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遺忘之書B:Roberto Bolaño,我們留給650年後的,是歌聲或墓地?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666, Roberto Bolaño
「跨年前夕差不多的情景重演,我也沒什麼特別的規劃。正當幾千名飲酒狂歡的民眾在時代廣場大肆買醉之際,我則全力對付一首打算要在開年完成的詩,向智利作家羅伯托.波拉紐致敬。[…] 讀波拉紐的《護身符》時,我注意到書中有一對提及古希臘的百牲祭——古時候大規模屠殺百頭公牛的隆重獻祭。我決定要為他寫一首百牲祭——一百行的詩句,以表達對他把短暫的生命用於完成巨著《2666》的謝意。」(《時光列車》)
Roberto Bolaño,臺灣譯為羅貝托.博拉紐,他的小說Los Detectives SalvajesThe Savage Detectives,簡體版譯為《荒野偵探》)繁體版在二O一二年以《狂野追尋》之名上市。Patti Smith寫完《時光列車》之時,博拉紐在美國早已經是一個傳奇、一個神話,一個掀起閱讀狂潮、引發無數評論竄流的天才作家。不過,博拉紐本人對此現象無法置評,他在二OO三年就已經過世。
在他過世前,他的作品英譯本只有一本小說《溜冰場》(The Skating Rink)出版。
讀到Patti Smith書裡這一段話時,小小的文學讀書會才剛讀完博拉紐的《狂野追尋》,其中一個學員,在最後一堂分享她的心得時說,在這之前,她從未聽過這個作家,博拉紐,真的是太厲害了。對博拉紐留下深刻印象的讀書會成員,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一起讀《2666》。
《2666》(指西班牙語原著)是博拉紐過世之後才出版的巨著,分成五部,有一千多頁。不過,如果當時我獲得的訊息無誤的話,臺灣已經買下版權的出版社,將不會出版這本書。銷售決定一切的年代,行銷手法會成為讓一個作家作品生或死的決戰點。臺灣,要用什麼樣的手法來「行銷」博拉紐,才能使得他的讀者暴增,才能使得這本出版日遙遙無期的書可以「起死回生」?
我想,臺灣的出版社不是沒有試過。《狂野追尋》,這書名聽起來就像是垮世代公路流浪的拉丁美洲版。假如,臺灣出版社有意將博拉紐包裝成頹廢反叛不羈的垮世代拉美版天才作家,為此讓熟悉英美作品的讀者,能有一一點親切感,那麼我也不會覺得太奇怪。只是,那樣的形象恰好是博拉紐的同事、朋友,也是拉美小說家Horacio Castellanos Moya,在網媒格爾尼卡(”Guernica”)發表的一篇”Bolaño Inc.”(博拉紐有限責任公司)裡所抨擊的,美國出版商為了推銷博拉紐的作品,創造出一個連博拉紐自己都不會同意的形象。早早就脫離後青春時期、以嚴肅態度面對寫作的博拉紐,一點也不嬉皮,他不吸毒不酗酒,他對家庭、子女深具責任感,他因肝功能衰竭早逝不是因為生活頹廢而是天生體質又過勞。他的早逝,不該成為商業文化裡被浪漫化的消費對象。
Castellanos Moya罵了一堆,我都可以想像他氣到發抖的樣子。不過,他罵的不是出版了許多博拉紐以及拉美作家作品的出版社New Directions,而是後來在《荒野偵探》版權談判中間殺進來的出版集團。博拉紐的兩本大(厚)書《荒野偵探》及《2666》,都被麥克米蘭出版集團旗下的出版社談走。Castellanos Moya認為,博拉紐被塑造成拉美魔幻寫實主義新的接班人、新一代的《百年孤寂》接續者,他認為這無助於理解博拉紐真正想要反抗的、已經成為腐水的拉美魔幻寫實主義,無法明白博拉紐正在站在這些所謂的「拉美寫實巨匠」的對立面,也無法了解他要創造的拉丁美洲新文學。
不只美國,在臺灣對岸,中國也發起博拉紐全集的出版計劃,並且搭配一系列的媒體披露、實體座談等活動。當年,為了養家糊口,從詩歌轉往小說出版的博拉紐,他的詩歌作品也在翻譯出版之列。
坦白說,如果透過行銷手法就能讓博拉紐的作品狂賣,引爆閱讀熱潮的話,我很希望這件事情趕緊在臺灣發生。因為,他的作品確實不好進入,小說密度很高,形式也非常特別。《狂野追尋》的外皮是一個「偵探」故事,形式上,第一跟第三部分是日記(同一個人的),各一百多頁,中間是訪談紀錄,將近四百頁。日記體一向很迷人,因為這種形式就是要直白、赤裸,講東扯西、拉拉雜雜,加上人有窺私的慾望,讀者在前一百多頁應該還不至於覺得讀不下去。到了第二部分,則是不知道由誰做的口述紀錄,敘事者隱藏起來,讀者只能讀到一個又一個的受訪者說的話——逐漸的,你會發現,這個口述紀錄,好像是在追蹤在第一部日記體裡的兩個主角而做的訪談。
故事要說簡單,也可以說很簡單。一群來自拉丁美洲不同國家的年輕詩人,創立了一個「內在寫實主義」的詩歌團體,無意間發現,他們要追求的文學理想,在一九三O年代的拉美就有人做過了,成立者是一個女詩人叫西莎莉亞.蒂納赫羅(Cesárea Tinajero)
並且,聽說還發行了一份名為《卡玻爾卡》(Caborca)的雜誌。為了要證明這個女詩人以及刊物的存在,兩個青年詩人展開追蹤之旅。
好吧,「偵探」的部分了解了,那「荒野」呢,即是索諾拉沙漠,美國與墨西哥交界最大也最熱的一個地區,這本書裡最重要也是最富現實與象徵意義的地點,在博拉紐的作品當中,索諾拉始終都位於核心。
這趟旅行,他們將從墨西哥市往北,進入索諾拉沙漠,然後到一個小鎮,就叫卡玻爾卡。之後,再往東,橫越沙漠,抵達一個小鎮聖泰瑞莎(Santa Teresa),他們的內在寫實主義的先驅,詩歌教母西莎莉亞,據說就住在聖泰瑞莎。
這個小鎮,位於墨西哥與美國交界的一個城市華雷斯城北方。華雷斯城(Ciudad Juárez),曾經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之一,從一九九五年二OO八年間,每年大約有兩百多人被殺,之後有五年期間,因為毒品交易混亂,死亡人數更暴增至每年數千人,二O一二年為高點,那一年有三千七百多人被殺。在這些被殺的人口裡,有為數不少是女性。
博拉紐的遺作《2666》,第四部《罪行》有將近兩百六十頁,也是書裡最大的一部,場景就設在聖泰瑞莎。他在這一部第一個記錄下的死亡,是從一九九三年一月開始,那是第一個被媒體披露的女性兇殺案,他寫道:「儘管可以肯定在1992年有別的婦女被害。在名單之外,或者有一直沒有被發現的被害人,有的被埋葬在沙漠中公墓裡,有的骨灰在夜間胡拋亂撒,甚至連拋撒的人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了。」(《2666》,趙明德譯)
罪行不只一樁,博拉紐在書中羅列了數百位被殺女子的案例。她們多數都很年輕,十幾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很多,死亡的原因有刺殺、槍殺、扼殺,幾乎毫無例外都曾被凌辱、強暴過,有些甚至只能說是孩子,在被強暴的過程裡心力衰竭而死。她們被隨便棄屍在城市、城郊的角落,有些被毀去面容。有上學途中被擄走,下班之後就失蹤,甚至只是跟朋友聚會完,準備要去開車回家就被槍殺。這麼多的死亡,博拉紐並非只是給出數字。如果華雷斯城曾經為這些被殺害的女子樹立粉紅色的十字架,那麼博拉紐則是在書裡,盡他所能的寫出這些陌生女子、他在地球上的同胞簡短的一生。用他的文字替她們立碑。
數百、數千個不自然的死亡,在地球上從未少過。博拉紐的一生,被智利政變狠狠扭轉,不只他,當然。一九七三年皮諾契特將軍(Augusto Pinochet Ugarte)政變,當時的總統薩爾瓦多.阿言德遇難,智利進入獨裁專政的時代。一九六八年全家移民墨西哥的博拉紐,為此又潛回智利,準備投身革命。在《狂野追尋》裡的貝拉諾,就像是博拉紐的影子般,透過「墨西哥詩歌之母」奧克西里奧.萊科圖雷之口,她說到這段經歷:「一九七三年他決定回國參加那場革命。除了他的家人,我是唯一去巴士站為他送行的人,因為他打算走陸路,那是一次漫長的旅程,極其漫長,充滿危險,那是所有貧窮的拉美男孩的啟蒙之旅,要穿越這片荒謬的大陸。」
奧克西里奧.萊科圖雷(Auxilio Lacouture),即是《護身符》(Amulet)的敘述者,全書由她的獨白構成。書裡環繞在一九六八年,墨西哥政府強行鎮壓、屠殺學生抗議的事件,在《狂野追尋》裡出現過,《護身符》將之擴充得更為完整。在這本書裡,奧克西里奧預言了未來世界文學的走向,也是首度在這本書裡,明確地出現了2666這個數字——它是在《狂野追尋》中,西莎莉亞脫口而出時,還沒有那麼確定的一個年份。
而貝拉諾,也會出現在博拉紐的許多作品中,成為行動者。但一九七三年政變的影響,也會成為籠罩主角的思維與行動的陰影。譬如,在《遙遠的星辰》裡,阿圖羅.貝拉諾回憶一個他青年時期認識的詩人卡洛斯.維德爾的故事。維德爾這個人物,是從《美洲納粹文學》裡的最後一個故事發展來的,一個失敗的左翼,敘述一個右翼青年詩人的故事。臨近四十歲,放棄文學,不打算再出版任何作品的貝拉諾,談到了這個往事,一個夢:有次他夢到他跟維德爾一起坐的一艘船要沉了,韋德爾抱著酒桶而貝拉諾抓著腐木,然後,貝拉諾說:「我明白了,維德爾和我,我們曾經在同一艘船上旅行,只不過他曾出力促使它沉沒而我卻沒有為避免它的沉沒而努力做點什麼或者做了但很少。」
面對罪行,人類的共同罪行,博拉紐透過貝拉諾,給出了這樣的醒悟。
博拉紐確實不是馬奎斯,他傳承的也並非是拉美魔幻寫實的傳統,他恰好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著難以想像的完美結構與密度。對我來說,博拉紐已經走得太遠了,我懷疑他根本從未來來的。我活不到2666,多數在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們,也活不到那個時候。
但總會有一些東西,會超越我們,留在我們未來看不見的時代。
延伸閱讀:
New Directions出版社已出版的博拉紐英譯版http://www.ndbooks.com/author/roberto-bolano/
“Bolaño Inc.” 英譯版
https://www.guernicamag.com/bolano_inc/
*本文原刊於《報導者》2016/12/31 原始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roberto-bolan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9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hotographs by a Russian Writer Leonid Andreyev: An Undiscovered Portrait of Pre-Revolutionary Russia》。序言是由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的孫女奧嘉.安德列耶夫.卡萊爾撰寫,她在一開頭便寫道:「當我30
《Photographs by a Russian Writer Leonid Andreyev: An Undiscovered Portrait of Pre-Revolutionary Russia》。序言是由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的孫女奧嘉.安德列耶夫.卡萊爾撰寫,她在一開頭便寫道:「當我3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波特貝羅女巫 A bruxa de portobello》 ✍️作者:保羅.科爾賀 原文作者:Paulo Coelho 譯者: 李淑珺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0/11 📝閱讀記錄: 因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而對作者保羅·科爾賀的
Thumbnail
這一個月來被誤以為是溫柔的亂流給攪亂的又是發胖、又是斷了好不容易恢復的閱讀習慣,而這本其實我不覺得是個好看的偵探小說:《八百萬種死法》還真是呼應了我這個月以來林林種種、琳琅滿目的八百萬種複雜心情。落地窗被我用力推開,是一片陽台,空曠重劃區的邊界是台灣海峽,經常從那裡飄過來水霧,特別是瞬間凝結眼眸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哲學×人類學×社會學 我們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法國出版後一個月銷量破萬冊! 化繁為簡的哲學大師訪談錄,追隨者書架上最後一本拉圖著作, 也是共存於蓋婭的我們認識拉圖的最佳導引。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林新惠|小說家 陳宗文|國立政治大學
Thumbnail
柯洛羽律師為藍克提了冠冕堂皇的犯罪理由——倪莉曾帶頭霸凌同學。 她,必須要彌補小時候的罪惡。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聲明:這只是小說。)
Thumbnail
一萬台幣的作家全集 法國文壇至高榮譽的【七星】,五月十六日重新出版了兩大冊的【波特萊爾作品全集】,有幸躬逢其盛,於第一時間於書店景仰觀望。
Thumbnail
這次追的這個系列,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發生的故事,或事故?這次的故事圍繞著一位犯罪學教授,副業連續殺人犯的紀念品收藏家;超級危險分子,擁有高度社交需求;失去所有,一無所有,剛從監獄旅社退房的前刑警;外加一位走在路上,不斷被倒楣遇上的年輕少女;與一大堆失去呼吸的龍套角色。
Thumbnail
  「令人厭倦的沙漠裡有一片恐怖的綠洲。」─波特萊爾   本書是智利小說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 1953-2003)的最後一部小說(2004),由五個部分所組成,原先預計以一年一部的時間依序出版,為的是讓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有更好的收入,後來為了尊重《2666》
Thumbnail
11、1993年\《惡魔預知死亡》\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一名律師被人槍殺在夜暗的紐約街頭,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終日遊晃街頭精神有問題的遊民,整個城市引起一陣恐慌,議論不斷,但是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越戰刺激的哥哥會是凶手,央求史卡徳協助緝凶。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波特貝羅女巫 A bruxa de portobello》 ✍️作者:保羅.科爾賀 原文作者:Paulo Coelho 譯者: 李淑珺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0/11 📝閱讀記錄: 因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而對作者保羅·科爾賀的
Thumbnail
這一個月來被誤以為是溫柔的亂流給攪亂的又是發胖、又是斷了好不容易恢復的閱讀習慣,而這本其實我不覺得是個好看的偵探小說:《八百萬種死法》還真是呼應了我這個月以來林林種種、琳琅滿目的八百萬種複雜心情。落地窗被我用力推開,是一片陽台,空曠重劃區的邊界是台灣海峽,經常從那裡飄過來水霧,特別是瞬間凝結眼眸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哲學×人類學×社會學 我們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法國出版後一個月銷量破萬冊! 化繁為簡的哲學大師訪談錄,追隨者書架上最後一本拉圖著作, 也是共存於蓋婭的我們認識拉圖的最佳導引。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林新惠|小說家 陳宗文|國立政治大學
Thumbnail
柯洛羽律師為藍克提了冠冕堂皇的犯罪理由——倪莉曾帶頭霸凌同學。 她,必須要彌補小時候的罪惡。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聲明:這只是小說。)
Thumbnail
一萬台幣的作家全集 法國文壇至高榮譽的【七星】,五月十六日重新出版了兩大冊的【波特萊爾作品全集】,有幸躬逢其盛,於第一時間於書店景仰觀望。
Thumbnail
這次追的這個系列,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發生的故事,或事故?這次的故事圍繞著一位犯罪學教授,副業連續殺人犯的紀念品收藏家;超級危險分子,擁有高度社交需求;失去所有,一無所有,剛從監獄旅社退房的前刑警;外加一位走在路上,不斷被倒楣遇上的年輕少女;與一大堆失去呼吸的龍套角色。
Thumbnail
  「令人厭倦的沙漠裡有一片恐怖的綠洲。」─波特萊爾   本書是智利小說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 1953-2003)的最後一部小說(2004),由五個部分所組成,原先預計以一年一部的時間依序出版,為的是讓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有更好的收入,後來為了尊重《2666》
Thumbnail
11、1993年\《惡魔預知死亡》\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一名律師被人槍殺在夜暗的紐約街頭,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終日遊晃街頭精神有問題的遊民,整個城市引起一陣恐慌,議論不斷,但是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越戰刺激的哥哥會是凶手,央求史卡徳協助緝凶。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