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畢設週記-01 【 理性 . 感性 / 美 . 醜 ?】2020.08.20

〔初談畢業設計〕

《好幾年度聯合大檢討》

熟知我的人應該都知道,聚會時我經常“表現出情緒失控”,或許為了講故事更生動,也是一種感性的抒發,但沒有理性控制著,就會“真的爆發”,例如酒精的控制之下。
理性,是救命稻草
處理他人/自己的情緒問題,必須冷靜分析;看著現在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的新聞資訊,必須沉著求證;加上過去四年來的建築訓練,讓我更篤定了,理性的重要性。
但回望自己過去的設計,反而懷念的是感性解放的自己,也就是頭部裝置,任性地將對蟑螂的恐懼帶著氣憤與幽默表達。有人說我的設計像是做實驗,但漸漸地不如過去大膽,不敢觸碰理性、邏輯以外的論述,還自以為那就是做設計吧
我並不信任感性的自己。
因為感性時常出錯,時常鑽進死胡同變成一個老固執,而不是我夢想中瀟灑帥氣獨立自主的高EQ大人,呵。不信任而壓抑,取而代之的是,異常明顯的憤怒情緒。除了憤怒、快樂和平淡,其餘情緒都讓我難為情,並陷入焦躁,而又轉化為憤怒,所以我就是個一直發怒的人,辛苦各位了
時長約半年,沒有設計課題占滿我的腦袋,便開始思考,這是否是變相的逃避?我無法像過去一樣寫出感性的文字,無法像過去一樣放肆去聽看不懂名字的歌,卻懷念發現新大陸的欣喜感。
以下順便附上以前發現的新大陸。
為了抓住即將成為社畜的最後一年時光,希望能找回感/理性的平衡,除了最後一次設計能放鬆玩,也不要忘了,真正的了解並接納自己,才由內而外使我強大。
你各位以為我的畢設跟有關以上嗎?並沒有,我只是在反省自己哈。

《畢設-01而已好焦慮阿》
先談談我心目中的建築
想當初阿姨用一句:「建築為設計之母」,同時讓害怕產生家庭革命的我,自願跳進燃肝的建築系坑裡,而我也像個斗M被埋的有點爽。
如前言所述,我並不是對建築抱有極大熱忱而來的,想當初老師調查了班上要報考建築師的人數,對沒舉手的同學說:「那你們來幹嘛勒?」,當時的我也很疑惑。當時立下大志,要在建築中找到轉換跑道的線索,找尋建築的突破點,是對我建築學業的期望。

《突破點》
挑戰建築框架
由硬到軟?視覺上的柔軟?真實的柔軟材質?
將建築想像為人,骨骼為結構,皮膚為包覆和阻隔。建築是否能如皮膚一般容納脂肪的增多和減少?建築是否能體現出如人體般優美的曲線?在結構之上,建築是否能有如裙襬般,輕飄的遺世獨立感?
I have a dream
服裝設計是我的夢想,雖然它害我差點家庭革命。
服裝設計在台灣大眾的心裡,一直是不被重視的,大多被定義為賣衣服的啦、做衣服的,因為那不是必需品。更多時候它是作為歷史的載體、設計師的感性和珍貴工藝的畫布,如何運用剪裁、布料、服裝語彙精準的表達,同時到達審美標準,我認為這是更勝品牌價格和社會價值觀的精華。
品牌旗艦店、服裝文化推廣中心......等。各領域設計都是如此,我們不一定花錢買或是崇拜它,但必須有能被理解的舞台和判斷與審美的觀眾。
靈魂的場所
對於建築領域是老問題了,空間如何影響情緒?
延續大二的個人小屋。尺度、光線、室內外如何影響空間氛圍?大四的課題做過一次延伸,學到包括細節、結構接點、材質、鋪面、鋪面轉換......等,都是氛圍營造的因素。
現代人忽視靈魂的存在,忙著追求物資、生存和社會價值,沒有靈魂的相輔相成,人人都將成為行屍走肉。讓靈魂有個休息的場所吧,畢竟它們被折磨的不輕。

近期書單

《從Q到Q+》
-2020 Warren Berger
《靈魂的場所》
-2016 李清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