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4個跨平台經營IG的常見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延續著上一篇的話題,也是近期常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要不要經營IG帳戶?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有百百種,因此我覺得從不要的狀況切入可能會簡單一點,但當然內容並不絕對,僅是提供一個參考值。

一般來說,常聽到會想轉經營IG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Facebook觸及太差

2. 希望多一個管道曝光

3. 老闆叫我去經營

4. 大家都不用FB跑去用Instagram

常聽到的4個原因說明,主要可以收斂成兩大項,被老闆逼迫去經營的,如果反抗不了,那就真的是辛苦了,至於其他特殊狀況的人,歡迎再跟我分享。

Facebook觸及率逼迫我去用Instgram真的就會有被解救到嗎?

raw-image

這個情況應該是所有人心有戚戚焉也是很多人轉戰IG的開頭。

FB早已過了流量紅利的時期,廣告預算就像投水般地往下沉,每次發文讚數小貓兩三隻,整個專頁都是殭屍粉絲,是不是應該另聘管道?

事實上Facebook本身還是有一些優勢:(1)可以接受較長篇幅的內容(2)有非常大量的品牌在Facebook都有經營,如果要發起線上活動能夠找到的夥伴相對多(3)FB能夠串接的API種類、外部功能等,這些優勢也都是IG目前暫時無法提供的。

另外,在投入之前,我認為可以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為什麼做 (2)TA是誰 (3)你能提供什麼,無論使用哪種行銷工具,概念上都不超出上述幾個問題。

為了明確有感,我選擇了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來說

我是一家做B2B的公司,主要以製造零件為主,客戶來源多半來自於業務開發…

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直觀上做Instagram對你行銷的幫助上可能不大,當然可以嘗試透過各種創意去包裝或是把Instagram當成公司成果的展示平台,但仔細思考難到網站沒辦法做到嗎?把做Instagram的時間轉而將網站的SEO做好,會不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我是一個以提供銀髮服務為主的品牌,主要客源來自於社區阿公阿嬤及各鄉村里鄰…

以這類服務起家的品牌,如果將手腳轉去做IG,明眼人一看想必成效應該也不大吧?但如果預算及資源花在阿公阿嬤的重要關係人(例如:子女、家屬)、與當地建立強連結、陪阿公阿嬤殺時間(泡茶、下棋、聊天),會不會比較好?

上述兩個極端的狀況,也是提供大家兩個方向思考自己的品牌及服務,確實Facebook觸及率被改到非常差,但觸及互動維持在一定水準的專頁也是大有人在,原因當然很多,但如果只是因為觸及率低而想跳出,可能需要三思。

高曝光=高轉換?曝光多不如打得準,找到你的1%受眾才是重點

raw-image
高曝光量絕對不等於高轉換

有一類的狀況是希望能夠多曝光我的產品,因此開始經營Instagram,談到這類的狀況,我還是傾向先釐清,究竟想要多曝光產品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1. 電商、銷售型平台 →導購
  2. 品牌 →將曝光作為一種策略性的使用
  3. 非營利組織 →曝光去找到對我有興趣的人

簡單將一些狀況列下來之後發現除了第2點之外,其實談到高曝光量這件事情,背後的目的多半不是為了曝光,重點都會被擺在「轉換」。

以導購來說,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把錢投入我的產品上,這應該是所有人都在追求,但為了追求多一個高曝光量選擇經營一個沒人看的Instagram,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嗎?有線上、線下這麼多管道、工具能夠使用,將目光集中在Instagram可能不見得是個好的選擇,除了考量TA是否與使用IG的大宗人口是否符合外,若改以優化統一的入口的UI/UX以提供消費者有更好的購買體驗,會不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

備註:有人會將前期的高曝光作為漏斗來運用,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多半不會另外開出平台,而是搭配廣告投放。

在社群平台各種資訊充斥的狀況下,曝光過多資訊給不需要的人,形同騷擾,有時候反而會增加對品牌的厭惡,因此「精準行銷」、「針對你的TA做出適合的調整」才會是最重要的(實際的執行方式礙於篇幅無法在這邊多做說明)。

以下就用了行銷資料科學文章中的一段,說明精準行銷的概念

1.規劃面:準確將資源投到目標市場;對不同需求,給予對應的商品;找到消費者當下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
2. 執行面:可細分到個人,並直接命中;把產品確實推銷給想要的客群;正確地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顧客。
3. 效果面:可以賣得很好;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效果的行銷。

對於電商而言,真正能夠持續回購的消費者才是首要必須先顧好的,若是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數據,就有機會將這群消費者量化並透過廣告投放將人群擴大找到更多相似的顧客。

對非營利組織、小品牌而言,找到這些真正會幫你口碑傳散、願意參加活動和你互動的用戶,持續提供有用、好康的資訊,適時的引起線下的互動,可能也都是比一味擴大曝光好很多的選擇。

老話一句,最終都還是需要回到你的目的、客群及能提供的服務。

結語

最後,無論是哪種行銷方式,絕對都需要資源與時間的投入,如果從核心開始發現就不符的狀況下,多半都是以壯烈犧牲收場,成為時代的巨輪還是被壓死的小兵常常都是一念之間,當然如果是情非得已、老闆所迫那當然就是不在話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o Chen的沙龍
102會員
79內容數
媒體觀察筆記Media Note 是一系列以觀察現今媒體行銷、網路生態的系列專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被譽為未來十年商業模式的訂閱經濟。訂閱經濟其實不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重新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從刮鬍刀、地板到最常見的影音、娛樂,這個專欄個案探討、現況分析等方式進行討論。
Yo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1/30
找行銷的工作,需不需要考行銷證照? 相信這個問題,許多同行先進都會回答,不需要,因為行銷也是一個講求實戰的工作,有證照並不代表你具備實戰經驗;那新鮮人或是準備要轉職的人呢?我的回答也是「基本上是不用」原因是因為…
Thumbnail
2020/01/30
找行銷的工作,需不需要考行銷證照? 相信這個問題,許多同行先進都會回答,不需要,因為行銷也是一個講求實戰的工作,有證照並不代表你具備實戰經驗;那新鮮人或是準備要轉職的人呢?我的回答也是「基本上是不用」原因是因為…
Thumbnail
2020/01/20
在發想行銷企劃或創意時,我們通常會遇到想破頭也想不到好的企劃或是開會時所有人就面對面、乾瞪眼諸如此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我們發現問題核心是有系統地去發想、思考。
Thumbnail
2020/01/20
在發想行銷企劃或創意時,我們通常會遇到想破頭也想不到好的企劃或是開會時所有人就面對面、乾瞪眼諸如此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我們發現問題核心是有系統地去發想、思考。
Thumbnail
2020/01/08
制定活動行銷計畫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其中又以前三個階段為主:活動預熱-互動-轉換-議題發酵,這個架構主要是配合消費者決策過程而制定,無論是線上線下活動都適用,差異只是在渠道和內容,而每個人的架構可能多少有些出入,但概念上基本是雷同的。
Thumbnail
2020/01/08
制定活動行銷計畫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其中又以前三個階段為主:活動預熱-互動-轉換-議題發酵,這個架構主要是配合消費者決策過程而制定,無論是線上線下活動都適用,差異只是在渠道和內容,而每個人的架構可能多少有些出入,但概念上基本是雷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經營品牌時,通常都會遇到的問題:到底要使用哪些平台? 如果你有研究過這個議題,想必對「觸及率」這名詞不陌生,多數討論這議題的重點都會放在觸及率或是SEO上面。的確,假設使用Meta平台,內容觸及率就掌握在Meta手上,而自行架設網站就要在SEO下功夫。 不過,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思考這個問題。為什
Thumbnail
經營品牌時,通常都會遇到的問題:到底要使用哪些平台? 如果你有研究過這個議題,想必對「觸及率」這名詞不陌生,多數討論這議題的重點都會放在觸及率或是SEO上面。的確,假設使用Meta平台,內容觸及率就掌握在Meta手上,而自行架設網站就要在SEO下功夫。 不過,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思考這個問題。為什
Thumbnail
一個好的 IG 帳號,需要有明確的定位與規劃,才能吸引到對的使用者追蹤與互動。雖然剛開始可能沒辦法想得很明確,或是在經營過程中仍會持續變動與調整,但在初期把以下步驟走過一遍,能幫助你在之後經營事半功倍~
Thumbnail
一個好的 IG 帳號,需要有明確的定位與規劃,才能吸引到對的使用者追蹤與互動。雖然剛開始可能沒辦法想得很明確,或是在經營過程中仍會持續變動與調整,但在初期把以下步驟走過一遍,能幫助你在之後經營事半功倍~
Thumbnail
IG是一個以照片和圖片為主要內容的社群平台,這篇來討論以IG為主要內容經營平台的圖文內容方向設定。
Thumbnail
IG是一個以照片和圖片為主要內容的社群平台,這篇來討論以IG為主要內容經營平台的圖文內容方向設定。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適時調整 facebook 操作策略與適度的運用是必要的,這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品牌建置與宣傳有很大幫助,它也是組織在資源不多的情況之下,可做為低成本、低支出的自媒體平台
Thumbnail
適時調整 facebook 操作策略與適度的運用是必要的,這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品牌建置與宣傳有很大幫助,它也是組織在資源不多的情況之下,可做為低成本、低支出的自媒體平台
Thumbnail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
Thumbnail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
Thumbnail
2020 社群行銷的趨勢已經慢慢從FB 轉移到 Instagram,越來越多企業品牌開始經營企業的 Instagram帳號,如果想要跨入網路社群行銷的行列,那你必須要學會如何經營 Instagram ,今天與大家介紹適合入門者的 Instagram線上課程推薦,讓你輕鬆入門 Instagram經營。
Thumbnail
2020 社群行銷的趨勢已經慢慢從FB 轉移到 Instagram,越來越多企業品牌開始經營企業的 Instagram帳號,如果想要跨入網路社群行銷的行列,那你必須要學會如何經營 Instagram ,今天與大家介紹適合入門者的 Instagram線上課程推薦,讓你輕鬆入門 Instagram經營。
Thumbnail
近期常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要不要經營IG帳戶?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有百百種,因此我覺得從不要的狀況切入可能會簡單一點,但當然內容並不絕對,僅是提供一個參考值。 一般來說,常聽到會想轉經營IG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Thumbnail
近期常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要不要經營IG帳戶?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有百百種,因此我覺得從不要的狀況切入可能會簡單一點,但當然內容並不絕對,僅是提供一個參考值。 一般來說,常聽到會想轉經營IG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