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失敗學

看來真的要多練氣一下,太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實在不是好唸書的狀況。


失敗學,這是這幾天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原因無他,筆者親戚對馬總統的施政狀況下了「大環境沒辦法」的評語,雖然這真的是事實,但筆者想不通,為何20080320以前,「大環境沒辦法」就是藉口而非理由。
筆者想了一些東西,才想到一個基本的概念,那就是我們國家的教育,向來沒有教導「失敗學」,我們從小到大所學的、看的、聽聞的,全部都是成功學。
這想法一定有讀者覺得很詭異,拿成功人士的案例不是很好嗎?拿一堆失敗的例子來豈不是打擊信心?的確,筆者的親戚就是這樣在看事情,他認為筆者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很悲觀,那不如躺平認命好了。筆者想不通的是,為何看事情謹慎就是膽怯,悲觀就是失敗?難道面對嚴峻的現實,用不切實際的樂觀面對比較好?
所以,筆者認為這是我們從來沒教人怎麼面對失敗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一個問題,那就是社會上的成功案例,到底是少數還是多數?在釐清這問題前要先分清楚何謂「成功」,在此不能拿郭台銘當例子,那會把事情弄得更詭異。以一般的社會標準,可以白手起家開一間公司、工廠,還能夠賺到不少錢,就算是成功的案例,若是如此,台灣人成功的還真的沒幾個,大體上一百個人中,有三五個可以混到這樣就不錯了。這個數據絕對不是唬爛的,我們去看一下一般企業的雇用人員與高階主管、老闆的比例,平均起來大概不脫10個上下。就算用最最最樂觀的算法,也不可能在一百個人中挑出五十個成功的案例。
咦,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教導我們處理「一般性」的問題,那麼我們應該開課的是「如何面對失敗」,而不是一堆「成功的秘方」、「XXX的12堂課」這種告訴你怎樣作就會成功的鳥書。
其實,我們把成功定義為「把一件事情『從無到有』處理完成」可能更適合,不要虎頭蛇尾也不要狗尾續貂,可以把一件事情從頭辦到完,並且是在非被迫結束下完成,無論結果如何,要做到這樣其實很難。這種事情可不是說,把一台機器開機工作然後關機結束,筆者稱呼的事情可以當作計畫案(project)來看,這個讀者最有共鳴的時代,大概是念研究所的時候,要把一個研究主題從完全不知道,一步步研究、實驗到找出成果,可是要很花時間與精力的。一般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往往虎頭蛇尾,開始投入的熱情很激烈,時間花很多,一旦碰到難題,常常裹足不前,欠缺臨門一腳的勇氣,結果是案子只完成一半,讓人覺得遺憾不已卻必須結束。或者是狗尾續貂,明明案子本身已經處理得很完美了,偏偏又覺得自己可以多作一些,手段偏離目標只為了證明一些有的沒的,最後被人強迫斷頭,覺得自己壯志難伸。
事實上,以我們國人從小到大的經歷,第一次碰到要從頭到尾完成一個案子,大概都是在研究所時候才碰到,大學還可以找一堆藉口pass過去,高中的科展又常常是老師作的比學生勤快,我們重視結果的好與壞,忽略的達到一個結果的過程其實需要訓練與磨練,結果是一堆資優的大學生,講的頭頭是道但要動手實作一竅不通,除了科展秀出來的成果,額外要變一個東西毫無概念。我們的教育根本就沒教一個人思考,往往要到研究所,老師常常不理你,學長忙自己的沒空理你,論文又不能用抄的,為了畢業逼著自己去想辦法,花了一兩年才勉強擠出一篇可以看的東西。
這是不是當事者的錯?不,這是整個教育體制的錯誤。
失敗學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套句托爾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有其相似處,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我們可以改寫成「成功的案例都有其相似處,失敗的案例各有其成因。」
我們是否能夠理解到,成功的要素到底有哪一些?大體上不脫「天時、地利、人和」,三國時代諸葛亮的隆中對,說到底不過就是要劉備認清時勢,天下大勢一方在曹操身上,劉備你能幹的就是找一塊風水寶地,然後勵精圖治培養英才,然後「以待天時」。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當大環境不利我方時該作的事情,培養實力與沈潛待變。拿破崙遠征俄國,相呼應的王宮貴族不知凡幾,數十萬大軍與名將雲集,真看不出俄國的希望在哪,結果敗給了俄國嚴苛的地理環境與氣候,這就是有大環境的加持,但欠缺對地利的認知的失敗案例。至於欠人和的案例多不勝數,幾無聽過人和缺乏還能致勝的例子。
那麼,我們有沒有教導下一代,怎樣去分辨失敗的原因是大環境造成的,還是你自己不夠努力?國際景氣很差是大環境,但怎樣看出一個公司的成敗,是因為大環境太糟還是經營者本身有問題?如果環境還好,人也沒問題,那是否對地理環境有所認知?筆者樓下的便利商店,每天進貨前都會先問問街坊鄰居,確認早餐店有沒有開門,如果明天休息,那就要多進一倍的早餐,如果是對街的便當店休息,那就要多叫幾箱便當。這些事情作久了,一個新的競爭者想要打進這塊市場,就必須要能夠比他更瞭解當地的環境。換言之,今天一個案子推不出去,是因為天時太糟,還是地利不熟,抑或人不和?我們有沒有教育過或是受過這方面的教育?
答案是沒有,光看我們現在政府官員,出任何事情都是「虛心檢討」、「聞過則改」、「會再努力」這種鳥話就知道,連知識菁英跟高官都搞不清楚狀況,更別提一般老百姓。你要檢討是要檢討什麼?你要改過的地方到底是哪裡?到底是哪一部份需要努力?這種虛幻的口號就別提了,以一間公司的經營來說,如果接單狀況不良是因為業務整天出去打混,該跑客戶不跑,天天上號子看股票,那當然是把他開除。如果不良的狀況是因為交貨時間屢屢延遲,那麼就要看看是不是生產線有異常,異常的原因是機械問題?如果是的話,是因為保養維護不當?是的話,原因出在人員保養動作不確實,還是機械老舊?如果是保養不確實,那這是因為員工打混摸魚該作不作,還是他一個人被當十個人用,根本就沒心力做好?打混摸魚就是記過處分嚴重開除,人力資源匱乏就是找其他部門支援或是徵人。
這些都是失敗(接單狀況不好)的原因,但總不能用一句話(我們不夠努力)帶過吧?
很不幸的是,如果這些事情牽涉到的是技術層面,那還好解決,但通常是遇到面子等問題,根本解決不了。例如你投了「台巴子縣」立委「躺著幹」一票,他選上後就是天天躺著幹,別說問政成績,連去立法院簽字都沒,但他選舉的時候都說「台巴子縣民請投土生土長的台巴子『躺著幹』,那個『跑著幹』雖然能力很強問政認真,但他老爸是外國人,沒資格當選」,你因為跑著幹的老爸不是台巴子縣民,就把票投給躺著幹,結果幹的全縣怨聲載道也無怨無悔。問你為什麼就是要投躺著幹?答曰「他能力不錯,只是大環境不好。兩個蘋果都很爛,都一樣」。這很好笑嗎?不,多數台灣人都是這樣在投票的。
我們有沒有去想想,為什麼我們要替政治人物找一大堆藉口?這說穿了,就是自己面子掛不下去,在台灣要一個人承認他投的人有問題?那可真難。所以陳水扁都被羈押了,到現在還有一堆人說他沒污錢,馬英九幹的有夠爛,劉兆玄是有史以來最差的院長,還是有人替他們緩頰解套,說這都是大環境的問題。
真的嗎?說到底,不過就是自己不願面對自己的無能罷了。
這到頭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面對失敗,當我們發現自己所託非人,但是要承認自己眼光很差、程度很差、知識很差,實在太痛苦了,找藉口來說服自己比較快。
真的很差嗎?確實很差,筆者見過太多一點國際概念都沒有的人,天天談論國際關係,連克勞塞維茲的摩擦概念都不瞭解的人,在那邊高談怎樣運籌帷幄。說個很難聽一點的,談這些的人自己有斤重啊?如果我們翻翻歷史,愛迪生幼時家裡絕對不窮,他本人也絕頂聰明,在門羅公園的歲月中,有數位合格科學家陪他一起研究發明,徹底去翻閱愛迪生的事蹟,會發現他本人的資質與努力固然是一大要因外,在那個自由的年代提供了發明家絕佳的機會也是事實。今天有多少人有相同的資質,也同時有相同的機會?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沒沒無名的度過這一生,我們的教育是否有教育我們如何面對平淡?
坦白說,沒有。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都在教育小朋友「只要你努力就會成功」這種根本錯誤到極點的概念,「不努力絕對不會成功」這句話才是正確的,但積極與消極的意義卻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學習面對失敗,作了十件事情,通常有九件會失敗,但只要一件成功就往往可以補回失敗的一切,但這成功容易來嗎?往往是從失敗中學習教訓,瞭解自己的不足,明白環境的狀況,一步步培養出真正的眼光的實力。更常發生的是,當你失敗了九次,第十次就要成功了,卻因為銳氣盡失而放棄。這就是我們沒有學習面對失敗的後果,如果我們可以坦然的面對失敗,那麼我們可以更深刻的檢討自己的缺點,深入的理解大環境的趨勢,更可以冷靜的思考與判斷下一步的方向,若可以冷靜的面對失敗,那麼就會清楚的認知到失敗的理由,就不會因為幾次打擊而喪志。
我們的教育有這樣做嗎?印象中好像沒有,筆者還是到了研究所才被徹底打擊自尊的,畢竟在實驗室中只有數據與資料,只要經過嚴謹的控制與實驗,沒有被污染或干擾,那麼出來的結果是黑還是白並不重要,就算出來結果跟預測不合,也總是知道某個方法無用。
最怕的是預設一個結論,實驗不出來就去想辦法製造結論。這不就是活生生的先預設某一位仁兄是救國救民的政治家,當他顯示出他多白吃與無能後,就想盡辦法找理由解釋他並非無能而只是大環境不好一樣嗎?
撇開政治不談,我們確實很欠缺面對失敗的學習,一件事情作不好有太多的原因,很少事情是可以簡單被解釋的,一個客戶跑掉了,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價格不好、服務不週,也可能是對手的服務更好、價錢更低,也有可能是客戶的業務、廠務被對手請去喝花酒、拿回扣,總之原因要先找出來,才能針對問題進行改善。但筆者所見,太多人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最最最單純,單純到近乎白吃的解釋,例如「那個業務心胸狹窄看我不爽」或者是「我們盡心盡力但是客戶太笨不懂」。這也許都是事實,但都需要進一步分析與檢驗,而不是自認找到原因,就下結論然後結束。
總之,成功學不需要教,成功的道路雖然很曲折但往往只有一條,失敗學才需要教,因為道路往往千絲萬縷,找出正確道路的機會微乎其微,除錯的實用性還比較大。期望一發命中,那不如買彩券作夢比較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