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之前,筆者要事先聲明:筆者並未拜讀原著(但是未來一有機會就讀),而純粹就電影本身做感想。
讓人欣賞的是,四位女主角性格立體,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每個角色的定位:瑪格性格敦厚、識大體,因為重視家庭所以甘願與窮困的丈夫簑衣節食、照顧體弱的妹妹,但是這種善良的性格造就了她的壓抑,她也會想要精緻、好看的東西,但因為手頭不寬裕而只能看著其他人炫耀;喬心地善良且重視家庭,不惜剪下自己的頭髮以換取金錢,好讓母親可以搭火車探望爸爸、熱愛寫作、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寫作之路;貝絲體弱多病,相較於其他角色,獲得的鏡頭也不多,也沒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愛情,甚至自己的人生,但她卻是將整個家庭維繫起來的關鍵;艾美看似拜金,但其實是很實際的人,在認為自己沒有出眾的繪畫天賦之後,她選擇那個年代的女性所做的選擇-嫁入豪門。雖然電影前半段,艾美燒了喬的作品,把她描寫成很刻薄的人,又受到有錢姑姑的影響,使她看起來與這個家庭很不搭調-其他三人都熱愛家庭、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唯獨她一心想嫁入豪門,但是在後期卻依靠有錢而吝嗇的姑姑點出這個角色背後的心境-嫁入豪門才可以讓這個家庭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她深愛著這個善良又浪漫的家庭,但也點出她自己的委屈:她生出來的孩子即屬於丈夫,如果名下有任何財產,那也會是屬於丈夫的,在在道出那個時代的不公,且她自身一直認為自己不成功,認為跟喬比起來,自己始終都是「差一點」,甚至在面對勞利的告白時,都認為自己是「撿人家不要的」。但是她在最後活出了自己,與勞利結為伴侶、面對喬對於婚姻的質疑,她說「妳的夢想不等於我的夢想」,她的個性鮮明而獨立,實際的人生觀反而畫出與其他角色不一樣的色彩。
而這四個女孩的璀璨,來自於獨立而堅強的媽媽。
即使擁有的不多,還是樂意將桌上的早餐讓給隔壁更加窮困的家庭,從女孩們的表情變化可以知道,家裡的經濟和食物存貨並不足以做出另一頓早餐,考量到整個故事背景是在南北戰爭期間,因此這家人的作為更加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也為女孩們的善良打下扎實的基礎。
勞倫斯先生是極為優雅的紳士,體現了對於那個時代的男人的美好想像,而勞利則是與四位女主角關係緊密的男孩,勞倫斯一家相對經濟富裕,但是性格善良而仁慈,這與女孩們的姑姑形成了對比(但是如果從當時的社會觀點來看,馬區姑姑的性格養成是可理解的,因為金錢是她唯一的武器)。
筆者較為不解的是角色的愛情線,喬到底是真心愛著勞利,還是只因為自己很怕孤單?她是什麼時候愛上弗里卓克·貝爾教授,愛到願意一路追到火車站?
關於教授這名角色,筆者感動的是他的琴藝給了這家人最大的安慰,也讓貝絲的精神有了延續。
全片色調鮮明,在喬嘗試將自己的作品賣出、貝絲生病的這段期間,畫面較為灰暗,但是當喬回憶瑪格婚裡的那天,畫面立刻變成暖洋洋的色彩,而喬自己也為後來的人生轉折做了最好的鋪陳-「我不敢相信童年就這樣結束了。」
筆者非常喜歡喬的一段台詞,為這部電影、這部作品的基調與結尾做了最好的詮釋:「女人有靈魂也有心,婚姻不該是唯一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