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的理由》談建築教育失敗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正在建築界奮鬥或者不知為何而戰的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建築的理由》精準有條理的論述了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與定位,從全球化、競圖、產學、策略、數位、土地、工作營等,以學界觀察業界和建築教育界,提出種種質疑,並試著回答,以此做為當代建築人得以借鏡與反思的依據。


畢光建老師任職於淡江大學建築系,我曾在大四下學期的設計課中,接受畢老師的指導。印象中,畢老師是一位很嚴謹的人,說話很有邏輯,這或許也和他長期接受西方教育有關(大學與研究所),對於建築設計的合理與否,特重於設計的邏輯與精確的語言表達。邏輯看重的是設計過程的一致性,語言表達則是抽象思考的最佳訓練。


書中提到:『無論建築設計或都市設計,都必須兼顧到三個面向,亦即:「實體品質(Qualities)」、「基本動作(Basics)」和「詢問試探(Inquiries)」


「實體品質」:就是施工品質,也就是營建執行面的成果,與營建大環境、建築師掌握營建現實的能力有關。「基本動作」:基地策略和基地配置,室內室外的動線組織和功能組織,空間品質、系統介面、以及材料與工法等。「詢問試探」:問新的問題,並且提出新的設計答案。』


大學的建築教育,主要提供部分「基本動作」的知識與「詢問試探」的能力。於是,大學教育以訓練思考能力為主,而非技術能力。套一句日本管理專家大前研一說的話:「未來,真正的專業必須能在蠻荒之中開闢蹊徑;在看不見的空間中尋找更多機會。」而美國前教育部長李察萊利再2004年提出觀察說「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10種工作,再2004年根本不存在。」「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在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生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所以,相對於基本動作的知識,詢問試探的能力才是建築教育的核心。


我想問的是,當今的建築教育,關於詢問試探之核心能力的培養與方法,是否正確以及是否有效呢?


詢問試探的能力說到底是一種思考的能力,披上建築的外衣後,頂多再縮小為思考「空間做為解決問題之工具手段的能力。」空間如何解決問題呢?走一趟評圖場,從議題試探→概念發想→空間量化→機能、造型、系統、環境等發展過程。以此評斷設計好壞的判準是─設計是否解決了原先的問題;設計是否從想法(idea)轉化至被清楚界定、發展與深化的抽象概念(concept),而概念最後是否又被準確的空間化。簡單說,就是說的和做的有沒有一致,腦海中的想法有沒有、可不可能被實踐出來。


大部分在評圖場上最被詬病的是,結果與概念脫節了,或者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空間化後卻沒有解決問題或得到答案。這一套訓練,背後有一套邏輯,一套建立在概念(concept)上的邏輯。概念是否有被落實,成為一件對建築人訓練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想法不再只是想法,而是有辦法被建築的可能。但是,我想問的是,概念被落實,就是一個好設計嗎?或者說好設計必須一定要有好的概念嗎?從教育的角度看,訓練思考與實踐的能力,概念是一個好的詮釋方式嗎?議題空間化後的可能與空間做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是恰當的嗎?


概念不被落實或者沒有概念(或說不清楚概念),也能夠成就一個好設計的原因在於,概念與設計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甚至建築師在營建體系缺席之下,營造業依然有能力與經驗,能夠蓋一棟有品質的建築。但是,學校教育並不考慮實體品質的問題,所以從概念、語言、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成為了檢視學生「邏輯」一致性的主要依據。除了培養學生問一個好的、前瞻性的、實驗性的、計畫性的、策略性的問題外。概念提供了「理由」,讓我設計的建築有別於他人的理由。


如果邏輯的一致性(概念、語言、過程)是建築人最核心的價值,因為此價值保障、並試圖保有設計的理由以及內涵,而以整個營建體系而言,建築師把守住此價值也是成就高品質空間、空間涵構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是,概念、語言、過程三者之間,是否就缺一不可呢?或者說,現在的建築教育是否具備檢驗這三項邏輯一致性的方法呢?更核心的問題是:「在建築系裡的邏輯訓練,一定需要使用建築的語言嗎?」


首先,邏輯訓練在建築系是缺席的,系上沒有任何一堂邏輯課,而哲學課是屬於通識課程,當年我修的是環境倫理,學得也不是邏輯。系上唯一比較有關係的課是開在大三的「工程倫理與建築法規」,但是這是一門法規教得不清不楚,更談不上倫理學的一門課。基本上建築教育,建築人自認為能夠侃侃而談、能夠將想法如出一轍的被落實的能力,其實一點也不扎實、不確實。現在的建築系教育,訓練邏輯沒有,但是在檢驗、評斷設計好壞的理由時靠的確是邏輯一致性。導致建築人侃侃而談確沒有內容、沒有標準,演繹鋪陳、邏輯服人的能力是缺席的,限縮了建築人的發展與潛能。我必須說一句很嚴重的話:「台灣的建築教育是失敗的」當然,背後是台灣教育整體的失敗。


台灣的建築教育在哲學、思考訓練,並沒有有系統的教授給學生,。一方面系上沒有這方面的老師。二方面系上覺得這件事情不那麼重要,至少沒有建築設計重要。從系上將工程倫理與建築法規排在同一門課便知道,很像只是畢業後攤開成績單看看修課內容,有這幾個關鍵字就可以似的。談到訓練學生獨立思考,我深切的感受到,目前建築教育與業界,正快速地將建築人的熱情消磨殆盡。這不只是建築教育的問題,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大學生太多、科技大學與大學分工不清。定位上,要求科技大學學生畢業後馬上與業界接軌,是合理的,因為科技大學在理論與實務上應該偏向實務。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不管大學或科技大學,理論、思考、實務、技術等都混為一談,什麼都包,但是什麼都不深、不精。大學和科技大學有什麼差別呢?大學的目標與價值是什麼?學生對於知識在畢業後還有追求的慾望嗎?


最後,我想提出三點建議,期望建築系在教育方針上能夠有所調整:


第一,課程方面:一套完整扎實的哲學基礎課程。包含:哲學概論、邏輯、建築相關的哲學等等。建築系大學念五年,我們理當有較充足的時間,補足台灣教育缺乏的哲學與邏輯思考的基礎知識,不能夠一方面要求和西方大學的教育內容一樣,確又不顧西方在大學教育前所打下的哲學與邏輯思考基礎。套一句中國建築設計師吳鋼說的話:「好的設計案,是一系列正確和邏輯決定的必然結果,也是美感的基礎。」


第二,師資方面:實務與理論的結合。目前建築系師資最被詬病的是,缺乏實務經驗,這部分需要鬆綁目前任用的相關法規。期望未來能夠打破產學的界線,鼓勵學校老師走出校園與業界合作甚至創業。對於建築做為一門實用的、解決問題的工程而言,建築設計、構築工法等在實務上的應用是重要的。提供學生在想法與空間化的過程中被落實的可能。


第三,學生方面:自我價值的確立。進入建築系的同學學習動機都不相同,一開始對於喜歡建築的什麼,也談不清楚,因為在大學以前的教育,自我發展是不被鼓勵的。不是別人「交代」你做什麼,而是「你想」做什麼的這部分是薄弱的。因此,學生需要清楚的了解建築教育在建築圈與社會上的位置,並建立一套自己的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知識架構,做為自我價值的信仰。而這需要多元的學習課程與師資做輔佐。

2016/5/15

avatar-img
49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哲學入門九堂課》是紐約大學哲學與法律教授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寫的一本,跳脫許多哲學入門的專有名詞與艱澀的文字,用白話的方式直接介紹哲學的基本理論的哲學入門書。哲學思考不是哲學家的專利,是身為人的一種本能,本書在促使讀者們去思考,在不提供標準答案之下,提供享受思考的過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第19屆國家文藝獎在12月15號揭曉,得獎者不乏建築師、北管藝師、藝術家、舞蹈家、小說家等,此獎項從1997年頒發第一屆至今,已走入第十九個年頭,號稱「藝術界的最高榮譽」。此獎項由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簡稱國藝會)主辦,目的在「積極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
《哲學入門九堂課》是紐約大學哲學與法律教授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寫的一本,跳脫許多哲學入門的專有名詞與艱澀的文字,用白話的方式直接介紹哲學的基本理論的哲學入門書。哲學思考不是哲學家的專利,是身為人的一種本能,本書在促使讀者們去思考,在不提供標準答案之下,提供享受思考的過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第19屆國家文藝獎在12月15號揭曉,得獎者不乏建築師、北管藝師、藝術家、舞蹈家、小說家等,此獎項從1997年頒發第一屆至今,已走入第十九個年頭,號稱「藝術界的最高榮譽」。此獎項由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簡稱國藝會)主辦,目的在「積極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準備迎接今年底即將來臨的建築師考試?想在真正的考場上獲得無比的自信?邀請參加第五屆真實的建築師考試模擬考,精確的題目設計,百分百實戰演練,專業監考團隊,建研所 室,懂考試!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113年建築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解析的文章,提供周邊環境分析以及設計解析技巧,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幫助。
Thumbnail
當你覺得任何地方不對勁?......儘管發問吧......
Thumbnail
好的圖書館設計能夠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鼓勵社區參予互動,並且成為在地化都市的文化地標。現代圖書館不僅需要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還要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本文介紹了圖書館設計、建築形式與外觀設計,以及國外綠色建築案例,旨在提供基本概念並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來啟發考生。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準備迎接今年底即將來臨的建築師考試?想在真正的考場上獲得無比的自信?邀請參加第五屆真實的建築師考試模擬考,精確的題目設計,百分百實戰演練,專業監考團隊,建研所 室,懂考試!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113年建築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解析的文章,提供周邊環境分析以及設計解析技巧,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幫助。
Thumbnail
當你覺得任何地方不對勁?......儘管發問吧......
Thumbnail
好的圖書館設計能夠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鼓勵社區參予互動,並且成為在地化都市的文化地標。現代圖書館不僅需要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還要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本文介紹了圖書館設計、建築形式與外觀設計,以及國外綠色建築案例,旨在提供基本概念並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來啟發考生。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