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之國-尼泊爾(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趟尼泊爾之旅(2019年4月),最難忘的應該就是清晨山村的日常一景。


Friendly Trekkers Homestay,位於博卡拉車程一小時的 Barang村莊

Friendly Trekkers Homestay,位於博卡拉車程一小時的 Barang村莊


清晨六點半,揹著背包和友人,隨著嚮導正要從他家的民宿(homestay)離開時,看到鄰戶一位少女,蹲在爐火前沉靜的模樣,如同這個還未甦醒的村落。我們踩著石階下行,一位小學年紀的男孩背著材薪迎面而來,我們用namaste一面黏住相遇,一面撕開了離別。導遊叫了車,陪我們坐回博卡拉(Pokhara),我們要搭長途巴士到加德滿都,導遊要回博卡拉郊區的旅遊公司。為期三天的普恩山山徑健行(Poon hill trekking)加一天的在地山村生活微體驗就此劃下句點,剩下兩天,一天搭車,一天走訪古廟。


五天前才剛到尼泊爾,轉眼旅途近尾聲。第一天下飛機後搭車直奔加德滿都,海拔一千四百公尺高的首都,位於群山環繞的谷地之間,車行揚起的泥沙塵土,也令不少當地人戴著口罩,或用手矇住口鼻,更是外來遊客難以磨滅的初始印象。即便如此,旅人好奇心總是滿的,異國人事物樣樣新奇,處處吸睛,但孩子總是最容易佔據我的視線。民宿下塌後,到街上閒逛,突然雷聲大作,雨下了起來,友人見一雜貨店有一男孩正煮著奶茶,入內點了兩杯,順便躲雨,茶味濃郁,我們都再點一杯。觀光模式尚未全開,在地頻道卻被觸開,我卻還沒準備好。

加德滿都停留一晚,隔天隨即搭往博卡拉的長途巴士,路程約三百多公里。車子行經都市、市郊,民房多為五顏六色,二至三層樓高,隨處可見人力蓋房的施工景象,少少的鋼筋,堆疊的紅磚。離開谷地後,車子在山間繞行,突然聽到對向卡車發出如小號般喇叭聲,配上車頭、車身絢麗的裝飾,上頭霸氣的貼著Road King、Speed Control,我不停的低聲驚嘆,此應屬我的第一個尼泊爾文化衝擊吧!多彩的顏色,身著傳統沙麗的女性、建築物與卡車,都是絢麗斑斕的大片顏色,形成我對尼泊爾的最初視覺印象。


有圖有真相

有圖有真相


在台灣習慣在上學、工作前吃早餐,上巴士前匆匆找了一間雜貨店,買了一包透明包裝袋上蓋上一層灰沙的麵包,儘管肚子有點餓,但沒辦法洗手,實在不敢貿然食用。車行三小時後,在一間河邊餐館停車,朋友跟我說,早餐時間到了,公車服務員說休息半小時。車上乘客多是西方面孔的遊客,少數南亞人面孔,大家進入餐館,排隊自行夾入一盤一盤的食物(很像buffet),已來過一次的友人說尼泊爾的食物跟印度差不多。


旅程太長,時間太短,就跳到抵達博卡拉後,和響導見面這一幕說起。我在背包客棧上的論壇看到網友推薦Friendly Trekkers Adventure 的響導Kabic ,該文寫他是個休息間會把小說拿起來閱讀的人,也會跟你聊歷史人文。的確是我的菜,於是和旅伴討論後,決定就是他了,我們估計行李不多,就不請揹工,也省錢。 行前的聯繫仰賴通訊軟體whatsapp,Kabic跟我們約在客運終點站碰面,他的體型精瘦不高,嘴唇上方留著鬍子,年約25、26歲,已婚。我們在下禢民宿詳聊接下來幾天的行程,他就騎車離去,忘了說,可是帥氣的檔車呢。


隔天有司機載我們到他的公司,我把健行用不到的東西擱著,包括一本厚厚的小說(著實猶豫許久),但下午我就後悔了。等待早餐期間,Kabic介紹這是他親戚(如果沒記錯的話)開的小型旅行社,他稱呼老闆baba(本身也是嚮導),Kabic的妹妹也在這裡幫忙。我們和一對剛結束健行的法國夫婦在房子的後院一同用餐、閒聊,要出發之際,Kabic稱為mama的女士為我們披上像哈達的圍巾;戴上尼泊爾傳統小帽;最後在我們的額頭點上Tika,簡單、隆重、在地且深具人類學意涵的儀式,最後加上現代科技的儀式,拍團體紀念照,時光凝結為照片,Poon hill 健行旅程如光射向前展開。


friendly trekkers adventure街景

friendly trekkers adventure街景


https://www.friendlytrekkers.com (保證不是葉佩雯喔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依島的沙龍
41會員
38內容數
如果沙龍是輕鬆寫意聊的話,歡迎大家抱著輕鬆的心情閱讀我的文章。
任依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先用圖片說話,《屋簷下的交會》2019年8月出版,至2024年底,和出版社簽約滿五年,謝謝游擊文化不嫌棄,續約下一個五年。 這五年,每年領到版稅,依當初與讀者的承諾,會捐出一半版稅給精神疾病相關民間組織,其中一半會捐給家連家精神健康協會(下稱家連家),另一半會捐給服務精神疾病倡議團體或直接服務的組
Thumbnail
2025/04/15
先用圖片說話,《屋簷下的交會》2019年8月出版,至2024年底,和出版社簽約滿五年,謝謝游擊文化不嫌棄,續約下一個五年。 這五年,每年領到版稅,依當初與讀者的承諾,會捐出一半版稅給精神疾病相關民間組織,其中一半會捐給家連家精神健康協會(下稱家連家),另一半會捐給服務精神疾病倡議團體或直接服務的組
Thumbnail
2025/03/24
三年前(2022)到阿里山過生日,去年(2024)到恆春,今年到東海岸的靜浦。在這之前很少到遠處為自己過生日。或許是全職工作關係,或許只是沒想過可以用慶生為由規劃一趟出走。   一開始只是那幾天行事曆是空白的,所以給不知哪裡來的迅雷打中的機會,腦神經迴路觸電般的出現阿里山三個字。 年輕
Thumbnail
2025/03/24
三年前(2022)到阿里山過生日,去年(2024)到恆春,今年到東海岸的靜浦。在這之前很少到遠處為自己過生日。或許是全職工作關係,或許只是沒想過可以用慶生為由規劃一趟出走。   一開始只是那幾天行事曆是空白的,所以給不知哪裡來的迅雷打中的機會,腦神經迴路觸電般的出現阿里山三個字。 年輕
Thumbnail
2024/09/18
太魯閣族Yabung.Haning(吳雅雯)的《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好看易讀,拿到書以後,利用中秋節前夕,一篇接一篇的讀完了⋯⋯ 透過Yabung對家庭故事的梳理,以及由太魯閣族的主體位置的敘說,爲我們揭開,他者所看到的家庭暴力只是外傷,實則是更深層的族群歷史創傷⋯⋯
Thumbnail
2024/09/18
太魯閣族Yabung.Haning(吳雅雯)的《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好看易讀,拿到書以後,利用中秋節前夕,一篇接一篇的讀完了⋯⋯ 透過Yabung對家庭故事的梳理,以及由太魯閣族的主體位置的敘說,爲我們揭開,他者所看到的家庭暴力只是外傷,實則是更深層的族群歷史創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習慣了煩囂的軀體與靈魂終於達成協議,一起出走。我乘上不是很華麗的銀翼,然後沖破地心引力的牽扯,讓它引領我飛到那片已被許多人傳頌的神秘國度——尼泊爾。此行,我期盼可以找到讓我抖落疲憊的凈土,但不確定是否找到。心想:我又執著了! 經過了許多波折才買到前往山城的車票,手裏握著那張微微發黃且無甚重量的車票
Thumbnail
習慣了煩囂的軀體與靈魂終於達成協議,一起出走。我乘上不是很華麗的銀翼,然後沖破地心引力的牽扯,讓它引領我飛到那片已被許多人傳頌的神秘國度——尼泊爾。此行,我期盼可以找到讓我抖落疲憊的凈土,但不確定是否找到。心想:我又執著了! 經過了許多波折才買到前往山城的車票,手裏握著那張微微發黃且無甚重量的車票
Thumbnail
費盡千辛萬苦也需要親眼見證的大石頭,出現在我眼前時,竟然沒有想像中興奮,而只想躺平在上面...
Thumbnail
費盡千辛萬苦也需要親眼見證的大石頭,出現在我眼前時,竟然沒有想像中興奮,而只想躺平在上面...
Thumbnail
傳說中,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會有一個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Namche Bazar是EBC行程當中,最大、最繁華的補給村莊,有學校、郵局、酒吧、咖啡廳,還有各式各樣的商店,而我在這裡遇見一位與自己長相神似的陌生人?!
Thumbnail
傳說中,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會有一個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Namche Bazar是EBC行程當中,最大、最繁華的補給村莊,有學校、郵局、酒吧、咖啡廳,還有各式各樣的商店,而我在這裡遇見一位與自己長相神似的陌生人?!
Thumbnail
他的這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感覺自己很像是某種傳說中的人物。
Thumbnail
他的這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感覺自己很像是某種傳說中的人物。
Thumbnail
日落時刻,許多人從山的稜線往上爬,從高處欣賞日落美景。
Thumbnail
日落時刻,許多人從山的稜線往上爬,從高處欣賞日落美景。
Thumbnail
後來回想他的出現,是如同及時雨般,化解了我的需求。
Thumbnail
後來回想他的出現,是如同及時雨般,化解了我的需求。
Thumbnail
他們邀我加入這團取暖的火,讓我在天黑後無際的喜馬拉雅山群間感受到一絲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邀我加入這團取暖的火,讓我在天黑後無際的喜馬拉雅山群間感受到一絲的陪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