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有雷,慎入)、百年孤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8
昨天下午四點過後,去了趟縣圖,歸還了楊照的三本書,也取了呂秋遠的《噬罪人》I,還借了《噬罪人》II,甚至還找到了志文版《百年孤寂》,可惜,因為有人預約了而未能順利借出。
五點左右,買了不健康的炸食回到家,開始看最後六集的《慶餘年》。
庄墨韓生前名言:不委屈自己、不欺騙自己
看到倒數第二集,我已在想,這部有超多老戲骨的陸劇,應該也得像《琅琊榜、偽裝者》般的「虎頭蛇尾」了。大概頂多就只能拍到范閑從北齊回到南慶就只能作結了。
沒料到,還在途中,第一季就結束了!?
原來,這只是第一季,難怪,有太多事都還沒好好交代。
這部戲開頭就說了「慶餘年」的名字,取材自紅樓裡的判詞,只是,不算紅樓迷的我,還沒去好好翻一翻書。
倒是楊照寫的《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因為楊照寫了馬奎斯的國家(拉丁美洲)的背景,反而讓我突然深刻感受到:別說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還記得去看《尋找1920》紀錄片後,我還在想:同樣是曾被日本給殖民統治過的韓國,為何不像台灣,多年後反而在「哈日」。
應該是楊照的《流離觀點》或《異議筆記》書裡,甚至《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書裡,都給了我答案。
沒在台東縣圖借到《百年孤寂》,我是不甘心的,於是看完《慶餘年》之後,我還是到「好讀」網站找到了《百年孤寂》,並準備聽從楊照的建議,睡前看一段,看到想睡就去睡,以體會書中的「魔幻寫實」。
但,光是看了正文之前的《馬奎斯生平》、《關於百年孤寂》、《人物說明表》,我沒很想再看正文了。
我喜歡楊照寫的「經典三書」:
1、物種起源:人與「自然」的關係;
2、資本論:人與「社會」的關係;
3、夢的解析:人與「自己」的關係。
但,我喜歡楊照的「史觀」,從時代背景去瞭解作者、書。
所以,我喜歡以這樣的方式去更貼近達爾文、馬克思、佛洛依德。只是,我真的沒很想去看那「經典三書」。
不委屈自己、不欺騙自己
現階段的我,就是沒想看。爾後,再說吧 ^_^
avatar-img
18會員
637內容數
邀請台灣、香港、中國三地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雖然都是華人,但有著不同性別、不同性傾向、不同成長經歷。但都符合一些人性原則:「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生命的傷口,也是生命的窗口」、「真實自我,幸福人生」。期許通過「生命陪伴生命、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一起生命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屘寶💞熟年男伴 的其他內容
2018年4月,從長居美國紐約長島的大嫂那兒,拿到四年前,長居安徽淮南的大姐夫家住址,於是四月最後一週的週四上午,趁著這天沒課,就從合肥搭了綠皮火車到淮南。之前就從手機電子地圖上查清楚了,從火車站先搭公車到潘集鎮的朱庄村,再打滴到王朱圩孜。 結果,到了朱庄村,打滴時竟然同一位司機接了單又打電話來說沒
之前,常常到各地觀光旅遊的我,卻很不喜歡,自己像個觀光客似的。2018年三月下旬在合肥學習的這三個月,每當同學問起「有沒去哪玩」時,我的第一個回應也都是「我又不是來玩的」。 但隨著自己越來越確定,九月下旬回到台灣之後,要在台灣開始落根、進行生命工作,彷彿也在告訴自己:將來可能沒什麼機會再來中國了。
2018年3月下旬,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以「家庭系統排列」為主軸的「個人生命學習課堂」,四月中旬第三週的課堂中,原本我是想講序位法則的。原因無它,因為我從小就站錯序位,始終看不起我的爸媽,直到去年在華人行動的培訓中,劉仁州老師的一句話把我給打醒了:「看不起自己爸媽的人,將來是會有報應的」!
【前言】 2019年11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台東有很多精彩的活動。以下午時段的講座來說,「藝文中心」邀請了《我達達的馬蹄⋯⋯》鄭愁予大師,就讓我著實心動。但最後,我還是去參加了在「TTMaker 台東原創基地」舉辦的《文化教育講座》。 這個講座邀請了「獵人學校」的辦辦人撒可努,以及「大王的里山生活學校
2018年三~六月,我去了中國安徽,參加了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個人生命成長課堂》。藉著地利之便,我趁著四月中下旬的兩個週末,分別去了淮南、揚州巿夏集鎮,去探訪我從未曾謀面過的二姐夫、大姐。 五月初的週末,我則是到了南京巿,參加了由「第四屆華人行動」的同學王柯立老師帶領的《生命敏感度訓練暨⋯⋯
【前話】 看著中國對西藏、新疆的統治方式,我不禁會想起,蔣介石被毛澤東打敗之後,逃到台灣來,對台灣所做的一切。我也會假想,當初如果真有藍綠對決,真有一黨敗逃至蘭嶼,那情形又會如何。 綜合上、中,再回想國民黨從一開始的「漢賊不兩立」到現在的「國共一家親」,我真心覺得,國民黨該好好的「得體的退出」。
2018年4月,從長居美國紐約長島的大嫂那兒,拿到四年前,長居安徽淮南的大姐夫家住址,於是四月最後一週的週四上午,趁著這天沒課,就從合肥搭了綠皮火車到淮南。之前就從手機電子地圖上查清楚了,從火車站先搭公車到潘集鎮的朱庄村,再打滴到王朱圩孜。 結果,到了朱庄村,打滴時竟然同一位司機接了單又打電話來說沒
之前,常常到各地觀光旅遊的我,卻很不喜歡,自己像個觀光客似的。2018年三月下旬在合肥學習的這三個月,每當同學問起「有沒去哪玩」時,我的第一個回應也都是「我又不是來玩的」。 但隨著自己越來越確定,九月下旬回到台灣之後,要在台灣開始落根、進行生命工作,彷彿也在告訴自己:將來可能沒什麼機會再來中國了。
2018年3月下旬,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以「家庭系統排列」為主軸的「個人生命學習課堂」,四月中旬第三週的課堂中,原本我是想講序位法則的。原因無它,因為我從小就站錯序位,始終看不起我的爸媽,直到去年在華人行動的培訓中,劉仁州老師的一句話把我給打醒了:「看不起自己爸媽的人,將來是會有報應的」!
【前言】 2019年11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台東有很多精彩的活動。以下午時段的講座來說,「藝文中心」邀請了《我達達的馬蹄⋯⋯》鄭愁予大師,就讓我著實心動。但最後,我還是去參加了在「TTMaker 台東原創基地」舉辦的《文化教育講座》。 這個講座邀請了「獵人學校」的辦辦人撒可努,以及「大王的里山生活學校
2018年三~六月,我去了中國安徽,參加了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個人生命成長課堂》。藉著地利之便,我趁著四月中下旬的兩個週末,分別去了淮南、揚州巿夏集鎮,去探訪我從未曾謀面過的二姐夫、大姐。 五月初的週末,我則是到了南京巿,參加了由「第四屆華人行動」的同學王柯立老師帶領的《生命敏感度訓練暨⋯⋯
【前話】 看著中國對西藏、新疆的統治方式,我不禁會想起,蔣介石被毛澤東打敗之後,逃到台灣來,對台灣所做的一切。我也會假想,當初如果真有藍綠對決,真有一黨敗逃至蘭嶼,那情形又會如何。 綜合上、中,再回想國民黨從一開始的「漢賊不兩立」到現在的「國共一家親」,我真心覺得,國民黨該好好的「得體的退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許久沒讀吉村昭的小說了,有點因生活忙碌而疏遠朋友的愧疚感。所以,今天,取出他的短篇小說集《法師蟬》(新潮社,1993),就讀同書名小說〈法師蟬〉這一篇,因為我猜想這篇應該是他此選集中最得意的作品。   〈法師蟬〉篇幅不大,大概9千字左右,靜心定氣很快就能讀完。小說內容也不複雜,開頭寫道主角星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因為朋友紛紛推薦《時光隊伍》,所以我也趁著 E-coupon 之便買了一本。買來以後,總覺得不忍心往下看.....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觀看電影《真空地帶》(1952)的時候,我自然想起野間宏的長篇小說《真空地帶》來。1987年左右,我走逛東京的古舊書店,經常看到這部帶有其個人自傳色彩的反戰小說,也知道其長篇大作《青年之環》,不過,那時候,我在東京的生活尚不穩定,實在沒有充裕自在的心情,挑戰這些讀來嚴肅而苦悶的長篇小說。所謂時間是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許久沒讀吉村昭的小說了,有點因生活忙碌而疏遠朋友的愧疚感。所以,今天,取出他的短篇小說集《法師蟬》(新潮社,1993),就讀同書名小說〈法師蟬〉這一篇,因為我猜想這篇應該是他此選集中最得意的作品。   〈法師蟬〉篇幅不大,大概9千字左右,靜心定氣很快就能讀完。小說內容也不複雜,開頭寫道主角星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因為朋友紛紛推薦《時光隊伍》,所以我也趁著 E-coupon 之便買了一本。買來以後,總覺得不忍心往下看.....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觀看電影《真空地帶》(1952)的時候,我自然想起野間宏的長篇小說《真空地帶》來。1987年左右,我走逛東京的古舊書店,經常看到這部帶有其個人自傳色彩的反戰小說,也知道其長篇大作《青年之環》,不過,那時候,我在東京的生活尚不穩定,實在沒有充裕自在的心情,挑戰這些讀來嚴肅而苦悶的長篇小說。所謂時間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