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雜談│錢是否定義了存在的意義

前言

這個問題毋庸是庸人自擾,存在的意義如果被金錢所定義,那人生豈不是無聊至極。可事實並非如此,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生存,被迫遵循這個法則的我們,一定會不由自主的被定義。既然如此討論這個話題又有甚麼意義呢?這篇文章並非提出解決方案,而是希望拋出議題,請讀者思考自己是否陷入了這樣的二元思考中?是否在無形中被定義了?又該如何跳脫出框架呢?

「斜槓」反映出了「專業領域的低薪問題」

低薪問題已經是這個社會默認的事實,在低薪的環境中,人們不得不多學會許許多多的專業技能,靠「兼職」賺取額外收入。多少年輕人應徵了文書處理的工作,私底下去要學習平面設計、影像剪輯、粉絲專業管理,甚至要會幫主管帶小孩。因為種種原因發展出了「斜槓」一詞。
可「斜槓」背後反映的是社會低薪的問題,如果只靠一個專業技能就養活自己,誰會想要被迫斜槓呢?因此,在學習專業領域的過程中,任何人都能十分容易的觀望到這些行業的天花板,被迫察覺未來的路狹小無比。
然而「斜槓」的職業不外乎是平面設計、影像剪輯、文字工作者、劇場工作者、音樂家、作家、插畫家、圖文作家、YOUTUBER...等文化輸出產業,這些文化輸出產業多半需要極高的專業能力,都不是一時半載能訓練出來的。可是這個社會卻又無法支付相對應的薪資,導致「兼職」在這些行業中形成不健康的「常態」,久了就形成了「斜槓」。
支撐這些斜槓持續從事這些工作的最大動力,往往依靠著「熱情」二字。而許多人投身斜槓的原因也都是因為如此,是對這社會的抱負或報復,想改變的覺醒青年,在還擁有這份熱情時,改變社會。

被金錢定義的職業們

我們就是在這裡面的人,怎麼可能不被定義
在這裡沒有要直接拋出「社會對不起這些職業」的這種說法,我也認為每個工作都具有其意義,任何人因工作付出的努力都是必須被肯定的,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存在的。
可是,世界上的職業百百種,一定會有某些職業在「自由市場」的機制下,無法成為高薪職業,甚至是平均薪資的職業。如果我們說「工作權」等於「人權」,那在「工資不平等」與「貧富差距」的情況下,「工資」的價值以間接反映出「工作」的價值,那是否就可以解釋為「人權」上面的不平等。
在被定義的同時,更有許多人選擇否定這個現象,以「個人價值」去換算「薪資不平等」造成的社會地位的不平等,以一種精神勝利法的概念,去適應環境。在這個換算的過程,不就是被定義的結果嗎?而這種結果,也在無形之中造成許多族群、價值觀的對立,也間接造成社會的對立。
所以,我們就是在這裡面的人,怎麼可能不被定義!

不被定義的「我是誰」

被金錢所綑綁的存在,是把目光投射在金錢上面
哲學上「我是誰」這個議題,由一百個人所回答會得到一百個不同的答案。
人類活著就是不斷的對世界展開探索與驚奇,那會讓人們找回一些人性,甚至接近神性。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什麼是幸福」。在追求幸福時,有些東西只不過是為了達成其他目標的手段,比如金錢、權力與財產,若把這些手段視為最後的目標,無疑是離幸福越來越遠。然而我們追求幸福,並不是為了透過幸福,來達成什麼其他的標的──幸福本身就是目的。
所以在問「錢是否定義了存在的意義」的同時,要先問自己「是否將錢與幸福畫上等號」。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必須先問自己「我是誰」,我們必須先覺察這一切,覺察自己的思考模式與心靈的富足感是否被金錢所綑綁,發覺之後才能跳脫出框架,找到自我。

生存與生活

在談「存在」這件事的時候要先思考一個問題,這個的「存在」是指「生存」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活著,勢必會按照社會的法則過活;不能闖紅綠燈、找工作時必須體檢、要擁有銀行帳戶才能進行薪資轉帳…等。這些看似最簡易的邏輯規則,事實上,在社會中有許多人是無法達成的。因此這些人們在社會中「存在」的意義,就變成了「生存」的意義。最後這個意義便會自動替換成「金錢」。
若是如此就無法擁有「生活」了嗎?其實答案非常簡單,就是轉念。「轉念」一詞聽起來簡單又俗濫,卻有許多人做不到。

幸福是「屬己」的
我們在工作之餘、閒暇之餘,有許多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也擁有一種特性,那就是「屬己性」。這種屬己是特別的,是一種接近人性或是神性的滿足。必須把握住這屬己的時刻,好好的去思考「我是誰」。把存在的意義留給自己,若是真的找不到「意義」,那就先找到「有意思」的事物,在找「意義」。也許就可以知道「我是誰」了。
————————
————————

聯絡資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