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每個人都是改變世界的起點-三峽甘樂文創參訪心得

生命就像一塊麵包,吃完就沒了,不吃也會壞掉。彭恰恰
小草書屋
小草書屋
一個人或是一個場域的瞭解並不是看認識或相處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你是否有心要瞭解跟參與。我曾三峽住了4年的時間,這是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很可惜當時的我並沒有用心去了解這個地方,感覺自己就只是個短暫的過客,缺乏對於在地的認同感。經過這次到甘樂文創的參訪,讓我重新認識三峽,也開始反思我似乎也不太瞭解自己的家鄉,假如現在有個朋友說要到我家來找我,說實話,我還真想不太到有什麼好玩有趣的地方跟故事可以跟他分享。
為此,我問了身邊的親友,很好奇大家對於自己家鄉或是目前居住地方的瞭解程度,沒想到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雖然在當地住了很長的時間,但其實不太了解在地文化,我想這跟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從小到大的教育我們在意的是國英數的學科成績,在都市長大的小孩下課後的時間幾乎都待在補習班,生活就只有家裡、學校還有補習班跟才藝班,學了各式各項的才藝害怕輸在起跑點上,長大後沒有競爭力。在這樣的學習歷程裡,極少有親近土地或是瞭解在地文化的機會。
三峽甘樂文創
過去(現在?)的教育秉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我們很少有機會去認識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有人說工作後生活就是公司與家兩點一線,但求學時又何嘗不是如此,頂多在學校和家中間加個「補習班」吧~
甘樂文創的創辦人竣丞大哥看到了這個學習的缺口,為了增加學生與土地之間的連結,他透過與學校合作的方式,不僅進到學校舉辦策展活動,也把在地職人帶到學校擺攤,讓平常默默工作耕耘的傳統技藝工作者可以有與學校師生交流互動的機會,創造多贏。由於在地職人們多半年紀偏長,不熟悉新世代的行銷宣傳方式,長久下來就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透過這個交流活動讓學生可以親近這些傳統的工藝活動,例如木工、金工、皮件等,多接觸就會產生熟悉感,具有熟悉感自然也容易喜歡跟重視,加上這些學生擅長新媒體的運作,他們可以將這些互動的過程透過不同的形式例如文字、訪談、影片等紀錄下來,並把他們放到網路上面,達到宣傳跟行銷的效果,對甘樂文創公司來說也可以因此增加知名度,可以把理念推廣讓更多人知道。
其中我有兩個故事讓我覺得很感動,一個是由孩子們發起為社會上辛苦的工作者,例如警察、消防隊員、清潔隊員等泡咖啡,並且在咖啡上面寫上感謝與加油的話語,看著他們拍的影片,雖然沒有什麼華麗或搞笑的梗,但可以很深刻感受到他們想要傳遞的溫暖,與他們的善良與行動力比起來,我才發現自己對於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很少時間細想自己舒服的生活背後有著多少人的付出。
另一個故事是孩子們想要在國小畢業時環島旅行,但是他們連腳踏車都沒有,為了募集資金,他們決定舉辦辦桌活動,可是不會煮菜該怎麼辦呢?他們想起型男大主廚裡有非常厲害的廚師阿基師和詹姆士,於是想要找這兩位大廚來教他們做菜,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決定拍一支影片來引起大廚們的注意,最後這一支非常簡單但是真心的影片被大量轉載,最後也成功引起節目製作公司的注意並主動聯繫他們。
甘樂食堂
過去我總是覺得要做一件事情要有萬全的準備,這樣才能避免失敗,但每每聽創業家分享,他們的計畫一開始幾乎沒有人支持與認同,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在沒有人、沒有錢,投入了時間也不曉得會不會有回報情況下,一切都充滿未知數跟不確定性。曾聽過有人分享
如果把精神和心力放在「擔心」上面而不願意行動,那麼那些擔心當然不會發生,自然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如果付出行動,那麼這些擔心可能會出現也可能不會,如果真的出現了,就直球對決面對就好啦!
人生不可能一路順遂,夢想越大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如果真的出現心裡所擔心的事情,比起行動前資源不足的情況,開始行動的人不僅會快速成長,也會在努力的過程中吸引願意提供幫助的人,就像長大後再去看小時候覺得很困難的事情,往往會覺得很容易。
創業本身就是一件極為艱辛的事情,如果還要搭配做好事、解決社會問題,那麼難度就更高了,社會企業不像一般的企業以營利為導向,但又需要具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因此其商業模式要更具有巧思及創意,例如甘樂文創推出的913舊衣衫共享計畫,在這個人人追求快時尚的社會,每人一年會購買及丟棄大量的衣服,這些淘汰的衣物造成大量的廢棄物處理負擔,雖然政府推出自備購物袋以及購買塑膠袋要收費的政策,但是在緊急而手邊又沒有購物袋的情況下,民眾依然會購買塑膠袋,如此並沒辦法真正達到塑膠減量的目的。
因此,竣丞大哥發想將舊衣服做成購物提袋,與20幾個店家合作,民眾如果沒有攜帶購物袋,可以付30元押金取得一個舊衣購物袋,未來他可以再把這個購物袋還回店裡拿回之前的30元押金,如果他沒有還回去,店家就取得30元可以未來再去買舊衣購物袋。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構想,如果合作的店家越多,分布的範圍越廣闊,那麼對民眾來說就是一個方便且容易的環保愛地球行為,一個好的習慣之所以能養成,不一定需要一個多遠大的理想,更重要的是這個習慣是不是能很容易的融入生活中。
雖然不是人人都有成為社會企業家的天份,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行動來支持這些社會企業,讓他們可以持續經營下去。參訪的最後,我詢問了峻丞大哥一個問題,在這段創業路上,他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很棒的決定,他的回答我覺得不僅適用在經營事業,也可以運用在經營個人。
第一個是與學校合作,尋找有共同理想的人一起實踐遠比自己矇著頭做可以走得更遠;第二個是接納外部投資者,個人獨資的優點是自由度高、有彈性,自己想要怎麼做都可以,但是一旦要把事業擴大增加影響力,那麼就需要別人的幫忙,跨領域的合作能夠產生更大的力量;第三個是持續地進修學習,這個世界不斷在變,如果因為短暫的成功就停滯安逸,那麼不用過多久就會被市場淘汰。
如果真心喜歡一件事,想把這件事情當成是人生的志業,那麼就必須毫無保留全力以赴的去做,不是因為這樣就一定能成功,而是因為唯有用盡全力才能在最後回顧自己的人生時能夠沒有遺憾。

*三峽推薦參訪景點:

1.合習聚落:三峽工藝&產業的共好實踐基地,不僅有各種工藝師傅們的工作室,還有非常好吃的禾乃川碧螺春豆漿冰淇淋喔!
2.庶民美術館:位在三峽老街內的幽靜畫廊,入場費超佛心只要20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生活不是只有黑跟白兩種顏色,不同階段的自己接觸到不同的人事物就會混合出不同的顏色,記錄每個色彩相互碰撞的瞬間~ 歡迎來instagram上找我玩: Katniss 凱妮絲閱讀實驗室 信箱:katnisshsu94@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