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0720.「永婕諫皮」不是沒道理

圖示:服務很多燒燙傷病友的陽光基金會,在西元2007年舉辦「第一屆陽光全民公益獎」,本人因投稿作品獲選入圍,而到台北西門町紅樓參加頒獎典禮
圖示:服務很多燒燙傷病友的陽光基金會,在西元2007年舉辦「第一屆陽光全民公益獎」,本人因投稿作品獲選入圍,而到台北西門町紅樓參加頒獎典禮
西元2015年夏天,台灣北部某水上樂園發生塵爆事件,造成不少民眾嚴重燒燙傷,治療時需用其他人死後捐的「屍皮」當作敷(附註)料。 台灣藝人賈永婕認為「屍皮」這詞不適當,衛福部於是改叫「大體皮膚」及「捐贈皮」後,引起民眾討論、醫療人員抗議,還有網友發明「永婕諫皮」新成語表示不認同。 不過賈永婕的提議仍有道理,因為醫療專業服務的是人,為確保順利治療,有時需考量病人感受。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看透生死議題,可能對「屍皮」很有意見,如透過改詞,讓受傷民眾覺得沒那麼恐怖,甚至感覺得到支持而願意使用,有助早些康復不就很好? 其實同樣服務人的社福界有時會改詞,讓服務對象覺得不受歧視,願意接受服務。像是發展遲緩兒改叫「慢飛天使」,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病友也叫「玻璃娃娃」,高風險家庭也叫「高關懷家庭」,殘障福利法後來增修成「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當然,一直改詞是很麻煩,所以要搭配宣導,才可減少不必要的疑慮。 附註:「敷」的華語唸法為「夫」 ↓如你覺得實用,記得「訂閱」或「贊助」,或提供其他實質支持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