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亦善於植栽花藝,同時也是動物溝通師,經營〈木漏〉與〈電波森森〉兩個品牌。在粉專上,不管是分享跟客戶動物的互動,或是日常對植物的觀察,都能感受這兩件事佔據她生活重心。但在這兩種各自獨立運行的工作中,又能看到某種聯繫,是人跟動植物之間的距離與關係。
從憧憬到職人,植物參與的人生階段
談起最先接觸哪件事,小亦說小時候喜歡種香草,尤其看了傑米•奧利佛的節目後,這位小女孩對於能帥氣的將香草撒入料理中十分嚮往,但知識、經驗還不足的情況下,種植的過程並不順利。雖然無法讓植物入菜,但植栽卻漸漸以不同樣態進入她的生命中。
大學時的小亦,在租屋處客廳養了幾盆植栽,隨著生活階段不同,她發現每次搬家,這些植栽都會是她第一個想到的事。「朋友常笑我,換洗衣物都不帶,但這些盆栽一定會帶到。」進到職場後,第一份工作是在攝影工作室擔任修圖師,當時很常接到婚攝的案,照片中都可見花草擺飾。小亦對於不同植物能創造的影像氛圍十分吸引,同時身兼店務的她,也開始試著用花草裝飾店內,不管是辦活動或日常工作,都能營造舒適、自在的空間。
漸漸的,這項能力也被朋友們看到,有人會找小亦製作像是花圈等小型花藝作品,當時台灣這塊領域的人不多,大家鼓勵她出來做。但對小亦而言,要真正跨進去卻令她卻步。
「當時,知道我喜歡這件事,但覺得我沒有能力,很難放心地說把錢丟進去,專心去做這件事情。」
遊走幾年後,她遇到了現在的伴侶,對方希望她能實質的去經營,並找來幾位平面設計師,把品牌、LOGO都弄出來。看到輪廓逐漸成形,小亦感受到某種不得不做的壓力,她將這股壓力轉化為動力,拋開其他種種顧慮,與朋友合租一間工作室,開始當成專案來認真經營。
當興趣成為專業,面對品牌經營的道道難題
「你問這兩個品牌對我的影響是什麼?我想了很久,因為覺得它們對我來講,一直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喜歡一件事跟把這件事經營成能維持生活的品牌,有很大的差別。「我剛開始去做的時候,就用非常愉快,沒有在計算成本的方式去享受。」
回想當時的自己,小亦認為還不是很成熟,雖然需要身兼多份工作維持這個品牌。剛開始可以接受,但在某次接下超出身體負荷的兼差後,小亦才對這樣的運作方式產生質疑。另外一個落差,是自身與植物的關係。直白來說,小亦對於照顧的植栽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想到要以某種商品的形式將它售出,自然有些不捨。但隨著品牌的規模越來越正式,不能虧錢的觀念也更加重要。
面對經營品牌所帶來的差異,小亦逐漸調整自己的步伐,除了將照顧植栽、花藝創作所投入的時間精力也納入成本外,她也會在每次粉專發文或工作坊中,傳遞照顧植物的資訊,除了能讓她的客戶認識專業知識,也能讓自己售出的植栽到擁有照顧能力的人手中。
經營品牌之路跌跌撞撞,同樣也在提供動植物溝通的〈
電波森森〉出現。原先是想和前伴侶養的貓互動,而去學了動物溝通,平常沒怎麼在使用,卻在某次協尋朋友的貓之後,在對方協助下建立起品牌。「看來推動著我去做的朋友,同時都有畫LOGO的能力呢!」面對這兩段經驗,我們笑著得出這般結論。
「會開始學動物溝通,也是因為不太喜歡跟人應對,但後來遇到很多挫折,因為做這件事最重要就是跟人溝通。」品牌經營初期,受到飼主的批評與質疑時,曾也讓剛起步的小亦萌生放棄念頭。「對飼主來講,你今天給一個陌生人錢,他會跟你談你最心愛的動物在想什麼,很多人都是抱持著戒心的。」讓對方放下戒心,是溝通最重要的一環。小亦透過跟飼主討論動物的日常,除了確認一些資訊外,也是取得彼此信任的方式。
關係的建立與告別,都是溝通
跟動物聊天很單純,牠們的情緒、想法都很直接。但往往會來進行溝通的飼主,很多都有著明確事情或問題要處理,如同人與人之間,許多案例也是飼主與動物的衝突。例如飼主想透過溝通來處理動物不喜歡親近的個性,但溝通後對方並沒有要改變,對彼此又累積很多怨懟。面對兩者之間的情緒,小亦認為除傳遞訊息外,擔任溝通師的角色還能更加細膩。
「我今天只是一個半路岔出來的人,但要一起生活的是他們。可能一句話,就會影響到動物的下半生。」比起單純傳話,如何讓飼主與動物牽起溝通的橋樑,且願意一起持續前進,是小亦認為更重要的事。
相較於關係經營的持續,動物溝通中的離世溝通,則是處理關係的結束。小亦的經驗中,動物對於自身離去都很坦然,反而是飼主掛念的比較多。離世溝通比起溝通,更像是一道儀式,完成後,對人來說更能接受關係的句點。
但也有人沒辦法輕易地放下,會再做第二次、第三次......過於依賴離世溝通建立聯繫來讓自身平靜的飼主,反而會遇上動物最後不想溝通的情況。也因此,有些溝通師並不做離世溝通,認為不應再打擾離去的動物。小亦理解這樣的觀點,但也認為離世溝通在某些關係中還是有好的影響,不過該怎麼去拿捏能更輕柔接受關係的終點,是飼主與溝通師重要的功課。
累積閱歷,豐富品牌獨特風格
品牌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不管是在動物溝通或是植栽花藝上,小亦逐漸走出自己的道路。回看她在〈木漏〉的作品,花草的顏色風格輕柔,不同於溫室收納各式花種的豐富,而是走入森林中,綠意中點綴著一絲紅黃。
面對植物,小亦喜歡它那原初的樣態。乾燥花不需刻意染色,葉片、花瓣碎了也可以。不管是切花(從植物上被取下的花材)、乾燥花,當它被人類取下時就已經死亡,直視那份死亡,並為花草創造死後的生命之美,是小亦創作上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朋友在看完她的作品後,推薦了日式的侘寂美學(Wabi-Sabi),小亦對於它那「唯美的物哀」、「有限中感受無限」的概念深感共鳴,並去嘗試接觸更多貼近“侘寂”的花藝系統。
小亦於 SyndAvant 舉辦的〈移植一片島國風景〉苔球手作工作坊
同樣在工作坊中,小亦也期望每個學員都能有屬於自己的花藝風格。有學員是受她風格吸引,想仿效類似的創作,但也有人做不一樣的嘗試。小亦跟學員溝通,聊聊想要什麼樣的花色、介紹拼湊不同植物的效果,透過花藝去抓出自己想要的氛圍,進而感受植物帶來的魅力。
環視小亦的工作室兼住處,各式植栽、乾燥花材坐落其中,每盆植栽都是悉心照料,並透過長時間觀察,將它置於合適盆皿與日照位置上。而問起是否有養動物,小亦表示想收編一隻住在後巷的浪貓,陽台放有抓板跟食物,貓可以自在地進出,「現在只要坐在客廳,喊一聲牠就會過來呢!」小亦笑道。車水馬龍南京東路巷內,小亦的空間安靜、舒適,如同動物溝通與植栽花藝,在小亦生活之中逐步找到它們自在的位置。
SyndAvant 凝聚願意將創意與專長應用於改造社會、推進社會進步之創意人,我們稱之為 Avantist 。這一系列專訪,將帶各位認識這些 Avantist 如何經營自己的專業,運用自身才華與影響力,進而形成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力。
編輯:侯奕丞
攝影:Wuz、Achó
核稿: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