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新宸 攝影/岳翔雲
十五年前,蘇銀益從一個門外漢切入虎頭蘭栽植, 歷經上當受騙、天災損失等挫折,一路走來過程艱辛。 如今,他擁有四座蘭園,十萬盆虎頭蘭, 還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說:很滿足……
中海拔的南投縣魚池鄉,由於濕度高、日夜溫差大,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養蘭,是全國最大的虎頭蘭產區,由於虎頭蘭的花型大而美,深受民眾喜愛,而成為新年的應景花卉。
離中潭公路不遠處的卉芯蘭園內,蘇銀益和母親、太太黃秀珍三人正忙著整理含苞待放的虎頭蘭。每年接近年底,就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刻,因為這是虎頭蘭開花的季節,他們要趕在新年前出貨三萬多盆。除了盆花,還做小量的切花,白天將盛開的花剪下、晚間包裝,這時讀小學的小女兒也自動來幫忙。黃秀珍說:全家人分工合作,一面整理、包裝,一面閒話家常,感覺很踏實。
種2000棵木瓜 回收300元 民國八十二年,蘇銀益帶著二十萬元資金回到故鄉,打算投入精緻農業生產,他到處向人請益,一邊思考自己要往哪個領域發展?那時市面上木瓜行情看俏,蘇銀益一面打零工貼補家用,一面在父親的一小塊農地上,試著種植兩千棵木瓜。
不料當木瓜結實累累,歡喜等待收成的時候,竟遇到颱風來襲,一季的辛苦幾乎化為泡影,將剩餘的木瓜整理裝成兩箱,運送到台北果菜市場拍賣,怎知匯入帳簿的金額僅僅三百元,而市場上一顆木瓜售價卻要六、七十元,蘇銀益才發現,如果自己沒有銷售管道,種植水果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雖然首度創業失敗,意志堅強的蘇銀益並不氣餒,重新尋找發展的方向。當時蘭花前景看好,他看到有幾位小學同學在種植虎頭蘭,批發價一盆就要一千元還不打折,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揮的空間,就決定在這一領域發展。
為了節省開銷,剛好隔鄰有一個廢棄的花圃,有許多不用的資材如水泥柱、水管等,蘇銀益用手推車將水泥柱一根根載運回來,親手搭建自己的第一個花圃。
鉅額買花苗 誰知花不開
花圃設施搭建完成後,友人表示願意便宜出讓花苗,蘇銀益很高興的買了兩三千棵,開始了他的虎頭蘭事業。他說:「當時覺得人生有目標了,很開心!」誰知種了二、三年後才發現上當了!原來買到的是人家要淘汰的花苗,不是不開花、就是開出的花不合格,他說:「繳了好大一筆學費,損失慘重!」
面對如此不堪的局面,蘇銀益沒有打退堂鼓,反而更想種出好品質的虎頭蘭!他很果斷的將不良品全部丟棄,雖然媽媽和太太很捨不得,他卻認為:「既然無法販售,留著只是積壓成本而已。」
重新出發的蘇銀益開始認真研究虎頭蘭,以自己的判斷繁殖種苗,不斷的改進種植技術。目前一般同行養殖虎頭蘭,開花率達六成就算不錯,而蘇銀益經營的花圃,開花率卻能夠一枝獨秀的高達九成。因此,儘管目前蘭花市場不如以往,許多同業撐不下去而結束營業,蘇銀益仍可守住這一領域,擁有一片天地。
回首坎坷路 沒時間訴苦
蘇銀益出生於魚池鄉,因兄嫂在台北工作,國中畢業就到台北讀書。不久父母也搬去同住,並與朋友合夥經營汽車修配場,蘇銀益畢業後,即在父親的修配廠工作。後來蘇銀益與台北姑娘黃秀珍相識相纞,而父親因修配廠生意不好退出經營,自己一人返回家鄉。蘇銀益便和黃秀珍兩人相偕到黃秀珍的哥哥和舅舅合夥經營的超級市場工作。結婚後,關心兩人的舅舅計畫出資在另一個社區開一家連鎖超市給他們夫妻經營,讓他們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
然而,離鄉多年的母親很想念家鄉,問他願不願意一起返鄉定居?孝順的蘇銀益毫不考慮的一口答應。從小在優渥環境裏長大的黃秀珍,憑著對丈夫的信賴,也無異議的同意了,小兩口盤算在大女兒滿月後,舉家遷回家鄉定居。
這個決定讓黃秀珍的家人很錯愕,舅舅擔心地問蘇銀益:「你已經三十幾歲了,剛結婚、又有小孩,回去能做什麼?一家的經濟怎麼維持?」但是,兩人還是毅然決定回鄉陪伴兩老。黃秀珍回憶起這段往事也說:「剛回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娘家親人都不看好,婆家這邊也有人等著看笑話,蘇銀益的壓力真的很大。」
硬著皮擺地攤 第一天就接到罰單
夫婦兩回鄉後住在土角厝,黃秀珍的媽媽很擔心,怕她吃苦。然而,初為人母的黃秀珍似乎沒有時間想太多,「姊妹都覺得奇怪,怎麼都沒有打電話回娘家訴苦?」黃秀珍說:「因為每天忙著照顧孩子、煮三餐,沒有時間哭!」
第一年種植木瓜失敗雖然沒有擊垮蘇銀益,可是改種虎頭蘭需等兩、三年才會開花收成。這期間,除了打零工維持生計,夫妻倆也試著在開花的季節,向同行批發虎頭蘭,用小貨車載到台北擺地攤。
「第一次到了台北,剛開到鬧區的路邊,車還沒停好就被開罰單!」蘇銀益笑說:「幸好當時景氣好,我們價錢比人家便宜,一車五、六十盆兩個小時就賣光光!」夫妻倆互相取笑著:「可是剛開始因為臉皮薄,車停在路邊不敢下車叫賣,我們兩個就猜拳,輸的人下去!」當年的景象在說笑間,彷彿苦澀盡去,只留苦盡甘來的甜美......
10張空白支票 扭轉危機
由於虎頭蘭是戶外網室栽培,最怕颱風豪雨,黃秀珍說:「每次颱風都會造成損失,像上次七二水災時,山上的花圃都是當季要賣的花,整個土塌下來蓋掉四分之一,五、六千盆花一夜之間就不見了!九二一地震時,更是整片花架應聲倒下,慘不忍睹!」
十五年來,雖然遇到多次天災、損失慘重,也曾有幾次因客戶故意刁難而收不到貨款,蘇銀益總是逆來順受,不怨天尤人。他覺得雖然人心險惡,常常吃虧上當,但生命中也有貴人相助,讓他們遇到困難時,能夠逢凶化吉、否極泰來!
黃秀珍回憶說:「第一次受騙上當使得我們的創業基金血本無歸,幸好姊姊在我們返鄉時,交給我十張空白支票,讓我們在最需要的時候得以度過難關。」那份濃濃的手足之情,夫妻倆至今念念不忘。
知足常樂 豁達看人生
外表嚴肅的蘇銀益其實很幽默,不僅是蘇媽媽眼中的孝順兒子,也是三個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爸爸,更是太太最信賴的人。知足常樂的蘇銀益覺得能夠每天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幸福、很滿足。
回憶當初岳母跟他說:「早知道結婚後要搬回去,就不把女兒嫁給你!」現在呢?蘇銀益笑呵呵地說:「她問這附近有人要賣地嗎!」黃秀珍則說:「經過十幾年了,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辛苦、很不容易!」
從一個門外漢開始,到目前擁有四座蘭園,蘇銀益依然謹守本分、認真工作。因為虎頭蘭花期集中在年底,其他季節幾乎沒有出貨,有人建議種其他種類的蘭花或盆栽,可是蘇銀益覺得每種花都不一樣,沒有把握能作好,不如專精一種比較好管理。他說:「雖然行情不如往昔,但還是要堅持這一領域,繼續走下去!」
訪談中,蘇銀益不時展露出胸中豁達的人生觀,不管面對多大的挫折或困難,他總是無怨無悔、處之泰然,不曾灰心喪志,反而愈挫愈勇。他淡淡地說:「歡喜做、甘願受,人要活得心安理得,不要太計較!」
虎頭蘭小常識
虎頭蘭又稱「東亞蘭」,原生於東南亞之高地上,性喜清涼多濕且日夜溫差大的環境,平地不易栽培,目前栽培產地主要集中於台灣中部、海拔500到1,500公尺地區。
南投縣魚池鄉得天獨厚,氣候、土壤都適合虎頭蘭生長,因而成為全國最大的虎頭蘭產區,栽培面積達50公頃,年總產量幾乎佔了全省七成以上。除滿足國內市場,每年外銷更超過13萬盆。
虎頭蘭因色澤鮮豔、花型優美、花期又長,頗受國人喜愛。又其發音與「福」音相似,因此許多民眾喜歡在新年期間,在家裏擺一盆虎頭蘭象徵「迎春納福」。
看雜誌200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