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臉書上的朋友間起了囤貨還要比價與在24小時超商仍貨源充足的情況下囤貨必要性的討論,再次提醒我這個好久沒想起的事實:街道上密佈24小時超商的生活已經離我遙遠。
英國不像台灣處處都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我覺得這很好,畢竟台灣很多便利都是對另一群人的壓榨而來,但在台灣生活將近一輩子,很多習慣是已經反射性刻進骨子裡的,我常常會忘了超市通常早上七點才開始營業這件事。
在台灣時我住在一個被稱為鄉下、什麼活動都輪不到的城市,客運因此成了我的好朋友;我會搭凌晨五點左右的客運到大城市去,或是參加活動或是看戲看展,乘車處旁的便利商店是我上車前一定會光顧的地方,在那裡買了早餐與飲料,上了車吃飽喝足後還能在下車前小睡一下。後來我把這個習慣帶到英國,好幾次一大早天還沒亮,要去趕車或趕飛機前先到住處附近的超市,漆黑的招牌一次一次提醒我營業時間會在好幾個小時後。
有次早上也是要趕車,想著要去住處附近的超市買個法式巧克力麵包當早餐,到了門口後才想到超市要八點才會營業,這問題不大,看了看手錶離八點還不到五分鐘,是不是直接在門外等開門就好了呢?正當我思考著的時候旁邊路過的上班族好心停下腳步安慰我別擔心、超市就快開門了。後來我等到七點五十九分,店內依然漆黑一片完全沒有任何人影,想著應該不可能準時開門,而且就算準時開門,空蕩蕩的麵包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麵包可以讓我買,倫敦是很大的,漫長的路途與轉乘,每一個點多花上的時間就會累積成後面的大遲到,於是我果斷決定不買了。
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想念起台灣24小時便利商店的好,至少不需要在漆黑又冷的早上餓肚子。不過這樣的生活環境也讓我學會了事先規劃,會在前一晚是先將隔天早餐準備好,也會提前思考自己需要的食材,而不是滿街都是便利商店太過便利的環境中需要什麼才買什麼、或是邊逛邊想自己要什麼的隨意。
列出購物清單,為接下來要吃的內容事先準備,把原先在便利商店中閒逛的時間拿來做其他的事,我覺得這樣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