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細菌正在控制你的食慾!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了人類20000~25000個基因的定序工作,而較鮮為人知的是,由美國微生物學家戈登(Jeffrey Gordon)主持的人類腸道微生物組計畫,緊跟著在2005年如火如荼地進行。
計畫的目標是:探索人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的各種特徵,以及對人體的具體影響。
戈登表示,人體內也許有超過人體本身基因數100倍的微生物,要真正了解人類基因,就應該先了解體內的細菌。計畫內容將為100種最具代表性的結腸(大腸的前段)細菌,進行完整的基因定序。
戈登對於結腸細菌研究的興趣,可以追溯到他還是腸胃病學家的年代。腸道細胞的更換速度很快,幾乎是每1~5天就脫落一輪,而當時的戈登正是在研究這些促使腸道內層不斷更新的基因。
為了確保這些在結腸內定居的細菌不會過度繁殖,也不會入侵腸道內部組織,腸道內的上皮細胞會隨著每天的排便而大量被「拋棄」。
這種拋棄速度需要的代價相當高。除了消耗熱量,每當一個細胞脫落,就需要一個新的遞補上來。在人的一生中,會有上萬次的腸壁細胞更新,只要忽然一個隨機突變使這個遞補機制遭受破壞,腸壁細胞就會立刻「倒戈」成為癌細胞,從此擺脫人體細胞的共生契約,只會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的繁殖。

細菌與腸道細胞的「溝通」

在實驗中,戈登將從人類腸道中取得的多形擬桿菌,投入無菌老鼠的腸道中,發現這些多形擬桿菌生長得相當好,適應情形幾乎與在人類腸道中一樣。
多形擬桿菌除了寄生在腸道之外,還與腸道細胞之間存在著「特殊餵養」的關係。戈登在一次偶然忘記餵食老鼠的情況下發現,老鼠腸道細胞分泌了一種叫做「海藻糖」的物質,用來餵養這些多形擬桿菌。
經過反覆實驗,戈登最後歸納出三個現象:
1. 無菌老鼠的腸道細胞,在老鼠剛出生時不會生產海藻糖。
2. 不生產海藻糖的老鼠,在服用多形擬桿菌後,腸道細胞會恢復生產海藻糖的能力。
3. 腸道細胞並不會每次都回應多形擬桿菌並生產海藻糖,而是在老鼠腸道中近乎沒有食物的狀態下,腸道細胞才會分泌海藻糖。
研究顯示,老鼠腸道內的多形擬桿菌在缺乏食物來源的狀態下,會向腸道細胞發出乞求訊號,而腸道細胞會在一定強度的訊號下逆轉消化系統,反過來餵養多形擬桿菌。
為了進一步了解腸道細胞與多形擬桿菌的神秘交流現象,研究採用了基因晶片技術,一次可以掃描上萬個基因,而且使用螢光直接標示基因的位置。
研究結果顯示,表面佈滿約20000個老鼠基因的晶片,在注入多形擬桿菌後,有數百個老鼠基因產生反應,這暗示著腸道細胞與多形擬桿菌中可能存在著許多隱晦的「交流」。
而這種關係可能是一種「共生」,而不是多形擬桿菌在腸道中「寄生」 。
另一方面,在經過多形擬桿菌的基因定序量測後,確認在多形擬桿菌的4779個基因中,約有170組基因是用來專門處裡難以消化的植物性纖維。這些基因會製造出獨特的酵素來分解這些植物纖維,並將其分解成老鼠和人類可以吸收的養分。
這再次顯示,多形擬桿菌並不僅僅是寄生在哺乳動物的腸道中。它們除了在腸道中尋找食物之外,還可以適量的將分解後的養分回饋給腸道,以便維持與腸道細胞的共生關係。
在發現多形擬桿菌與腸道細胞的「溝通」之後,2004年甚至在老鼠的腹部脂肪細胞中發現,多形擬桿菌會阻礙老鼠抑制脂肪的激素。換句話說,多形擬桿菌會督促著老鼠的脂肪細胞囤積脂肪。
實驗結果發現,在餵食多形擬桿菌之後,老鼠的腹部會立刻開始囤積脂肪,無論是進食減少30%或是增加代謝30%都得到一樣的結論。在餵食多形擬桿菌後的第14天,老鼠的平均脂肪儲存量提升了60%!
這顯示了多形擬桿菌不但能夠幫助老鼠從有限的食物中取得更多的熱量,還會向它的宿主發出指令:「喂!這些熱量給你,把它們通通儲存起來吧!」
總結上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外界食物匱乏時,多形擬桿菌會向宿主的腸道細胞要求供應熱量;反之,當外界食物充裕時,它們會向宿主提供熱量並開始儲存脂肪。
無論宿主(就是我們自己)願不願意接受這些熱量和脂肪,它們都會忠實地執行這樣的合作與溝通。

拒絕好好溝通的細菌

多形擬桿菌這樣的案例在腸道中並非特例,每種細菌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溝通方式。例如:約佔腸道細菌20%的擬桿菌屬(Bacteroides)喜歡脂肪、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喜歡碳水化合物、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偏好纖維。
每種細菌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當沒有食物的時候,它們就休眠;當食物出現,它們就開始活躍,充足的食物可以讓每15~30分鐘就繁殖一倍的細菌繁衍到數十代之多。當空間不足、養分不足或廢棄物過多時,它們會試著回饋營養給腸道細胞;當食物不足時,它們會要求腸道細胞分泌食物餵養它們。
不過,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會禮尚往來。
出血性大腸桿菌就相當蠻橫。在食物充足的狀態下,出血性大腸桿菌可以和其他腸道細菌維持友善競爭,一旦糖分消耗完畢,出血性大腸桿菌就會凶暴的鑽入腸壁中引發出血性腹瀉,是種強迫提供食物的糟糕方式。
這時候只要能夠即時吃下糖分,就可以安撫出血性大腸桿菌。在這個案例中,糖的效果堪比特效藥,一吃就會馬上見效。
志賀氏菌是一種會引發細菌性痢疾的細菌,要求餵養的行徑更為惡劣。只要缺乏糖分,志賀氏菌就會釋放出毒素,引起出血性腹瀉。
基本上,只要致病菌們沒得到它們想要的食物,它們不會像一般細菌那樣用隱晦的方式表達需求,而是會以暴力的方式讓我們感受到不適,甚至引起嚴重腹瀉,直到我們出面解決它們的糧食問題為止。

腸道細菌讓你吃個不停

健康的腸道中可能有數萬種腸道細菌,其中約有30多種是主要菌,約有100多種數量較少的是備用菌,剩餘的近萬種則以休眠的形式躲藏在角落或是盲腸中。
幾乎每一種細菌都和多形擬桿菌一樣,有上百組基因可以專門處理難消化的食物,並且和腸道細胞有著獨立的溝通、餵養和彼此競爭食物的關係。說到這裡就能明白,我們的腸道是個多麼複雜的細菌生態系了吧!
當菌種分佈不均勻的時候,特定的菌種獨佔腸道疆域,這個菌種就能長期統治我們的腸道,並且經常向我們發出特定食物的訂單,而這個訂單就是促使我們想吃特定食物的食慾。
我們或許可以用意志力克服一時的食慾,但腸道內的細菌可不會輕易地妥協。畢竟這是它們短暫生命的所有目標,只要還活著就會不斷向我們暗示、明示,甚至用賀爾蒙來影響我們的大腦。最後,當我們看到、聞到它指定的食物,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大快朵頤。
而這時候大腦則有很大的機率會催眠我們:嗯,這個食物的確是我特別喜歡的那個口味,真是美味呀!
食慾是驅動身體行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吃下肥美的牛肉、油脂豐富的魚肉、酥脆的洋芋片和巧克力,並且努力維持食物來源。
我們以為這些食物就是我們的喜好、是我們的選擇,於是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重複進食類似的食物,一次又一次的強化從腸道菌、腸道細胞到大腦飢餓感的連線。然後,我們就會越吃越多,導致肥胖。
當知道我們對食物的渴望,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我們的腸道菌,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取回主控權,控制食慾、瘦身減重對我們來說,就不再是個棘手問題。

以上內容引自《瘦不下來,都是細菌惹的禍!你該知道的練菌飲食瘦身法》
原來食慾是受到細菌控制的!想知道如何透過飲食控制腸道細菌來減重嗎?
更多實用的減重內容,趕緊入手這本書吧!
Readmoo讀墨電子書:《瘦不下來,都是細菌惹的禍!你該知道的練菌飲食瘦身法
Amazon Kindle 電子書:《瘦不下來,都是細菌惹的禍!你該知道的練菌飲食瘦身法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健康醫療福利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各種有趣的科普冷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事實上,我們會變胖,細菌可說是很主要的罪魁禍首。 但當我們還在煩惱該如何對付它們來減肥時,畜牧業早就開始控制腸道細菌,研究如何讓雞豬牛羊長得又快又肥美啦!只是這故事開端的前50年,畜牧業的業主們並不知道這種增胖效果居然是來自腸道菌的影響。
「只是嗆到而已,沒事!」 老年人咳了幾聲說沒事,卻滿臉通紅,大概要三五分鐘才會緩過來,並且在一個小時內還是會反覆乾咳。或是常常在談話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嗆到無法呼吸,經過幾次的咳嗽後又會恢復正常。起初只覺得是突發狀況,幾次後卻發現嗆到和乾咳已經是每天的日常。
也許你會發現,家中的老年人實在太常上廁所了!剛剛才上完廁所,不到30分鐘就開始有尿意。不知道會不會有後遺症,令人擔心! 如果是外出就更麻煩了,只要行程中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會格外焦慮上廁所的問題,最後索性不出門。 原來是因為「膀胱過動症」
「薄鹽醬油太淡,沒胃口!」說完就開始猛加傳統醬油。 老年人總是嫌味道太淡,索然無味不想吃,明明醫生有交代不能吃太鹹呀!若是在家吃飯還能在一旁提醒,但只要一出門就是往重口味的餐廳去,都不知道該怎麼阻攔他們了。 味覺退化,嚐不到以前的味道 「味覺」是一種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由五種味道——
咚! 「唉呦!我的腰!」 「沒事,跌了一跤而已……好痛,不要硬拉我啦!」 目擊老年人跌倒,總是心跳漏半拍,下意識就想伸出手幫忙。 但當老年人跌倒時,先不要急著將老年人拉起!在沒有初步確認的情況下,任何拉扯的動作多少都會增加疼痛感,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二度傷害。
喝酒可以用酒精消毒的方式消滅體內病毒? 別鬧了,喝再多酒也無法達到消毒效果! 就算是號稱全世界最烈的酒—的蘭精餾伏特酒(精濃度96%) ,也會在進入胃的時候瞬間被胃酸稀釋,酒精濃度只要低於50%就無法維持殺菌效果。
事實上,我們會變胖,細菌可說是很主要的罪魁禍首。 但當我們還在煩惱該如何對付它們來減肥時,畜牧業早就開始控制腸道細菌,研究如何讓雞豬牛羊長得又快又肥美啦!只是這故事開端的前50年,畜牧業的業主們並不知道這種增胖效果居然是來自腸道菌的影響。
「只是嗆到而已,沒事!」 老年人咳了幾聲說沒事,卻滿臉通紅,大概要三五分鐘才會緩過來,並且在一個小時內還是會反覆乾咳。或是常常在談話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嗆到無法呼吸,經過幾次的咳嗽後又會恢復正常。起初只覺得是突發狀況,幾次後卻發現嗆到和乾咳已經是每天的日常。
也許你會發現,家中的老年人實在太常上廁所了!剛剛才上完廁所,不到30分鐘就開始有尿意。不知道會不會有後遺症,令人擔心! 如果是外出就更麻煩了,只要行程中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會格外焦慮上廁所的問題,最後索性不出門。 原來是因為「膀胱過動症」
「薄鹽醬油太淡,沒胃口!」說完就開始猛加傳統醬油。 老年人總是嫌味道太淡,索然無味不想吃,明明醫生有交代不能吃太鹹呀!若是在家吃飯還能在一旁提醒,但只要一出門就是往重口味的餐廳去,都不知道該怎麼阻攔他們了。 味覺退化,嚐不到以前的味道 「味覺」是一種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由五種味道——
咚! 「唉呦!我的腰!」 「沒事,跌了一跤而已……好痛,不要硬拉我啦!」 目擊老年人跌倒,總是心跳漏半拍,下意識就想伸出手幫忙。 但當老年人跌倒時,先不要急著將老年人拉起!在沒有初步確認的情況下,任何拉扯的動作多少都會增加疼痛感,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二度傷害。
喝酒可以用酒精消毒的方式消滅體內病毒? 別鬧了,喝再多酒也無法達到消毒效果! 就算是號稱全世界最烈的酒—的蘭精餾伏特酒(精濃度96%) ,也會在進入胃的時候瞬間被胃酸稀釋,酒精濃度只要低於50%就無法維持殺菌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腸道菌落形成之菌-腸-腦軸(microbiota-gut-brain-axis)調控身體的神經傳導、內分泌、消化、代謝、免疫作用、因此與全身之各種生理及疾病都有密切的關聯。 腸道菌落功能: 1.製造血清素:血清素是大腦內能讓心情愉悅的重要激素,而部分的腸道益生菌會製造血清素相關物質。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飲食的重要性與正向循環的心得與整理,提到了腸道對情緒、自制力和生產力的影響。同時,文章也提到了如何通過飲食的改變來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穩定分泌,從而使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快樂和更積極。☀️心態轉變: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制力與生產力過去以來,我一直沒有正視腸道的真正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腸道菌落形成之菌-腸-腦軸(microbiota-gut-brain-axis)調控身體的神經傳導、內分泌、消化、代謝、免疫作用、因此與全身之各種生理及疾病都有密切的關聯。 腸道菌落功能: 1.製造血清素:血清素是大腦內能讓心情愉悅的重要激素,而部分的腸道益生菌會製造血清素相關物質。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飲食的重要性與正向循環的心得與整理,提到了腸道對情緒、自制力和生產力的影響。同時,文章也提到了如何通過飲食的改變來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穩定分泌,從而使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快樂和更積極。☀️心態轉變: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制力與生產力過去以來,我一直沒有正視腸道的真正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