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不停止改變!
員工抗拒持續的改變!
成熟公司遵循體制!
員工卻嫌一成不變!
大家好,我是槓槓的中年男子 - Kash 在新創公司這幾年帶團隊,常常聽到這些話
” Kash,,業績制度一直在變,每一季都不一樣,這樣不對!"
” Kash,怎摩你又要做新東西?我們怎摩一直在變方向?" 我還是告訴了他們: “ 哥是被逼的!”
人是不喜歡改變的!因為會沒有安全感!
網路型新創公司,大家最常做的夢想,改變人類的使用行為,在既有的商業環境內,創造新的遊戲規則。我們最常聽到的例子,其實還是矽谷的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等等公司。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這些公司,最年輕的Facebook也已經16歲了,近幾年,大家也少有聽到網路公司巨擘出現了。
今年的Covid-19,讓我們知道,要改變人類的使用行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實是疾病,過去網路業最難溝通的人群,50歲以上的族群,都因為要買限制數量的口罩,沒法出門所以要上網購物的剛性需求,所以真的認真的使用網路了。
這代表了,其實網路型新創公司,在2020的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新的”產業業種”,而是變成了提供"數位服務"的公司。台灣95%的網路服務新創公司,都依附著Facebook,Google等大廠的產品生態系底下,提供客戶所需要的服務。
成功創業像擲杯
台灣的網路創業,成功機率跟在媽祖廟前擲18次聖杯的機率一樣,因為數位變化快速,Facebook,Google的產品規劃不會跟你分享的前提底下,當在台灣創業,就像下圍棋一樣,永遠都是後手,跟著市場趨勢走,隨時的改變是不得不的選擇!
第一次軸變:品牌自營電商服務
第二次軸變:數位媒體代理商
第三次軸變:數位行銷顧問服務
我這五年的時間,帶著團隊至少經歷了三次的軸變(Pivot: 代表策略方向的改變),從一開始的茫茫懂懂進入市場,幫電商客戶做成效操作開始,我們遇到了
- Facebook廣告紅利消失,廣告成本越來越高!
- 電商客戶規模變大,自組團隊自行操作!
這兩個市場現實,我們轉而選擇客戶,聚焦資源,服務國際品牌的自營電商!
在這個過程,我們提升了自身能力,也獲得了不錯的業績成功,同時還得了業界的數位行銷獎項,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成功。
但說實在的,一個人力|能力密集的服務模式,難規模化發展,同時又遇到客群相對少的市場現實,要讓團隊繼續走下去,我們又做了轉身,我們成為了媒體代理商!為了提供客戶整體的數位行銷需求服務,我們四處奔走,整合了下游的服務供應鏈,讓我們可以快速的購買到50種以上的數位媒體廣告以及創意製作的服務,同時在團隊中,驅使大家要挑戰更大的能力,讓自己可以服務刁鑽的國際品牌客戶。
這個過程,大家就像八爪魚一樣,能學的就學,覺得該做的,就盡全力去做!
常常團隊轉過頭來問我:”Kash,客戶在問我們有沒有xxx?我們有沒有?"
我說:"有,我找給你!"
其實只是要活下去!
我們要這樣做,其實只是要活下去,因為我們是後進者,我們只能追,至少追到跟別人一樣。創新是個冒險,要有足夠的底氣跟夢想,才能繼續前進,然後期待自己做的決定是踩對風口的,不然還是務實的把錢先賺了吧!
先找到買家,才能確保你能在市場存留一口氣
在這過程,我們做的事情變化多端,但是只有一件事情是一直不變的,先找到買家,再來佈局,是讓公司能夠存活下來的最終結構,有買家,才有現金流,才有底氣繼續在這市場等待下一陣風的來到!
只是活?這樣大的了?
這是一個好問題,如果只求活,這樣會有未來大的機會嗎?我們多次的軸變,也發現了一個現實:為何我們在市場上,都點燃了一些火花,但是這個火花,卻沒法變成一陣席捲市場的烈火? 這個問題,我們下次聊!
我是槓槓的中年男子 - K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