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影評|《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凝視「另一個天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 / 2019 / 法國、卡達、德國、加拿大、土耳其、巴勒斯坦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電影海報。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電影劇照。
第一次接觸伊利亞蘇萊曼的作品,感到的是銳利和荒謬,他洞察得宛如紀錄,紀錄得不可思議。電影由導演伊利亞蘇萊曼親自詮釋,序章即是段幽默事件的產生,原該正經的宗教朗誦遭逢意外阻絕,竟伴隨毫不在意的話語度過;接著他瞧見鄰居侵犯果園,冷漠不語的扁起嘴、挑挑眉,像是家長發現在偷吃甜點的孩子似的。才發現,開場短短十分鐘內,導演已將影片輕巧定下「不正經」的基調,同時加上「不參與」的註解。
出生自拿撒勒的伊利亞蘇萊曼,正對處至模糊地帶的故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感到疑慮,因此原文片名「It Must Be Heaven」,正所謂追求心中天堂,追尋歸屬、認同和家國定義。旅行從拿撒勒開始,接連是巴黎、紐約,他將所見所聞以克制不過地鏡頭語言做下記錄,再使用對稱、冰冷卻帶有一絲幽默的觀點呈現,乍如互動式藝術展令人感同身受又深感諷刺。他像是旁觀者,看著各種光怪陸離卻無法改變,我們又如第二層局外人,不斷地受到那溫和的試探。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電影劇照。
相信在你我的成長過程,我們曾嚮往過來自影劇、網路、言傳而來的繽紛世界,也曾埋怨為何自己只能侷限於舒適圈內,但誰曾思考,光鮮亮麗的城市底下是解決不完的貧富差距,日新月異的國家裡頭是得備槍自保的衝突焦慮。在這97分鐘的旅途之中,導演彷彿不斷在暗中提示,世界一體、世間中立,其實一切是相通的,只在於你是如何看待。
遠至家國,近至個體,從以巴衝突到座椅爭奪,除了表層的荒誕和譏諷,在這部氛圍淡漠且舒適的電影裡,卻不著痕跡地受到人文關懷的填滿,而那看似處處玩味的解讀也正是伊利亞蘇萊曼對於世間抱持的印象與觀感。最終是否尋見天堂?答案交由觀眾答覆。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電影劇照。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0.03.06
台灣代理片商:繁盛映畫 WildGreenFilms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改編書籍的《生命中的燦爛時光》題材不算出眾,甚至可說老調重彈,然而難以複製的是那純粹且悸動的青春刻畫,彷彿時光回朔般的怦然動心。
《這樣不OK》會是部平穩而流暢的娛樂作品,它集結YA片的青春元素,少了粗糙的既視感,且帶來具有疑慮的單季結尾。
而你,在離開我之後還停在原點;而我,在離開你之後不斷往前飛。轉眼之間,我的世界,一步一步越走越遠,一念之間,想對你傷害我的一切說聲,謝謝⋯⋯謝謝,再遇見。
相較《吉娃娃羅曼死》、《再見了,唇》、《熱情花招:當女孩遇上男孩》,掙扎其實不多。《殺不了的他與死不了的她》文本立體在自然以及純真,有些不見的情緒卻能因觀者生活經驗而產生內化,進一步釀造加倍且廣闊的酸甜滋味,彷彿自身其中。
紀錄片將聲音工作比喻成管弦樂隊,從取樣、擬音、對白剪輯、演奏、配樂到混音等,一再解剖幕後工作者的專業與矛盾,同時不乏以影片例證說明音效賜予影像傳遞的重要性,使它擁有滿足影迷卻不嚴肅生硬的教育內核,可說是認識電影音效的入門指南。
導演以回憶及角色心理展開故事的選擇更偏向觀眾的經驗共鳴,自我沈溺是成功的關鍵,卻也是疏離的原因。若說李安將技術成為電影與現實之間的鑰匙,瓊安娜霍格則是以現實重塑劇情長片的樣貌,不易進入,但獨具魅力。
改編書籍的《生命中的燦爛時光》題材不算出眾,甚至可說老調重彈,然而難以複製的是那純粹且悸動的青春刻畫,彷彿時光回朔般的怦然動心。
《這樣不OK》會是部平穩而流暢的娛樂作品,它集結YA片的青春元素,少了粗糙的既視感,且帶來具有疑慮的單季結尾。
而你,在離開我之後還停在原點;而我,在離開你之後不斷往前飛。轉眼之間,我的世界,一步一步越走越遠,一念之間,想對你傷害我的一切說聲,謝謝⋯⋯謝謝,再遇見。
相較《吉娃娃羅曼死》、《再見了,唇》、《熱情花招:當女孩遇上男孩》,掙扎其實不多。《殺不了的他與死不了的她》文本立體在自然以及純真,有些不見的情緒卻能因觀者生活經驗而產生內化,進一步釀造加倍且廣闊的酸甜滋味,彷彿自身其中。
紀錄片將聲音工作比喻成管弦樂隊,從取樣、擬音、對白剪輯、演奏、配樂到混音等,一再解剖幕後工作者的專業與矛盾,同時不乏以影片例證說明音效賜予影像傳遞的重要性,使它擁有滿足影迷卻不嚴肅生硬的教育內核,可說是認識電影音效的入門指南。
導演以回憶及角色心理展開故事的選擇更偏向觀眾的經驗共鳴,自我沈溺是成功的關鍵,卻也是疏離的原因。若說李安將技術成為電影與現實之間的鑰匙,瓊安娜霍格則是以現實重塑劇情長片的樣貌,不易進入,但獨具魅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延伸出對文溫德斯企圖通過一段看似美好的生活剪影,隱藏角色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浪漫化的眼光,描寫僅存於導演虛幻夢境、現實中從未存在過的生活看法。 當導演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平山,並將自我的觀察傳達與觀眾,平山真正的想法最終無人聞問。電影所呈現的「完美日常」,終究只是導演意志,與藝術選擇的展演。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敘述主角在離婚後周遊世界的經歷,分別到義大利、印度和峇裡,透過吃、祈禱和愛,尋求快樂、平靜和平衡。本片探討了美食和快樂的關係、祈禱尋求平靜的過程,以及愛情與內心平衡的挑戰。
時隔2年多,眾所期待的《沙丘:第二部》如願登上大螢幕,我也終於有時間去看這一部超級大作,我先說結論,超~級~好~看~,對比上一部,《沙丘:第二部》更加進化,不論是劇情的推進或是氣氛的鋪成都處理得比上一集更加成熟,動作戲的部分也是血脈噴張,讓人看完直呼過癮,導演丹尼·維勒納夫證明他也是可以拍出史詩級大
Thumbnail
準備好皮衣和行囊,進入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的獨特世界,換腦重生,享受、遊歷、成長,探索如何”生而為人……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改編自前世界級彈簧床錦標選手丹 · 米爾曼( Dan Millman)半自傳小說,於2006年首映,影響全世界許多人的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Peaceful Warrior),去年6月再次於台灣上映,如果你從沒看過這部電影,不妨去購買DVD,親自去觀看感受,必然能得到更多的啟發。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黑暗中不間斷的鈴聲,女子穿過了走廊來到房間接起這通電話,電話另一頭發出了男子的笑聲,他反覆說著:「太可怕了,你還在笑。」男人的回應帶來了駭人的驚恐,對比女主角無法出聲的處境,這場夢正是女主角現實中經歷的惡夢。這名女子是奧地利女詩人英格褒巴赫曼,她和瑞士劇作家馬克斯弗里施發展出遠距離戀愛,分隔兩地的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延伸出對文溫德斯企圖通過一段看似美好的生活剪影,隱藏角色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浪漫化的眼光,描寫僅存於導演虛幻夢境、現實中從未存在過的生活看法。 當導演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平山,並將自我的觀察傳達與觀眾,平山真正的想法最終無人聞問。電影所呈現的「完美日常」,終究只是導演意志,與藝術選擇的展演。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敘述主角在離婚後周遊世界的經歷,分別到義大利、印度和峇裡,透過吃、祈禱和愛,尋求快樂、平靜和平衡。本片探討了美食和快樂的關係、祈禱尋求平靜的過程,以及愛情與內心平衡的挑戰。
時隔2年多,眾所期待的《沙丘:第二部》如願登上大螢幕,我也終於有時間去看這一部超級大作,我先說結論,超~級~好~看~,對比上一部,《沙丘:第二部》更加進化,不論是劇情的推進或是氣氛的鋪成都處理得比上一集更加成熟,動作戲的部分也是血脈噴張,讓人看完直呼過癮,導演丹尼·維勒納夫證明他也是可以拍出史詩級大
Thumbnail
準備好皮衣和行囊,進入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的獨特世界,換腦重生,享受、遊歷、成長,探索如何”生而為人……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改編自前世界級彈簧床錦標選手丹 · 米爾曼( Dan Millman)半自傳小說,於2006年首映,影響全世界許多人的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Peaceful Warrior),去年6月再次於台灣上映,如果你從沒看過這部電影,不妨去購買DVD,親自去觀看感受,必然能得到更多的啟發。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黑暗中不間斷的鈴聲,女子穿過了走廊來到房間接起這通電話,電話另一頭發出了男子的笑聲,他反覆說著:「太可怕了,你還在笑。」男人的回應帶來了駭人的驚恐,對比女主角無法出聲的處境,這場夢正是女主角現實中經歷的惡夢。這名女子是奧地利女詩人英格褒巴赫曼,她和瑞士劇作家馬克斯弗里施發展出遠距離戀愛,分隔兩地的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