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人生好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逃避可以但無用?當人太難不如就當隻貓吧
電影原名:泣きたい私は猫をかぶる
青春就是一場不妥協現實人生短暫的冒險,不管男女會對於自己可以體會外在環境的變化已不如人願,還是心理那不斷湧出的情愫卻無法訴說,面對第一次有著這樣的成長變化是少男少女學習並走入社會的重要課程,同時也對於這陰冷與童話不符的世界發出抵抗。
日本動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是一部以少女與少年對於自己的家庭和周遭人們的感情,因為一次奇幻的際遇而產生變化,中學二年級的女孩笹木美代是個在他人眼中活潑外向的少女,並且熱烈的在學校表達對於同學日之出賢人的好感,而這樣的美代有一個秘密,每當她想逃避時只要戴上神奇的貓面具,便可幻化成貓……
描述青春的電影在日本其實不算特別,不管是熱血搞笑如《哪啊哪啊神去村》、《強風吹佛》或是群像劇青春《我們的七日戰爭》、《我與警察的七百日戰爭》甚至是《青春電幻物語》、《聽說桐島退社了》的黑暗青春逆流。
可以說關於青春這個題材不管是在黑暗或夢幻,日本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斷的以各種方式詮釋這個短短幾年在少年少女身上的轉變,這也使得後面很多電影很難再多突破前人的青春電影風格,而這也讓《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在起步上很難被注目。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是講述中學二年生的笹木美代與同班同學日之出賢人兩人學生故事,看起來外向開朗的美代和冷靜溫和的日之岀這兩位平凡的學生其實因為自己家庭和青春際遇而有著許多煩惱。
而在一次美代偶然獲得了可以變成貓的面具,之後只要心情不佳就會變成貓咪趴趴走。某天變成貓的美代遇上了日之出,一改學校冷靜的模樣日之出溫柔的撫摸變成貓的美代訴說自己的困擾,而不小心聽到日之出內心的美代,決心要幫助日之出。
由人變成貓,並且以貓為特色《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動畫可以說有著寫實青春融合魔幻色彩的有趣安排,並且也結合關於自我省思與動作冒險的元素,算是挺有新意也符合時下性的動畫作品。
但如果與同樣以貓做為主要風格的動畫作品《貓的報恩》相比下來,《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架構出的貓世界因為劇情安排在於男女主角的青春苦痛與成長向前而顯得有些薄弱,甚至雖然有著奇幻色彩但卻未有亮點,甚至解決的方式也莫名其妙的沒有邏輯性。
動畫中著重在女主角笹木美代的人生故事,例如家庭困難、自己對於現狀的不滿足,與全心全意的投入在一個不知會不會有結果的戀情之中,並且在逃避與領悟這些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都有不錯的表現。
同樣在日之出身上也詮釋出不錯,例如他的理想、他的煩惱與鮮少人知的一面,都把青春的煩惱這個題材表達的相當不錯,但動畫中卻過於投入在美代與日之出獨自的煩惱,而大大忽略了兩人必須有所交集和彼此相互扶持的理由。
這點在初起沒有問題,但當故事推展到後續以日之出為視角甚至日之出發現魔幻的成分之後,整個突兀感就越來越大。可以看得出來導演想讓兩人經歷一段魔法世界的冒險而獲得成長。
但是那一整段高潮卻是整部電影最讓人無感且尷尬的地方,甚至貓的世界明明就如同《神隱少女》這樣很有趣的背景設定,卻只拿來襯托一段救援行動,這是讓人覺得略為可惜之處。也讓這部作品細節之處很多,但主線卻很拖沓,男女主角的行動也無法讓觀眾共鳴。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是一部少年少女的青春物語融合貓咪世界奇幻色彩,但表現卻相當可惜之處,雖然在青春的詮釋上很到位,但在魔幻與異世界還有男女主角相互的交集感和原因卻並沒有做到整合,甚至花了一長串去敘述青春故事壓縮了可以讓人吸睛的貓咪國度。
只能說兩邊的平衡上《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還是以少年們的青春呢喃大大壓過一場動作奇幻冒險,但青春的動畫電影經典太多太讓人深刻,使這部動畫埋沒在這影視青春物語的洪流之中。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83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兇案節目《未解之謎》以真實的未解懸疑案件為主題,讓受害者的家屬與辦案的警察、法醫甚至律師等敘述這件懸案未能破解的原因,有些如今還無法理解受害者死因,有的則關鍵人物無緣無故消失在世上。而這些看是有答案但卻缺少關鍵的破案鑰匙,節目將透過公開這些事件,尋求觀眾清晰的邏輯、洞察力與行動才協助警方偵破案件
《書本馬戲團》是一部講述同性戀書店的紀錄電影,故事從經營這家店的夫妻檔貝里與凱倫陰錯陽差的從一般工作外經營了情色書籍副業,而之後慢慢的副業越作越大最後開了一間服務男同志情慾的情色書店。而是什麼讓異性戀夫妻開始了同性情慾書店之路,說起來普通但卻又處處讓人驚奇。
美國軍人紀錄片《父親、軍人、兒子》是以一個伊拉克退伍的軍人布萊恩艾曲和他的兒子為電影主軸,描述關於一位因傷退伍的軍人在回歸了美國社會後,有著怎麼樣的生活與他失去了什麼、又認識到了什麼,還有他與曾經以他為傲的兒子之間,隨著時間和年紀的心境轉變,交織而成家庭電影。
《誰偷了班克西?》是一部相當雜談且政治意味相當重的紀錄電影,片中以班克西在伯利恆的西岸地區的牆面留下驢子對以色列軍官出示通行證的塗鴉,引起許多政治爭議。而之後某天這面畫著驢子的牆卻被割下來準備出售給競標的藝術收藏家,這讓街頭藝術的公眾性和和過去藝術一樣淪為私人收藏兩個極端,開始了一系列論戰。
由日本「表現不自由展執行委員會」擔任策展,展出在日本因為審查機制而被視為禁忌不允許展出的日本藝術作品為理念的【表現の不自由展】,揭開那個日本不願意面對真相的面紗,揭開這些被日本人掩蓋多年的歷史樣貌。
《還能相信WHO?》是由德國導演在2018年所推出拍攝關於世界衛生組織中不為人知的醫學和經濟來源與藥廠和政治人員掛勾的幕後。從過去的豬流感H1N1和非洲伊波拉病毒在到福島核電廠洩漏輻射等關於輻射接觸人體的緊急措施等,在這幕後WHO究竟是為了世界人們的衛生謀福祉,還是為大人物們的方便謀服務?
美國兇案節目《未解之謎》以真實的未解懸疑案件為主題,讓受害者的家屬與辦案的警察、法醫甚至律師等敘述這件懸案未能破解的原因,有些如今還無法理解受害者死因,有的則關鍵人物無緣無故消失在世上。而這些看是有答案但卻缺少關鍵的破案鑰匙,節目將透過公開這些事件,尋求觀眾清晰的邏輯、洞察力與行動才協助警方偵破案件
《書本馬戲團》是一部講述同性戀書店的紀錄電影,故事從經營這家店的夫妻檔貝里與凱倫陰錯陽差的從一般工作外經營了情色書籍副業,而之後慢慢的副業越作越大最後開了一間服務男同志情慾的情色書店。而是什麼讓異性戀夫妻開始了同性情慾書店之路,說起來普通但卻又處處讓人驚奇。
美國軍人紀錄片《父親、軍人、兒子》是以一個伊拉克退伍的軍人布萊恩艾曲和他的兒子為電影主軸,描述關於一位因傷退伍的軍人在回歸了美國社會後,有著怎麼樣的生活與他失去了什麼、又認識到了什麼,還有他與曾經以他為傲的兒子之間,隨著時間和年紀的心境轉變,交織而成家庭電影。
《誰偷了班克西?》是一部相當雜談且政治意味相當重的紀錄電影,片中以班克西在伯利恆的西岸地區的牆面留下驢子對以色列軍官出示通行證的塗鴉,引起許多政治爭議。而之後某天這面畫著驢子的牆卻被割下來準備出售給競標的藝術收藏家,這讓街頭藝術的公眾性和和過去藝術一樣淪為私人收藏兩個極端,開始了一系列論戰。
由日本「表現不自由展執行委員會」擔任策展,展出在日本因為審查機制而被視為禁忌不允許展出的日本藝術作品為理念的【表現の不自由展】,揭開那個日本不願意面對真相的面紗,揭開這些被日本人掩蓋多年的歷史樣貌。
《還能相信WHO?》是由德國導演在2018年所推出拍攝關於世界衛生組織中不為人知的醫學和經濟來源與藥廠和政治人員掛勾的幕後。從過去的豬流感H1N1和非洲伊波拉病毒在到福島核電廠洩漏輻射等關於輻射接觸人體的緊急措施等,在這幕後WHO究竟是為了世界人們的衛生謀福祉,還是為大人物們的方便謀服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國中二年級學生笹木美代與日之出賢人是同班同學,有一天笹木獲得了能變成貓的不可思議的面具,變成貓的她與日之出的距離得以接近,日之出叫變成貓的笹木「太郎」,非常疼愛她,但,如果是變回人類的笹木,日之出還會一樣喜歡她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72篇散文隨筆,記錄了作者 村田沙耶香對生活的千百種想像。 兒時躺在空無一人的和室裡,拿著看不見的手術刀,「取出」不停悸動的心臟,埋藏自己的初戀,〈開刀處理初戀的那一天〉;明明偏愛著玩偶熊太,卻又覺得不該對熊太與犬太大小眼,在心底苦苦掙扎了一番,〈犬太的眼眸〉;好奇日文外頭的世界,於是以自創的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一不小心踏入的奇幻世界,是內心迷惘、失重的投影。在那個有如童話故事的王國,可以小憩,卻又得找到回去的方式。最近一時興起去看了《貓的報恩》,才發現如今的心在這部作品前,就像個迷途的孩子。過去看過這部動畫,當時把焦點全放在帥貓男爵,而現在卻看見了小春的迷失與歸返。
Thumbnail
吉卜力著名的療癒電影《貓的報恩》回歸大銀幕! 平凡的高中女生小春,隨手救了一隻差點撞上卡車的貓,沒想到這隻貓是貓王國的月牙王子,而王國上下將迎娶她為王子妃,以報救命之恩,強行將小春帶入王國!如果沒能在明天日出之前回來,小春就會徹底變成貓咪!她該如何順利離開這裡,找回真正的自我呢?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因為我們的痛苦,真的沒有人知道。要是我們現在變成大人,我們的痛苦或許就會顯得冷清可笑,讓人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憶。可是,在這段變成大人之前的漫長討厭的時間裡,我們又該如何生活呢?本文由此開始指出,痛苦無法等價
Thumbnail
本片最大的記憶點正如海報呈現愛美子的大特寫:她的整個臉龐塞滿銀幕,將她從周遭的世界抽離出來,沒有背景、沒有陪襯,輕蹙的眉頭使她像極了奈良美智畫作中的小女孩,睜著大眼望著景框/畫框外的世界;這個不算有表情的表情包容著許多詮釋,純真、疑惑、好奇,思考甚至沒有思考什麼,她更像是這個世界運行與周遭物事的旁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國中二年級學生笹木美代與日之出賢人是同班同學,有一天笹木獲得了能變成貓的不可思議的面具,變成貓的她與日之出的距離得以接近,日之出叫變成貓的笹木「太郎」,非常疼愛她,但,如果是變回人類的笹木,日之出還會一樣喜歡她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72篇散文隨筆,記錄了作者 村田沙耶香對生活的千百種想像。 兒時躺在空無一人的和室裡,拿著看不見的手術刀,「取出」不停悸動的心臟,埋藏自己的初戀,〈開刀處理初戀的那一天〉;明明偏愛著玩偶熊太,卻又覺得不該對熊太與犬太大小眼,在心底苦苦掙扎了一番,〈犬太的眼眸〉;好奇日文外頭的世界,於是以自創的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一不小心踏入的奇幻世界,是內心迷惘、失重的投影。在那個有如童話故事的王國,可以小憩,卻又得找到回去的方式。最近一時興起去看了《貓的報恩》,才發現如今的心在這部作品前,就像個迷途的孩子。過去看過這部動畫,當時把焦點全放在帥貓男爵,而現在卻看見了小春的迷失與歸返。
Thumbnail
吉卜力著名的療癒電影《貓的報恩》回歸大銀幕! 平凡的高中女生小春,隨手救了一隻差點撞上卡車的貓,沒想到這隻貓是貓王國的月牙王子,而王國上下將迎娶她為王子妃,以報救命之恩,強行將小春帶入王國!如果沒能在明天日出之前回來,小春就會徹底變成貓咪!她該如何順利離開這裡,找回真正的自我呢?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因為我們的痛苦,真的沒有人知道。要是我們現在變成大人,我們的痛苦或許就會顯得冷清可笑,讓人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憶。可是,在這段變成大人之前的漫長討厭的時間裡,我們又該如何生活呢?本文由此開始指出,痛苦無法等價
Thumbnail
本片最大的記憶點正如海報呈現愛美子的大特寫:她的整個臉龐塞滿銀幕,將她從周遭的世界抽離出來,沒有背景、沒有陪襯,輕蹙的眉頭使她像極了奈良美智畫作中的小女孩,睜著大眼望著景框/畫框外的世界;這個不算有表情的表情包容著許多詮釋,純真、疑惑、好奇,思考甚至沒有思考什麼,她更像是這個世界運行與周遭物事的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