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絕對養得起香港文化產業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香港人絕對養得起香港文化產業

多得黃子華一套戲,黃色經濟圈嘅討論去到文化產業界。


我出生早,有幸見過香港電影賣埠韓國台灣東南亞,文化輸出戰力99999嘅年代。

亦睇住cepa之後影視界只見眼前利益,一步步賣走自己本業,搞到人材資金雙流失然後拍垃圾合拍片最終兩邊不討好被香港人拋棄嘅年代。

一個沒落嘅界別,加速咗跪喺度奶嘅進程。



其實寫作界都有同樣問題。

香港好難養得起全職作家,難到催生咗某啲人去鄰國寫之後奶到雪雪聲嘅怪象。

早幾日我作為評審之一出席天行者徵文比賽,我哋一班寫咗有啲年份嘅就喺度討論:

——我哋要建立養得起自己嘅黃色文化產業鏈。

然後再重新起步向自由世界進發。

呢條係我哋唯一出路。




香港文化沙漠,只係刻意洗腦嘅謊言。

王家衛嘅鏡頭,杜琪峰嘅美學,而家仲喺韓片度見到影子。張小嫻嘅大名,識中文嘅人都聽過。

我細個跟阿爸阿媽入戲院睇早場,全院三線都港產片,早場入座率都過7成。

好多人不求發達,只求做好自己嘅創作,只要生活到,根本冇需要屈膝。

香港人,絕對養得起佢哋,養得起為自己發聲,為香港做軟性文宣嘅文化產業鏈。

難,係難在過去廿年一直俾人掏空、融合。

台灣美國都面對同樣問題,所以佢哋呢兩年開始將產業搬返本國,集中資源喺自己度。

世界大勢就係咁,香港上層俾人鏈住郁唔到,唯有由低層消費開始改變返上層。

只有我哋呢一代人努力,下一代先可以有屬於自己嘅香港文化產業、香港電影、香港小說、香港漫畫等。



最後講返子華,利申先我本身係佢fans,冇炭用睇到識背。

如果佢冇奶,亦冇撐,我覺得咁可以當係啲冇出聲嘅食店——

唔杯葛,亦都唔會特別推薦。
唔需要迫表態,寛容面對就得。


by又曦
新作連載速度由Facebook反應決定,睇最新一集&追稿請到︰http://bit.ly/2U90wzw
===
想聯絡作者?
FB︰@又曦
方格子︰@又曦
matters︰@又曦
IG、medium︰@morning_rays
紙言︰@又曦

avatar-img
8會員
15內容數
︱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愛情散文︱ #長篇小說 #陪朋友去自修室追女神點知女神鍾意咗我 //青春校園戀愛/長篇小說/廣東話/香港故事// 2006年,中五會考前假期,小學起的好兄弟阿堅找我陪佢去自修室,因為佢喜歡上在自修室遇到的女孩。 我想盡辦法幫他接近那女孩,誰知……阿堅的女神,好似喜歡上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導演黃綺琳放棄填詞的夢想,將故事寫成小說、劇本,自資拍成電影,然後將心聲寫進歌詞,最後奪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彷彿是韓劇或是童話小說才出現的故事。前文說過,戲外與戲內的連結,使電影更加吸引。
Thumbnail
因為最近討論度太強了,只有打開臉書就會看有人在討論。於昨天晚上,開了網飛看了一回。 就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的香港黑道槍戰電影,而且和周潤發等級的片子相比還弱了點。評價應該是:還好還好。 大家也都會帶一下:為什麼中國會放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同時造成票房大買呢?大部分的評論是說:中國吸引以此片來形塑
Thumbnail
看慣過去港產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導演黃綺琳放棄填詞的夢想,將故事寫成小說、劇本,自資拍成電影,然後將心聲寫進歌詞,最後奪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彷彿是韓劇或是童話小說才出現的故事。前文說過,戲外與戲內的連結,使電影更加吸引。
Thumbnail
因為最近討論度太強了,只有打開臉書就會看有人在討論。於昨天晚上,開了網飛看了一回。 就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的香港黑道槍戰電影,而且和周潤發等級的片子相比還弱了點。評價應該是:還好還好。 大家也都會帶一下:為什麼中國會放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同時造成票房大買呢?大部分的評論是說:中國吸引以此片來形塑
Thumbnail
看慣過去港產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