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理財的第一堂課】寫下你的終身價值,有助於幫助你完成財務自由|Mr. 西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理財的第一堂課】寫下你的終身價值,有助於幫助你完成財務自由|Mr. 西城

【理財的第一堂課】寫下你的終身價值,有助於幫助你完成財務自由|Mr. 西城

前言:

自由:可以自由自在決定時間、地點、行動這三個要素。當你不需要為了金錢委身於不喜歡的工作,基本就達成自由,也就是說在實現自由之前,你必須先有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

快樂:盡可能活在當下,但可以犧牲一點小確幸換取更好的未來。長期安康、內心平靜、以及對生活滿足的感受,就是一種快樂的態度,很弔詭的是,許多書籍提出一個觀點,當你過度追求快樂,反而不容易感到快樂。

影響力:為某個群體貢獻自我,藉此認同自己的存在價值。但請注意,不要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而努力,應該為自己認同自己而努力。

自由、快樂、影響力是我重視的三個終身價值。

許多人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會逐漸迷失,可能是為了賺錢忽略身邊的人,或是為了省錢反而賠上時間成本。

就像許多人想養成上健身房的習慣,目的可能是健康、可能是想吸引別人的注意,但是想達成以上兩個目的,並非一定要上健身房。

財務自由也是一樣,一定要認清自己本身想要達成的價值,財務自由才有意義。

先認識到甚麼是快樂,才能體會到自由的重要性

在《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書中,提到每個限於困境之人,應該嘗試寫下讓自己快樂十件事情,而大部分的事情,其實不需要你花太多錢就可以去做,例如作者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是陪伴小孩、騎腳踏車、喝咖啡等等。

不過之後你會發現,一些讓你快樂的事情,不一定需要花錢,但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而時間是可以靠金錢省下的。

在美國的稅務和生活開銷、學費、醫療費用非常昂貴,如果作者沒有相當的存款或被動收入,就只能不斷地工作和加班,而這違背了作者想要陪家人和運動的目的。

也就是說,雖然大部分的事情不用錢就可以做,但如果想要廣泛地培養興致愛好、與重要的人陪伴相處,其實還是需要一定的財務基礎。

於是對作者來說不管走哪條路,最終都會牽扯到財務自由這件事。

工作不等於人生,如果你愛工作,或許並不需要追求完全的財務自由,但依然需要追求財務獨立或是部分的財務自由,是對自己也對家人負責的方式。

例如我喜歡文字書寫,也喜歡紀錄內容,愛打球,更愛看NBA球賽的各種怪物飛天遁地,只不過,光是每天工作就佔我8小時的時間,下班8小時我也得分給其他我喜歡的事情和人,哪還有時間全心全意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呢?(這導致我長期失眠,因為睡覺時會一直思考該怎麼更好運用時間。)

所以我的目標一直放在:擁有自由決定工作時間的權利,讓我可以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奪回人生主導權!

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減少固定的工作時間:

  • 減少總工時,提高單位時薪,可以考慮高薪兼職,西城目前在杏一兼職藥師。
  • 增加非工資收入,例如接案創作內容,我曾在許多外包網站接案寫文。
  • 創造持續性收入,例如投資收入、部落格收入。

「自由工作者」是一個不錯的選項,我在今年五月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每個禮拜僅需上公司開一次會議,偶爾也會接一些撰寫理財文章的商案來寫,同時在某間連鎖藥局做兼職藥師,因此我的工作時間相對是自由的。

不過我離能夠「毫無限制地旅居世界各地」,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因為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來源依然是要買斷自己的時間,為雇主貢獻勞力,不論是自由工作者還是遠端工作,雖然解放了地點的限制,但依然有工作時間的限制。

於是我在想,自由工作者其實是所謂的自律工作者,必須自律才能自由,跟真正的工作選擇權還是有一段差距。

所以不管如何思考,最後的結果其實我跟《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的作者一樣,也是需要邁向財務自由。

這是我對財務自由的邏輯,你呢?你有自己追求財務自由的理由和目的嗎?

邁向財務自由,並且奪回時間自由。 |西城

邁向財務自由,並且奪回時間自由。 |西城


財務自由加上影響力讓人生變得不平凡

在《幸福的征途》這本書中,羅素談到快樂的幾種成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個體與他人的關係依賴程度;在《見識》這本書,吳軍博士也同樣談到影響力對個人快樂程度的影響。

在這裡我把兩者論點合在一起,大概可以推敲出以下結論:

  • 人際關係連結是快樂的重要因子之一
  • 連結可以分為強連結和弱連結
  • 強連結是你影響力的深度、弱連結是你影響力的廣度
  • 強連結代表日常生活關係的經營,弱連結代表與社會的接觸
  • 強連結更容易帶來平靜,弱連結更容易給人成就感

在《超級關係》一書中作者指出,弱連結將帶來寶貴的知識、機會與創新,而一般人倚賴最深的強連結反而是往前邁進的阻礙。

會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強連結的關係人通常身處在一樣的環境,談論一樣的事情,接受一樣的價值觀,例如同一個家庭,有非常大的機會擁有一樣的理財觀念和教育觀念;而弱連結較像是人脈擴張器,能真正實現有意義的交流和典範轉移,新的機會和成長也比較常出現在弱連結之中。

對我來說,不論是發展個人自媒體品牌,建立自己的網路形象,還是在工作上去間接影響他人,都是培養潛在弱連結,發揮影響力的方式。

阿德勒告訴我們,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其實人一生追求的就是在某個群體當中貢獻價值,其實不論是強連結還是弱連結,其背後也是反映出感知自我存在價值的思想。

可能你會問說,如果都已經財務自由了,還會有人際關係或是自我價值的煩惱嗎?

巴菲特小兒子不甘平凡,勇敢賣股追求音樂夢想

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在年輕時就知道自己將來會繼承一大筆財富,甚至年僅19歲的他就得到了些波克夏的股份(約九萬美元),當時巴菲特跟彼得說,將來只要放著不動,這些股份有機會變成900百萬美元。

而實際上,這筆資產若放到今天,價值超過2億美金......(漲幅超過2000倍)

不過他做了一件你我可能都無法理解的事,他堅持把當初得到的股份賣掉,在舊金山租了一間小房子完成他的音樂夢想。

而現在62歲的他,已經完成了以下成就,成功完成自己的音樂夢。

  • 為1980年代MTV錄製廣告旋律
  • 創作數十張專輯
  • 知名音樂家、作曲家
  • 艾美獎得獎人

彼得說,父親巴菲特教他工作的意義不在於盡可能賺更多錢,而是在於去做你喜歡的事,能讓你每天早上開心起床的事。

當然,我們不像彼得一樣幸運,沒辦法毫無後顧之後的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他自己也承認,他擁有別的小孩沒有擁有的運氣,因此他要好好把握)身為一個富二代的確很輕鬆舒適,但也容易過上庸庸碌碌的一生,彼得沒有選擇過平庸的人生,而是利用自身的優勢活得更精彩。

擁有財務自由的人,首先滿足了個人生活型態的快樂,但是影響力的快樂顯然沒辦法透過財務自由去完成,必須透過行動,例如工作、寫作......等等。

對我來說,用擅長和專業的事情去做正職,並且用喜歡的事情做副業,是目前比較好的方案,如果副業發展順利,將來我說不定也能以喜歡的事情養活自己。

因此我開始嘗試書寫文字,如今西城這個品牌雖然不是甚麼知名的大咖,但也在方格子累積了超過280位追蹤,在多個專欄有文章授權分享,每個月可以靠文字收入超過兩萬塊,多少彌補了一些生活費。(詳見我的被動收入分享

更重要的是,文字創作一方面滿足了我發揮個人影響力的私心,也逐漸幫助我走向財務自由的道路。

西城小總結

回到正題,寫下終身價值將會幫助你完成財務自由,就是因為你知道自己重視什麼,對於想要完成的事情需要多少金錢支持心裡多少也會有個底,你才會更有動力去賺錢、去追夢。

幸福跟快樂少不了金錢這個資源,但反過來說,金錢增長到一個階段就無法提升幸福和快樂,你最終必須回歸到自我價值認同,才會真正得到幸福。

當你的被動收入達到一個階段之後,你就要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為了創造被動收入而犧牲所有快樂,那就本末導致嘍!

推薦書籍(若覺得本篇文章不錯,歡迎進入我的推薦書單購買書籍,這些都是影響我價值觀的好書喔!)



謝謝你的收看!

【訂閱、追蹤、按讚】

【文章同步發表平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幫我註冊Likecoin並在文章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這是對我很大的鼓勵喔!

👉 若使用推薦連結來註冊 LikeCoin 會員,你我都會得到平台贈送的 8 個讚賞幣,不妨試試:註冊連結

👉 若你要直接註冊成為「讚賞公民」(每個月繳 5 美金給讚賞公民基金會),也有推薦連結: https://liker.land/civic?from=cloudchen8356

拍手乞討圖|西城

拍手乞討圖|西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mma-avatar-img
2020/06/17
謝謝你的分享 最近我也在想著人生目標及價值 你這文章給了一些啟發,謝謝~
西城-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6/22
謝謝Emma,看到你在Matters開帳號了!一起加油!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0/06/17
知識變現,西城兄如果能開設線上課程就更好了!
avatar-img
西城的沙龍
471會員
155內容數
這是一個有關生活、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的頻道。 我會用簡單的文字分享我自己的投資心得,希望帶給讀者有價值的文章。 youtube頻道全新上線: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PuPQMNtCjsbsMRSqfYEg
西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5
常常到許多人跟我說:「我非常想趕快開始投資,但是我沒有錢啊。」 出社會後,打工存錢,存了個幾十萬後開始投資股票,似乎是每位對投資有興趣的人開始投資的起手式。確實,第一桶金會讓你的投資風險降低,因為資本越大,你越有本錢去做各種多元投資組合配置,分批買入降低成本等策略。 不過每個人對於第一桶金的定
Thumbnail
2021/04/25
常常到許多人跟我說:「我非常想趕快開始投資,但是我沒有錢啊。」 出社會後,打工存錢,存了個幾十萬後開始投資股票,似乎是每位對投資有興趣的人開始投資的起手式。確實,第一桶金會讓你的投資風險降低,因為資本越大,你越有本錢去做各種多元投資組合配置,分批買入降低成本等策略。 不過每個人對於第一桶金的定
Thumbnail
2020/06/15
不可否認,有些人理財純粹是為了錢,不過對我來說,理財是一種信念,讓自己的未來更多選擇,找回主導權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0/06/15
不可否認,有些人理財純粹是為了錢,不過對我來說,理財是一種信念,讓自己的未來更多選擇,找回主導權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0/04/24
細雨綿綿、雨聲趴咑作響,疲憊的我躺在床上思索著最近的工作以及部落格的發展。 由於公司轉換戰略,我也順勢轉了一個部門,很幸運的獲得幅度不小的加薪;同時,我的部落格收入在今年有了質的飛越
Thumbnail
2020/04/24
細雨綿綿、雨聲趴咑作響,疲憊的我躺在床上思索著最近的工作以及部落格的發展。 由於公司轉換戰略,我也順勢轉了一個部門,很幸運的獲得幅度不小的加薪;同時,我的部落格收入在今年有了質的飛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簡單說就是可以財務獨立,提早退休,許多人都把目標放在提早退休,好像退休後就會進入極樂世界,從此生活的無憂無慮。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的人非常努力地存錢投資,把重心都放在如何存下更多錢上,甚至有
Thumbnail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簡單說就是可以財務獨立,提早退休,許多人都把目標放在提早退休,好像退休後就會進入極樂世界,從此生活的無憂無慮。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的人非常努力地存錢投資,把重心都放在如何存下更多錢上,甚至有
Thumbnail
財務自由或者財富自由,是現代很多人的嚮往。好多人想提早退休,這其實表現出很多人不想面對職場的期待。可是,金錢焦慮慢慢佔據了人類心裡好大的一塊位置,這本書的文案提到「七年之後,兩人並未致富,卻已經找到豐盛與自由。與其說消除『沒錢的狀態』,她們消除了『沒錢的擔憂』。」這實在是讓人很羨慕的狀態,但我猜很多
Thumbnail
財務自由或者財富自由,是現代很多人的嚮往。好多人想提早退休,這其實表現出很多人不想面對職場的期待。可是,金錢焦慮慢慢佔據了人類心裡好大的一塊位置,這本書的文案提到「七年之後,兩人並未致富,卻已經找到豐盛與自由。與其說消除『沒錢的狀態』,她們消除了『沒錢的擔憂』。」這實在是讓人很羨慕的狀態,但我猜很多
Thumbnail
大多數朋友聽到『財務自由』,都會聯想到不用工作。每天這麼多時間,不用上班,生活肯定變得很無聊,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讓我用自己財自後的經驗,跟大家說說吧。
Thumbnail
大多數朋友聽到『財務自由』,都會聯想到不用工作。每天這麼多時間,不用上班,生活肯定變得很無聊,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讓我用自己財自後的經驗,跟大家說說吧。
Thumbnail
財務自由=退休? 財務自由概念 最容易理解就是有很多金錢, 就會有自由, 但真的愈多錢就是自由嗎? 有沒可能錢愈多愈不自由? 所以我覺得自由不是金錢多少而決定, 一般都會說財務自己就是收入大於支出, 有資本可以透過工具產生回報, 即是被動收入足滿應付生活洗費。 問問為什麼? 每個人生階段的意義
Thumbnail
財務自由=退休? 財務自由概念 最容易理解就是有很多金錢, 就會有自由, 但真的愈多錢就是自由嗎? 有沒可能錢愈多愈不自由? 所以我覺得自由不是金錢多少而決定, 一般都會說財務自己就是收入大於支出, 有資本可以透過工具產生回報, 即是被動收入足滿應付生活洗費。 問問為什麼? 每個人生階段的意義
Thumbnail
工作不代表你,銀行存錢多少不代表你,你開的車不代表你,皮夾裡裝的東西更不代表你 這本書主要幫助讀者尋找/釐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想要過的生活、什麼是對自己來說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一昧的教你怎麼投資賺大錢
Thumbnail
工作不代表你,銀行存錢多少不代表你,你開的車不代表你,皮夾裡裝的東西更不代表你 這本書主要幫助讀者尋找/釐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想要過的生活、什麼是對自己來說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一昧的教你怎麼投資賺大錢
Thumbnail
近幾年尤其2020年「財務自由」這個名詞出現的頻率變得很頻繁,一方面是股市經過3月肺炎影響後,隨即蓬勃發展,驚人的漲勢讓越來越多人投入,另一方面或許是人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想。
Thumbnail
近幾年尤其2020年「財務自由」這個名詞出現的頻率變得很頻繁,一方面是股市經過3月肺炎影響後,隨即蓬勃發展,驚人的漲勢讓越來越多人投入,另一方面或許是人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想。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