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9|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看新聞學思考

    假新聞氾濫的現代,媒體識讀是重要課題,幾年前”看新聞學思考”這本書就被選為國小國文課本的課文,也是許多中學的指訂閱讀書籍,後面附上前些年上海商銀基金會邀請我就此主題的演講記錄,也收在他們出版的書籍中。
    假新聞氾濫的現代,媒體識讀是重要課題,幾年前”看新聞學思考”這本書就被選為國小國文課本的課文,也是許多中學的指訂閱讀書籍,後面附上前些年上海商銀基金會邀請我就此主題的演講記錄,也收在他們出版的書籍中。
    所謂新聞,反映我們的生活與各種社會面向,對於眾多議題,如何站在不同角度思考,每個選擇背後都有關於價值的判斷,回應著我們的取捨,沒有百分之百的好與壞,最重要的是,如何要求自己站在反面思考、如何幫不同意見的人辯護,這是台灣目前以顏色區分立場的現況之下,所欠缺的訓練。
    我本身很喜歡跟他人對談,西方歷史兩千多年來,辯論哲學或知識傳遞,多是延伸希臘三聖者: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對話方式,先問一個問題,從對方回答中再提出問題,以問題引導思辨,透過質疑理所當然的事情來思考。華人社會在教導學生或與人交流方面,和西方有很大不同,他們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高高在上,直接傳遞想法,學生習慣被教導,卻不太提問題。
    資訊大浪翻騰,拉孩子一把
    孩子在網路上看什麼、想什麼?追求按讚數字的迷思中,最怕的就是只剩下偏激與誇張。
    台灣媒體今天這樣的面貌,明明每個人都有疑問,但問題還是一樣發生。我曾經有機會創造一些良善的媒體,或良善的訊息來源,包括擔任公共電視董事,但後來發現很難改變當下孩子們接收到的訊息,我只能感慨地說:家長要自力救濟。
    孩子接觸到的網路訊息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消費型,例如看影片;二是社交型,例如社群哈啦;三是學習型。雖然有了網路,可以用最低的價錢學到所有東西,但事實上,當孩子接觸到網路後,大部分時間都耗在前兩種類型,尤其是社交型已成為大部分青少年的上網重心,沒有辦法真正透過網路來學習。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一個人在大海中渴死是很可怕的事。」現代人就彷彿淹沒在資訊大海中,還得一一分辨哪些資訊有用、哪些沒用,這是很大的挑戰。
    我覺得父母給孩子最棒的禮物是養成他們閱讀的習慣。我們家沒有電視,假日都是挑影片來看;孩子念高中時,有個連續假期,我心血來潮影印一些新聞,要求她們看完後和我討論,沒想到,他們非常興奮,我們幾乎一天講了快八個小時,她們還要求錄下討論過程,這反應讓我非常訝異。
    經過與孩子的討論,才發現對我們來說是常識的東西,對孩子來說卻是知識,尤其是日常新聞議題,大人認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卻必須特別去學習。
    看懂不難,要說出重點卻不容易。通常我都影印社論或雜誌專論給孩子看,要求他們測驗自己一篇文章幾分鐘可以看完,並且說出主題;所有東西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才是真理解,這就是訓練。
    「作者會什麼會寫這篇文章?」透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不「誤讀」。為什麼說誤讀?因為若是作者想回答一個問題,幾句話就說完了,但幾句話不能構成一篇文章,因此他必須找更多資料、事例來佐證答案,當我們知道作者立論之意,才不會被文中一大堆資料淹沒或迷失,以致誤解作者的意思,這是第一課。
    第二步,任何新聞會變成議題,一定有其前因後果,當孩子對原因不了解時,家長必須做背景式說明,即使是八卦新聞,會引起討論必有其背景因素;一個感覺不太重要的新聞,為什麼引起集體的恐懼,進而會形成議題?媒體為什麼一直跟報?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之後,我會鼓勵孩子思考,為什麼相信這篇文章?同不同意作者的論述?理由是什麼?要孩子用嘴巴講出來,若他們因背景知識缺乏,沒辦法做很好的判斷,也可試著從作者提供的佐證,找出能被他說服的理由,或看出論述的漏洞。
    最後,我建議孩子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看完一篇文章後,想像自己是老師,會從這段文字中出什麼考題?我曾對他們說:「爸爸在學生時代,讀課本的時間很少,但我很會考試,因為我很會猜題。」此話一出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為什麼我可以用很少的時間把課本讀得很好,因為當我抓出自己認為會考的東西,就是抓出一篇文章的重點,這是對閱讀最好的訓練。
    看書建立基本功,網路非萬能
    如何跟孩子開始討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什麼原因導致議題的發生?這議題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對未來有什麼影響?若事情沒發生,會有哪些不同?
    與孩子的討論,一開始並不容易;我會透過對談的方式吸引她們,鼓勵提出問題,並在對談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回答進行質疑:你講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想?通常不直接跟孩子講答案,而注重於讓孩子找出答案的過程──嘗試錯誤、不斷摸索。
    華人世界的孩子都很會考試,但也很可能不太有創造力,創造的源頭來自好奇,另一個名詞就是探索。探索是懷抱著好奇、懷抱著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可是,台灣社會很多孩子缺乏探索精神,會寫、會背標準答案,但不太願意花精神思考,這是所有學習過程中最糟糕的一件事。
    欲增進對議題了解的深度,有三種方法:一是廣泛閱讀,有系統地整理架構;二是閱讀相反立場的資料;三是仿辯論比賽的方法,擔任正反方。
    針對任何議題,欲培養多方面思考,可以勉強自己去找相反立場的資料,以台灣目前壁壘分明的現況,並非難事。辯論比賽有個非常重要的規定,正反方是賽前才抽籤,也就是兩方資料都要準備,所以我告訴孩子,對任何議題都要有正反方的聲音,透過這種方式,強迫自己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
    蒐集資料後,從閱讀過程中分析出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評論?這兩者有時不容易區分,很多報導甚至沒有刻意區分,因此讀者很容易被操控。
    人是會被暗示的,作者所選擇出來的詞彙或敘述的方式都會影響我們,同一件事正面形容是「深思熟慮」,反之則是「老謀深算」或「城府很深」,而「堅持自我」的另一面就是「剛愎自用」,文字的運用會左右讀者看待事情的方向,這也是我們在閱讀時需要非常小心的。
    身處網路時代,因為訊息龐大,年輕人想要獲得新聞資訊時,已經不太需要藉由報紙這個管道,不少青壯年也較少看報了。
    如何分辨網路上的訊息?這些年我在推動閱讀運動的時候,常到各中學和老師、家長座談,我要鄭重聲明的是:網路搜尋和看一本書是不一樣的。
    書本閱讀與網路閱讀有什麼不同?不論是紙張印的、羊皮紙或竹簡刻的、電子書等都稱為書,一本書之所以成一本書,就算是百科全書,都有其結構與脈絡,經過書寫、編輯、討論、裝訂後才出版,正確性較高,結構也較完整。
    網路搜尋則是片段的,一個關鍵字,一次可出現幾十萬或幾百萬筆資料,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區分這些片段的意義在哪裡?是否能辨別其正確性?我常要求學生,站在研究學問的立場,大學沒有畢業的學生,沒有資格透過網路搜尋來做學問。因為大學畢業前,要看一本一本的教科書,每本都有基本架構和脈絡,有此基礎,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你才知道要放在架構中的哪一部分,才有能力區分意義在哪裡。
    女兒就讀高中時,我發現她們不看課本,只讀題解、題庫、講義、參考書,我非常驚訝,覺得這是捨本逐末,課本有其基本架構,是有涵義的,當孩子從學生時代就不看任何學科的基礎教科書,只做題解應付考試,面對問題只從網路上找一知半解的訊息來應付,這是非常危險的。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他會要求公司高階主管,每一兩年要重新回過頭去看大一的電子學教科書,因為不論走到多尖端,基本功永遠是最重要的,這個說法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很多學問要從基礎做起,回到書本的閱讀,才不會迷失在網路毫無邊際的訊息中。
    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
    二十多年來,台灣社會深受政論節目或名嘴影響,很多人認為不同意見的人「不是笨蛋就是壞蛋」,這是非常糟糕的現象。
    我常提醒孩子,這個世界沒有標準答案。當你的手機和孩子的手機,在同一搜尋網站上打入相同關鍵字,你會發現出現的結果不同,因為其程式設計已經聰明到能根據個人使用習慣,譬如對新聞、廣告的喜好,而提供迎合使用者的答案。
    此類設計的好處是節省時間,依喜好提供相關訊息,壞處就是在新聞選擇上容易越來越極端,久而久之只會看到與自己意識形態接近的訊息。而這種現象,更容易使我們將不同意見的人歸類為笨蛋或壞蛋。
    沒有網路的時代,鄰居若與我們政治立場不同,也可能在每天早上因為看見他打掃公共區域,而覺得「那個黨派也有好人」。但在網路世界,人與人之間沒有實際接觸,所有印象均來自螢幕上的文字,讓我們與不同想法、背景、意識形態的人更加疏離與隔閡,不僅很難改變印象,也窄化我們的胸襟。
    「不要妖魔化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這是台灣社會目前最欠缺的。
    網路訊息真真假假,寧可多花時間進一步查證,檢視訊息來源或單位的可信度,不確定的訊息不轉發、不按讚、不分享,一方面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才能杜絕謠言不實謠言。
    在網路上若遭別人惡意抹黑中傷該怎麼辦?這些假訊息基本上很難全面消除,更正報導也無法全面取代不實資訊,儘管最近部分法律判決開始要求搜尋引擎刪除過時或有問題的訊息,但也只能規範谷歌或雅虎這些大網站,卻無法全面約束其它為數眾多的小網站,這是很大問題。
    這樣的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影響就業,因為現在幾乎所有人事主管也會透過網路搜尋的方式了解應徵者,有問題就不錄取。再舉另一種情況為例,論及婚嫁的雙方,父母若在搜尋時發現負評,留下壞印象而反對結婚,你也只能吞下以前遭人造謠的苦果。
    面對網路抹黑,所謂要藏一片樹葉最好的地方就是一棵樹,我教導孩子要用本名做很多好事情,一般人對搜尋頁面的耐心平均最多翻五頁,若在搜尋資料時出現的大都是好消息,那些之前遭人惡意中傷的假訊息,就會被擠到後面,看到的機率自然越來越低。
    當我們與孩子討論新聞議題,很容易講沒兩句話就吵起來,因此取得互信是非常重要的,用問題來回應問題的時候,假如家長自己沒有既定答案,那叫引導;但若已經有既定答案,把孩子的回答引到既定答案就是操控。我們若有既定想法,用話術把孩子引導到預設的答案,他們在一次兩次之後就會發現,從此便不再想跟父母討論事情了。
    要取得孩子的信任,首先應消除先入為主的觀念,開放自己,跟他們一起探索、追尋,從多種面向來進行思考,分析不同立場的資料。再來要建立孩子的討論習慣,我想出一個看日劇的方法,一齣日劇約十一集,每看完一集,我會要求兩個孩子各提出兩個問題,我也提兩個問題來進行討論,沒做到就不能看下一集。在看完兩部日劇之後,討論超過二十次,孩子們發現自己已經可以提出問題了,之後看電影自然也能順利進入討論。
    從我個人經驗發現,要提出問題不容易,更不用說要提出一個好問題,除了必須充分理解當下的資訊,還要回顧自身經驗,同時指向未來,因此一個好問題是包含現在、過去到未來。
    教養是一門大學問,家長要用心卻不要太用力,我們雖無法選擇現存的媒體,但可以事先安排適當的環境,引導孩子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發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