熟練地挑著屬意的榴槤,一買至少兩三個。我請老闆幫忙挑
Thumbnail
關於春節圍爐必備的年菜,台灣人偏好「佛跳墻」,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則鍾愛「撈生」。「撈」是攪拌,「生」是魚生,撈生意即將生魚片跟其他食材攪拌在一起,因此又名「撈魚生」。另外,撈生的佐料通常會有七種顔色的蔬果絲,所以也有人會稱之為「七彩撈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其實,在馬來西亞最具特色的經歷之一是在炎熱下午2點,導遊突然帶我們進入一家看起來像是賣印度菜的自助餐的餐廳,讓我們品嚐當地的印度風味料理。 每個人都上了一塊印度燒餅,大小大約如巴掌般。其實,這麼大的餅,太熱誰能吃得下呢?這裡沒有冷氣,只有電扇呼呼地吹著,整個店裡都是如此。 大家對於為什麼要在這裡
Thumbnail
我們當時剛好在捷運站內,於是就這麼臨時決定搭地鐵去牛車水,去一間我們自己上網找到的水果舖(主要賣榴槤)。 在新加坡,榴槤是明文規定不可帶回飯店房間的(即使沒有規定,我認為也是常識啦……)。但很好的是,他們賣榴槤的地方大多都有座位,可提供內用,這對我們這些好吃榴槤的觀光客們來說,實在太方便了!
Thumbnail
每年夏天來臨,新加坡街頭的榴槤攤成為獨特風景。榴槤攤販提供新鮮榴槤,讓客人可以即時品嚐榴槤的奶油般甜膩感,有時更可以在市場挑榴槤,與老闆殺價,體驗當地的夏日限定活動。這篇文章介紹了新加坡夏日限定的榴槤攤販文化,帶給讀者一種獨特的夏日味覺享受。
Thumbnail
仗著種種對馬來西亞的好奇,根據網路蒐集的資料,拼湊出我對馬來西亞最初的認識。本文將根據筆者認知,簡單介紹馬來西亞的地理、氣候、人文、時節。最後得出幾個重點標籤:重西輕東、四季如夏、多元種族與文化、年輕國家。
Thumbnail
蘭嶼藍,蘭嶼是由各種藍交織而成,隨處一個路口都是風景、隨望一個角度都是美景,這是個保有傳統文化的小島也因此擁有許多特色蘭嶼美食,許多不可錯過的飛魚料理必須網羅,漂流木餐廳、雯雯芋頭冰、飛魚卵飯糰等特色餐廳與點心吃透透。島民與湛藍的海洋用最傳統的生活方式鉤織出愜意的輪廓,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必吃蘭嶼美食吧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在台灣能吃到常溫的泰國榴槤跟越南榴槤,但馬來西亞榴槤卻只能吃冷凍的? 泰國和越南的榴槤基本上是等到榴槤長到7分熟左右就進行採摘, 然後在運輸的過程中進行人工催熟,同時也方便運輸,將保存時間拉長。  而馬來西亞的頂級品種都是等其自然熟透後自己掉下來的,難以進行長途運輸..
Thumbnail
我莫名的喜歡東南亞的某些食物,很常不定期就會想吃東南亞料理。
思考星雲:想吃榴蓮,就一定要去馬來西亞嗎?魔仔說:問星雲在極樂世界有沒有吃到榴蓮?不知道,因為思考星雲不一定就是星雲。星雲說:我來寫出這一段的次生佛法;想吃榴蓮,馬來西亞有。想去極樂世界,星雲有。小和寫下原生佛法:想衣得衣、想食得食,想榴蓮得榴蓮,想日本得日本。 思考星雲:想去日本,問極樂世界有沒
Thumbnail
和先生去夜市走走,某攤的榴槤大約泰國芭樂大小,一粒馬幣兩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元)。先生是少數不吃榴槤的大馬人,我雖然不愛榴槤,但既然嫁到馬來西亞,沒嚐嚐果王滋味有點可惜。先生看出我的猶豫,低聲說才兩元,不好吃也沒關係,你買一粒試試。 其他人熟練地挑著屬意的榴槤,一買至少兩三個。我請老闆幫忙挑
Thumbnail
關於春節圍爐必備的年菜,台灣人偏好「佛跳墻」,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則鍾愛「撈生」。「撈」是攪拌,「生」是魚生,撈生意即將生魚片跟其他食材攪拌在一起,因此又名「撈魚生」。另外,撈生的佐料通常會有七種顔色的蔬果絲,所以也有人會稱之為「七彩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