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於2019年由公視出品的社會寫實劇,由導演
林君陽執導、
金鐘編劇呂蒔媛執筆,前者的代表作是《愛的麵包魂》,後者更是《誰先愛上他的》金馬獎提名編劇。故事描述兇手李曉明在兩年前於戲院掃射,無差別攻擊造成了9人死亡,和數十人重傷,即便最高法院裁決了死刑定讞,辯護律師王赦還是想要了解李曉明的犯罪動機,不斷的求情上訴,因而遭受被害家屬的潑糞、連帶的妻子和小孩都遭受鄉民威脅。
而「品味新聞台」的編輯主管-宋喬安,既是這起事件受害者也是新聞工作者,兒子的罹難讓她遲遲無法面對自己的傷痛,加上同為媒體工作者的老公不贊同自己的理念,女兒又進入了難以溝通的叛逆期,宋喬安用酒精和雷厲風行的主管風格來麻痺和捍衛自己,佯裝堅強的她,最後一防線居然被李曉明的妹妹,同時也是自己的下屬,李大芝給打破了。
意外得知李大芝的真實身分,宋喬安選擇了媒體獨家,揭開報導因為李曉明兇案,隱藏多年的李家一行人。就在李大芝聲聲控訴媒體殺人的同時,宋喬安將受害者家屬的身分擺在李大芝面前,到底揭露受訪者隱私到什麼程度是屬於媒體的公權力範圍呢?
......以上只是1~6集的部分內容,真的是部分,我還沒提到李大芝的房東應思悅,和她那個患有思覺障礙症(人格分裂)的弟弟應思聰。這麼一說,精神科醫師-林一駿,和他老婆同時也是宋喬安的妹妹,加應思聰的社工輔導師-宋喬平,也沒提到呢。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所以會在台灣造成這麼大的轟動,我覺得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十元編劇真的很敢挑戰爭議性內容,這部戲看似在講死刑犯跟精神犯的議題,但延伸出去講了更多媒體陋習、公民正義、創傷修護、夫妻之道。以上只是我看到的幾件事情,可能你們看見的更多,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討論,由於製作人說這部戲的核心概念是:去標籤化,我就想,不如我就針對這部戲裡的幾個大標籤,來一一分析我看見的問題,順便把這些標籤給拆了。當然就算是這樣也不能完整的好好講完這部戲,所以還是很推薦沒看過的先去看看,不會後悔啦,信我。
第一個顯而易見的標籤#惡
惡這個關鍵字幾乎貫穿整部戲,從受害者家屬到網路群眾再到司法媒體,每個人都拿刀霍霍,想要加害者血債血償。所以當王赦站出來替這些死刑犯辯護,群眾自然把矛頭轉向沒有獄警保護的律師,甚至鍵盤正義不斷的恐嚇威脅騷擾,不只是律師本人,連帶著律師的家人也一樣,當然絕對不能放過受害者家屬,亞洲都是以家為單位,古代就有誅殺九族,現在只追溯到爸爸媽媽和妹妹,已經算是客氣了。
我先場外提個在另一本書上看到的故事,有個爸爸在假日的時候帶著妻小出門,女兒在後座的嬰兒椅上嘻笑,老婆肚子裡還有三個月大的嬰兒,娶妻前生子後的他,剛買了新房,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一家人和樂融融,看似美好的未來,就在一個綠燈轉紅燈的瞬間,他沒看到後照鏡有台摩托車從視線死角處轉彎,碰的一聲,一個剛準備要從護校畢業的女孩,就這麼香消玉碎。女孩的爸爸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指控另外這位父親是個殺人兇手,你覺得這位父親是惡人嗎?
我們對於惡的定義太過簡單,殺人償命,從沒想過要搞清楚背後的行兇動機,反正他就窮兇惡極還有什麼好講的?但《罪與罰》裡有說過:
「犯罪是對社會組織一種不正常現象的抗議,如果組織正常,一切的犯罪行為就會消失殆盡」
王赦至始至終都不是在捍衛死刑犯的生命,而是他的人權,
他們該死,但也有一個把話說清楚的權力
在還沒有搞清楚為什麼他們選擇犯下這個兇案,就輕而易舉的抹殺掉他們的生命,只是為了要平息眾怒,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更多李曉明。
第二個標籤#受害者家屬 #被害者家屬
我想這兩個標籤誰都不想被貼上,這兩個標籤的共通點除了家屬這兩個字,同時還有另一個隱性沒說出口的,他們都是心碎害受傷的人。不管是受害者家屬的傷心、還是被害者家屬的自責,很多時候受害者家屬也會伴隨著自責的成分,這一點在喬安這個角色身上完整表現了。
家裡出了一個殺人犯,是否意味著爸爸媽媽不會教?
出現了一個問題,歸咎於教育,最快也最方便,同一時間,受害者家屬會不會變成加害者、被害者家屬會不會變成受害者?我想我們該去注意的問題是,不管這兩個標籤被貼上哪一個,仇恨和憤怒接踵而來之下,有沒有人看見真正的核心問題?
木已成舟,不要再去傷害更多無辜的人,報復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人停在原地,注視失去而且永遠回不來的過去。
第三個標籤#媒體公權力 #言論自由
這一點很有趣,尤其自己也是做媒體的...恩,算吧?我算媒體吧?台灣很幸福,我們享有言論自由,上傳youtube的影片不用透過人工審核,原則上想講什麼就能講什麼(雖然不見得可以營利就是了)。做媒體會被挑戰資訊正確性,相對的也賦予媒體探究真相的公權力,但這個底線到底能跟到哪裡?
當李大芝失聲高喊著:媒體殺人,我覺得就已經踩了媒體最後一條底線,又或者只是聊聊天、吐吐苦水,隔天所有的內容都在雜誌上出現,這種煽動網民、輿論的力量,做媒體的都很清楚有多可怕。
劇中有個橋段對比很有趣,一樣的戲院,一樣的情節,國中生拿著刀高喊李曉明萬歲,隨機砍傷7個人;楊媽媽錄了一隻聲淚俱下的影片,我的兒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沒報導,他有輕度智能障礙和情緒障礙,難道錯的就是我兒子?!然後帶著小孩自殺,群眾一片激昂,控訴媒體殺人,打電話罵爆新聞台。
讓我對這一段愚昧的發個提問:
是不是國中生自己高喊李曉明萬歲?是
他是不是砍傷了七個人?是
他在學校受到霸凌老師有沒有處理?沒有
所以李曉明和楊同學的待遇差了這麼多,基本上只差在媽媽會不會錄影片?恩...
媒體的力量不見得單純指新聞平面,現在已經是人人都可以當自媒體的時代了,在資訊流通快速的現在,台灣又有喜歡分兩邊的文化習慣,非黑即白,或綠或藍,韓與不韓。覺得楊媽媽好可憐,我們打爆新聞台,都是新聞台害他們要去自殺,是嘛?
今天如果他們不自殺,輿論還會不會站在他們那邊?受到霸凌有精神創傷,不等於給他權力砍傷人,沒人再去追究楊同學的家屬還有個原因,他沒砍死人,而李曉明有,但他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李曉明的死是司法正義不是自覺。前者好可憐好委屈,後者好可惡好殘酷,會嗎?
我不知道,在我眼裡看來,當他高喊萬歲的那一瞬間,他就已經站在惡的那一方,無論有多可憐、多委屈,都沒有給他傷人的權力,言論自由洗白了楊同學一家,不過,選擇一了百了的他們也不需要了。
第四個標籤#精神病 #先入為主
我當時一看到思覺失調症,一秒想到一部我很愛的電影《美麗境界》,簡單講就是一個真正的數學天才,罹患了同樣的疾病,問題是他每次只要服用藥物他就無法算數學,藥物限制了他的能力和極限,所以他選擇了不服藥,他的妻子給他力量去面對過去他信以為真的世界。
思覺失調又名精神分裂,病人很難有病識感,當你相信你看到的事情都是真的,縱然有千百人跟你說是假的,但看到就是看到了啊,眼見為憑啊。以人格分裂為主的電影不少,但是大多都把精神疾病拍得很殘酷冷血,這其實很大一部份導致我們對於精神疾病患者有點先入為主觀念,也因為一般社會大眾確實對精神疾病了解不多,往往聽到憂鬱症、躁鬱症就已經很不得了,嚴重點甚至會驅趕他們。
書中有一句是病友跟演員分享的真實對話:
「其實我們不會攻擊別人,通常都是別人來招惹,才有一些失控的情景」
大多時候表現出害怕和不理解,對他們也是一種傷害,社會需要多一點理解和包容,不管對誰都一樣。
其實這整部戲看下來,我以為我最欣賞的是喬安,結果我最愛的是她的襯衫,真的每一件都好燃,劇組真的不開放代購嗎?還好沒代購,天啊。但其實後來我發現我默默地愛上應思悅,我無法想像這個女人的心理素質到底有多堅強,爸爸心臟手術開刀、弟弟精神分裂,未婚夫不但是個媽寶還是個自私的渾蛋。她沒有從頭到尾佯裝堅強,還是有脆弱的一面,可是她該硬的時候絕對不會軟,除了崩潰的時間以外,其他都是面帶微笑,她覺得「笑開來,好運就會來」。
看似一個聖光開滿的聖女,其實是很努力很獨立的女孩,裡面她爸爸和她對話的一段對白,我真的是在電腦前拍手叫好。
應爸:你跟小凱六年,難得他到外地這麼久都沒變壞,對你是真的有心
思悅:我一個人這麼久,也沒變壞,逢年過節還要幫他孝敬父母,他就難得?我就應該?
馬上搜尋她的IG,先加一波,當然我相信很多人都被我老公吳慷仁迷得不要不要的,這次他在飾演王赦上用盡全身力氣,我想的是全民有目共睹,當他強忍著傷痛走出大門,說離婚協議書他會準備好,讓我差點忘記這只是一齣戲。
對,這終究只是一齣戲,但他要傳達的不只是10集內容,哭完就沒事了的劇本,更多讓我們深思反省的內容。
當我們在網路上輕而易舉地下判斷,敲打鍵盤,選擇認為正確的一邊站好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無形之中,其實我們也在身上貼了一張加害者的標籤呢?
這本《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劇本,除了可以完整看到製作人、導演、編劇、演員們的心情,還能看到很多被導演刪減掉的編劇OS,劇本對話中有不少讓我會心一笑的地方,是看劇沒能看到的小細節,倘若你真的是戲迷,這本真的很可以收。
我是NeKo嗚喵,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幫我分享出去給一樣喜歡《與惡》的朋友,因為影片長度,我一定漏講了很多東西,也許找時間來開直播補一下?我覺得這部戲的夫妻相處也滿值得一提的,那些我沒想到,沒講到的,就在影片下方留言給我吧!我每個星期二晚上八點,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好書給你,那麼我們下周二晚上八點再見嚕,大家掰掰。
📚書籍資訊📚 標籤讓人恐懼,標籤讓我們始終無法理解人性。
每個人都有苦衷,每個人都有犯下錯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