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小胡的理財筆記-資產篇

預期能夠為自己帶來利益的 才是好的資產!
用錢幫忙賺錢,兩人賺總比一人輕鬆!
萬事起頭難,但當你想購買資產的時後,代表你已存夠你的第一桶金。
猶記得當時的金玉良言叫做
一人存錢、兩人存股、三人可存房!
這個時期,你已經有一筆本金,怎麼利用必須很謹慎!因為有太多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先存到第一筆本金的人沒什麼值得好炫耀的,有多少人N年後,又重新歸零的,屢見不鮮!
當時的123口訣讓我記到現在,代表它有一定的正確性!根據我現在的觀念,將它串連起來就會變成這樣:
小胡一個人只能存一萬,找了哥哥每人五千定存股,再找了爸爸每人五千買棟房。且不論家庭情誼如何,小胡的一萬元已達到最佳的利用。
十年後,小胡與哥哥每人至少會有70萬
I'm 小胡(我能存下一萬元) 我已經與哥哥合資存股票(每人存五千) 再與哥哥、爸爸合資買房(房貸1萬五,平均一人五千) EX:房屋買賣細節就不在此贅述, 本人已聲明本著作不教你如何賺錢,只教觀念
假設每月還房貸1萬五,實還本金約一萬多(假設一萬)
一樣存續時間10年,實際還款金額約120萬!

小胡你有沒有在開玩笑啊?

我定存1萬5,十年後都有180萬,

你舉個120萬的例子是不是想當詐騙集團?

Take it easy~Relax~~(別緊張~放輕鬆~~) 你還有租金啊!
WTF?? 搞半天你也是炒房一族!!(謎之音)
別誤會,我只是提出一種市面上常見的理財手法!
租金相對於對銀行的繳息,定存1萬五繳款相當於儲蓄,那。。。再加上資本利得呢?我想聰明人應該能懂我在講什麼,我只是提供一種說法讓你們轉個念頭,這種市面上常見的理財手法,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只是為什麼仍會有人被房貸壓死,乃是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這裡面需要一點門檻與技巧。我並沒有鼓勵你們一定要照著做!只是讓你們多認識一種方式,能多一種選擇。以此類推,你只是拿出一萬元,堅持十年,爾後家庭齊心,其利斷金(家庭狀況能夠改善很多,個人手頭也能寬裕不少)。

故事發生在小胡退伍那年…

退伍前,認識了一位房仲。他也是靠行的業務,看起來很厲害,開著百萬BMW名車。號稱薪水7~8萬,跟他出門,你不必花到任何錢,因為他都會幫你結單
如此厲害的交際手腕,涉世未深的我當然十分信服。有天他跟我說,小胡阿,你想不想買房啊?像你們這種軍公教的條件,每月負擔的不會太高!不然我幫你出一半,就當作是投資如何?天真的我,真以為天上掉塊餡餅下來,急忙地答應!殊不知這才是惡夢的開始…當所有手續辦好,他也如實的每月負擔一半,順便接手了二房東的位置。一年後,他四處週轉借錢,美其名是投資某個街舞安親班,最後卻捲款潛逃。一夕間亂成一團,才發現我的那間房子,不管內外都有問題。雖說是因他而有房、卻也因他負擔了不少開銷。
那一陣子,彷彿又回到了當兵前的狀況。退伍後,自知金融理財是我的興趣,於是再進修了相關科系,那一陣子的學習,我也很快樂!就像砌磚頭似的,一塊塊堆疊我的知識觀念,生平第一次的股票短線操作,也從此開啟!
當時的我剛退伍,沒有工作。靠著股票短線進出,多少也有個收入,卻在一次的槓桿操作,未瞭解遊戲規則,當沖了面額700多元的股票,來回超過我的額度無法賣出,從帳面營利變成帳面虧損,最後還是得抵押房子開通信用額度,才賣出結算。要是沒有開通額度賣出結算,我想我現在也跌入深淵了…
前前後後靠著短線進出活了一年半載…最終因自大做了危險操作,導致歸零。後來畢業後,重新進了一間公司上班,穩穩地再重新累積資本。

小胡的想當初

  • 25歲,正值房地產高點。年少輕狂不懂事的我,仗著半公職的軍人身份,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是福也是禍。因為不懂,被當時的房仲業務無本套利,聯合代書用了我的人頭買下了一間房子後當了二房東。在軍中的我,還天真地以為從此平步青雲,晉身有殼族。
  • 沒想到房屋買貴,房客素質不佳、租金拖欠更拖累我的經濟,每月支出又往上暴增。請神容易送神難,最後虧本賣屋,卻還因為沒有房屋買賣契約無法證明自己是賠錢賣屋,再被國家扣走一筆稅金。
  • 退伍後,重新再調整步伐。進修了金融相關課程、接觸了許多金融商品,再四處兼差增加收入→儲蓄。這一次卻把自己的本金投入了股票市場…我愛上了短線操作的感覺,一天獲利上萬元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一天也有可能賠上萬元。股票市場我也曾跌撞過,也體驗過因它而窮亦因它而富。砸入大把鈔票,最後也終於悟得屬於自己的人生內功心法。
人生猶如打怪升級,不斷的戰鬥體驗失敗與勝利。理財就像是金庸奇俠傳的雞肋野球拳,一開始你根本不想練這個技能,若不是知道練到滿等將會是最強大的技能,誰會願意花時間去練它?
所以理財為輔,你仍得尋找自己就能夠賺錢的核心技能,如此搭配才能發揮最佳增益效果,現在太多人誤會財務自由的本意,理財只是為了協助你尋找自己的天賦,並增進自己的天賦技能回饋於社會,能夠自在隨心的過生活。而非人家所說的學理財追尋財務自由就是想要能一勞永逸的安逸生活狀態。老實說,除非你能提早消彌【風險】與【意外】,否則這種狀態是不復存在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住在又老又窮某個台灣地區的22k小資男孩 分享學習投資理財的心路歷程 在這個故事裡我將告訴大家 如何從領著22k入不敷出的狀態 慢慢成長到財務自由的小康狀態 ps.本人在此沒有要教學任何賺錢的方式 只能分享一些觀念,藉由這些觀念讓天賦自由 釐清財務自由而非財富自由 兩者並不能混為一談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胡揚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