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rth of the Female Brain: 生而不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The Female Brain (by Louann Brizendine, M.D.)
Chapter One The Birth of the Female Brain
男女生而不同。常識告訴我們小女孩跟小男孩的行為很不同,但文化卻沒有告訴我們這種行為的不同是由腦部決定的。
書中提到,作者的一位病人給她三歲半的女兒很多沒有分性別的玩具,當中有一件是亮紅色的消防車。一天下午,她走進女兒的房間,看到女兒用嬰兒毛毯把消防車包住抱在懷中,來回搖著,跟它說「不要害怕,小車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不是社教化,這個小女孩這樣的行為不是環境塑造而成的。小女孩生來有一個女性的腦,是與男生不同的。而腦部影響他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
腦神經學如何解釋為什麼「女人一天大概會說20,000個詞,而男人則大概會說7,000個詞」? 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愛說話?

書中解釋,在未足八週前,每個胎兒的腦部都比較像女性的腦部。在男性胎兒足八週後,大量睪丸素激增,破壞腦部溝通中心的部分細胞,並使腦部的性及侵略中心生長更多細胞,以此將一個「中性的腦」變成一個「男性」的腦。而女性的腦沒有這種睪丸素激增的情況,因此會平靜地成長。女性胎兒的腦部細胞會在溝通中心和腦部處理情感的部位發展出更多連結。因此,女孩子會比男孩子更健談,男生一天大概會說7,000個調,而女生一天大概會說20,000個詞。
由此可見,男女生而不同。
另一種「性別定型」
上一篇文章提到我指出現代極端女權主義的一些問題,尤其是為追求「平等」,將女性「男性化」。

收到不少留言,質疑我所說的「現代女權主義愈來愈鼓勵女性模仿男性,並拋棄自己的女性特質。」

其實我之所以撰寫這樣的文章,為的不是要反對或抨擊女權主義,曾經,我也自稱為一個女權主義者。

我認同女權主義對性別平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無庸置疑,以前的很多女性是受壓迫的,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出來工作,不能擁有財產,要紮腳,不能選擇幾時嫁人,不能選擇嫁給誰,不能選擇是否生孩子及幾時生,家庭暴力,這些種種全都是對女性的剝削。時至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少女性正在受這樣的壓迫,活在驚恐和痛苦之中。為女性要承受這樣的痛苦和壓迫,我不時會感到非常的憤怒。
所以我不時會說,女性主義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男人享用了權利,而沒有履行應有的義務。而且擁有權力的他們不但沒有照顧和保護女人,還虐待女人。
Men in the past did such a poor job that women had to “fight” for equality.

女性主義的興起,在不少發達國家中很大程度上讓女性得到更平等的待遇,例如男女同酬,男孩女孩都一樣接受教育。

生在香港,對於今天我能夠讀書,讀大學,出來社會工作,我覺得非常感恩。

而到什麼時候,還有為什麼,我覺得女權主義有問題呢?就是因為,我覺得身為女孩子,我無法好好當一個我想當的女孩子時,我覺得很「壓抑」。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身為一個女孩子,我還是希望自己能當一個淑女,我身邊的男生能當一個紳士的,我認為男女雖然平等,但我們有不同的角色。但在女權主義之下,不少人認為「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能做。」因此,男人不用也不應該給女生推門,從前那些被視為很有紳士風度和照顧女生的行為也不用做,因為做這樣行為等於瞧不起女生,認為女生沒有能力自己做。

可是我不認為,身為女生,我需要跟男生「一模一樣」才能擁有「平等」。如果要求我跟男生一模一樣,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性別定型」嗎?
「為什麼男人不能不Man?」

關於「男人應該要比較Man」,有人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男人不能不Man?」這個問題我該如何回答呢?現在好像是在迫男人一定要更Man的樣子?或者是一種「性別定型」?

如果說,「因為女人希望男人可以更Man一點」,大家應該不會滿意吧,因為,為什麼男人就要為了滿足女人而更Man呢?

我認為,不是我或其他女生逼迫男人一定要更Man,而是想要更Man,更男人,做真男人的,其實是他們自己。Man其實是一種自我身分的肯定,是大部分男生內心都渴望追求的。

在我另一篇講「真男人」的文章中提過,「也許在今日的文化和教育中,沒有人告訴我們真正的男人代表什麼,所以男孩只能以自己的方法追尋自己的男人身份,以前真正有男子氣概的男人必定四處調情、飲酒作樂、玩女人...」

因為男孩們想要更Man,想做男人做的事,想展現男人氣概,想證明自己是一個男人,某些沒有受到正確指導的男生便會以一些「似乎」很「男人」的行為去證明自己的男人身分,例如吸食毒品、賭博、飲酒、玩女人、必須要有女朋友、打女人......。有一些「正常」一點的男人會追求權力、地位、財富等,去獲得滿足感。

「為什麼男人就不能不Man呢?」因為是男人想自己更Man,如果他們不Man,男人就不喜歡自己。(女人也不喜歡他們。而沒錯是的,男人的確有不Man的權利。)
作者: Mazy
90後少女,基督徒,被拋進在色彩奇異的迷宮,每天尋找「性」、「愛」和「婚姻」的指路牌。喜歡攝影,閒時看Youtube學化妝和煲韓劇。
    avatar-img
    9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zymaz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女權主義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他們似乎認為,男人和女人是沒有分別的。當人們指出男女分別的時候,他們就認為是「性別定型」。在外國,有女權主義者不穿上衣,露出乳房在街上遊行,她們說:「男人可以露乳房,為何女人不可以?」。另外,有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不應留在家當家庭主婦或全職媽媽,必須立法禁止。
    青蛙變王子?你以為你可以改變他?你以為跟他在一起以後,他就慢慢會改變了嗎? 是的,女人的確有能力將青蛙變成王子。妳知道嗎?女人是男人行為的核心,所以作為女性,妳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如果你答應了跟青蛙在一起,就等於告訴他,他當青蛙就已經足夠了,就已經夠好了。他會發現,原來,...
    #Mazy的尋愛之旅 愛情、情慾、戀愛、婚姻,這些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理應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然而,清楚知道的人又有多少?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香港性文化學會的圖書館作義工,讓我遇上一本書《塑造未來好女人:與你的女兒坦率談性》
    #Mazy的尋愛之旅  都是濫藥,為何男女原因大不同?-讀《Why Gender Matters》 看了很久,才發現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育兒書藉。 作者身為心理學家,和家庭醫生,以心理學和科學的角度去告訴我們,在育兒、教養孩童的過程中,注意兒童的性別,因應兒童的性別而施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重視兩性的不同
    【#Mazy的尋愛之旅】自尊和自信--看短片"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 What's the Difference?" 最近在Youtube看了一段短片,令我對”self-confidence”(自信)同”self-esteem”(自尊)有更深入的認識。
    性別自信(gender confident)這個詞彙對我來說很新鮮,我讀到這書時候才首次認識這個詞彙。 很快看了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再消化,我突然想到gender confident的意思:女人喜歡自己女人的身份,男人接受並喜歡自己男人的身份,並且樂於擁抱自己並欣賞自己的性別特質。我認為這就是性別自信
    現代女權主義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他們似乎認為,男人和女人是沒有分別的。當人們指出男女分別的時候,他們就認為是「性別定型」。在外國,有女權主義者不穿上衣,露出乳房在街上遊行,她們說:「男人可以露乳房,為何女人不可以?」。另外,有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不應留在家當家庭主婦或全職媽媽,必須立法禁止。
    青蛙變王子?你以為你可以改變他?你以為跟他在一起以後,他就慢慢會改變了嗎? 是的,女人的確有能力將青蛙變成王子。妳知道嗎?女人是男人行為的核心,所以作為女性,妳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如果你答應了跟青蛙在一起,就等於告訴他,他當青蛙就已經足夠了,就已經夠好了。他會發現,原來,...
    #Mazy的尋愛之旅 愛情、情慾、戀愛、婚姻,這些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理應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然而,清楚知道的人又有多少?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香港性文化學會的圖書館作義工,讓我遇上一本書《塑造未來好女人:與你的女兒坦率談性》
    #Mazy的尋愛之旅  都是濫藥,為何男女原因大不同?-讀《Why Gender Matters》 看了很久,才發現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育兒書藉。 作者身為心理學家,和家庭醫生,以心理學和科學的角度去告訴我們,在育兒、教養孩童的過程中,注意兒童的性別,因應兒童的性別而施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重視兩性的不同
    【#Mazy的尋愛之旅】自尊和自信--看短片"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 What's the Difference?" 最近在Youtube看了一段短片,令我對”self-confidence”(自信)同”self-esteem”(自尊)有更深入的認識。
    性別自信(gender confident)這個詞彙對我來說很新鮮,我讀到這書時候才首次認識這個詞彙。 很快看了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再消化,我突然想到gender confident的意思:女人喜歡自己女人的身份,男人接受並喜歡自己男人的身份,並且樂於擁抱自己並欣賞自己的性別特質。我認為這就是性別自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生為人類,男性與女性,在溝通上的不夠精準與誤讀,時常困擾我們,甚至帶來家庭與社會的動盪與困擾。 《打造戀愛腦》是一本帶著大家深入探究男女大腦的差異,理解彼此切入觀察的角度與特性,找到溝通與合作的方式。 一、分歧點 從解剖學看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從青少年開始,出現不同的生理演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只要知道有趣的問題 很多女人家,認為有趣的話語因素,全部都是家暴產生,包含大男人主義,很多事情要男人去面對,變成了很多早期傳統思考。 首先要思考的是女人教育 知道為何結婚很少嗎…主要是女人的矜持,用很白話來說,就是很高傲,加上女人家光是愛自己,東西就很多,而且買東西機率,出門沒有三萬也有三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生為人類,男性與女性,在溝通上的不夠精準與誤讀,時常困擾我們,甚至帶來家庭與社會的動盪與困擾。 《打造戀愛腦》是一本帶著大家深入探究男女大腦的差異,理解彼此切入觀察的角度與特性,找到溝通與合作的方式。 一、分歧點 從解剖學看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從青少年開始,出現不同的生理演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只要知道有趣的問題 很多女人家,認為有趣的話語因素,全部都是家暴產生,包含大男人主義,很多事情要男人去面對,變成了很多早期傳統思考。 首先要思考的是女人教育 知道為何結婚很少嗎…主要是女人的矜持,用很白話來說,就是很高傲,加上女人家光是愛自己,東西就很多,而且買東西機率,出門沒有三萬也有三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