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這個雲端服務成為不可抵擋的商業趨勢的時代,所有的舊時代服務一個一個被雲端化,幾乎是必然的。在電影電視方面,有著以網飛為領導者,迪士尼、亞馬遜、蘋果在後狂追的串流影音大戰。在音樂方面,也有著 Spotify、Apple Music、Amazon Music 的激烈競爭。而作為近二十年來最受矚目的娛樂 – 數位遊戲,自然也不可免於這個趨勢。就在上個月底,科技巨頭的亞馬遜,公開發表了他們傳聞已久的雲端串流遊戲服務 「Luna」,正式宣布進軍雲端遊戲市場。當然,這也讓雲端遊戲市場,陷入了一個三大科技巨頭的對決,參賽者除了亞馬遜之外,還包括了去年年底上線的 Google Stadia,以及今年九月中正式上市的微軟 xCloud。而如果我們把 Sony 的 PlayStation Now 以及 Nvidia 的 GeForce Now 也算進去的話,那這個賽道可以說是高手雲集,每個玩家都不可以小看。到底這場雲端串流遊戲大戰接下來會怎麼打,雲端遊戲真的能成為主流嗎?又是哪一個科技巨頭會佔上風呢?就讓本期科技巨頭解碼,來分析這場未來絕對會非常精彩的商業大戰。
什麼是雲端遊戲?
首先,我們還是先跟不熟悉雲端遊戲是什麼的讀者們,解釋一下雲端遊戲的原理。傳統來說,所謂的數位遊戲,基本上就是一套設計給消費者進行遊戲的軟體,這個遊戲可以是開槍打壞人的射擊遊戲,可以是打怪物收集寶物的遊戲,也可以是蓋房子建設城市的遊戲。而這個軟體,通常會安裝在特定的硬體上,利用硬體的運算機能,把畫面與音效展示給消費者。舉個例子來說,像家用主機電視遊樂器的遊戲軟體,就是安裝在 PlayStation 或 Xbox 的主機之上來運算。而電腦 PC 上的遊戲,則是利用電腦的中央處理器與顯示卡來作運算。至於手機上的遊戲,也是安裝在手機上,利用手機的 CPU 與 GPU 來運算,展示遊戲的畫面給玩家。玩家在螢幕上看到一隻衝過來的怪物,或者是一台飛過的飛機,都是由這些硬體所運算出來的呈現結果。而當玩家看到了畫面的變化,就會透過操作介面(滑鼠、搖桿、鍵盤)等,作出回應的指令,如閃避或攻擊等,這些指令傳到遊戲軟體後,軟體透過計算,再回傳計算後的結果,如成功的打中怪物,怪物死亡玩家獲得經驗的結果,在畫面上呈現給玩家。
先講亞馬遜好了。對於亞馬遜來說,雲端串流遊戲,很明顯的就是他們的 Amazon Prime 會員生態系大戰略的延伸。在 Amazon Prime 生態系已經有了串流影片服務 Amazon Prime Video,有了串流音樂服務 Amazon Prime Music 之後,在這個生態系中,再加上串流遊戲服務也是非常合理的。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大戰略,就是要在 Prime 會員系統內,打造一個一站購足的完整服務。當消費者因為亞馬遜的電商免運服務,擁有了一組 Amazon Prime 帳號之後,他們日後會發現,這個帳號,裡面也有影片可看,也有音樂可聽,也有遊戲可玩,未來甚至還可以叫計程車。這些會員,未來會一整個活在亞馬遜的生態系之中,任何事情有亞馬遜就夠了。
而在這個策略下,亞馬遜不需要提供最好的服務,只要提供夠好的服務即可。因為這些會員,其實是因為 Prime 生態系的方便性與價格優惠,才來使用這些服務的。只要不是重度需求的玩家,亞馬遜的服務很可能就足以滿足他們了。或許 Amazon Luna 的遊戲數量會比其他串流平台少,但只要有一定的量,能滿足非重度玩家的需求,那就足以把這些會員綁在亞馬遜的生態系中進行消費。舉例來說,亞馬遜的 Amazon Music 的歌曲數量,其實比起 Apple Music 與 Spotify 都少了不少,但是 Amazon Music 仍然能穩坐音樂串流市場的第三名,而且市占率與前兩者也沒有差太多,就是這樣策略下的結果。
而微軟的策略,又有顯著的不同。對於微軟來說,下一個世代的遊戲戰場,其實是在遊戲訂閱制。所以微軟的策略,是要讓自己的遊戲訂閱制,在越多的平台上出現越好。即使微軟的次世代主機 Xbox Series X & Xbox Series S,都只是這個遊戲體驗中的一部分平台而已。對於微軟來說,他們希望你只要訂閱了微軟的遊戲訂閱服務 Xbox Game Pass,你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當時你所擁有的裝置來進行遊戲。
舉例來說,同一款遊戲,你在書房的時候用電腦玩,當有朋友來訪一起在客廳玩的時候則是用遊樂器主機。可是當你上班上學坐在捷運上的時候,你還想玩這款遊戲,想說還有一個關卡沒破,怎麼辦?這個時候,就可以啟動微軟的 xCloud,用雲端串流來玩這個遊戲。別忘了,微軟的 xCloud,是綁在 Xbox Game Pass 的訂閱方案的。簡單來說,微軟並沒有期待雲端串流成為玩家的全部遊戲體驗,而是希望雲端遊戲成為玩家在特定狀況下的遊戲解決方案。
而當微軟的遊戲訂閱制,花一筆同樣的月費,就可以同時在電腦上,在遊樂器上享受直接在主機運行的遊戲體驗,另外在沒有硬體的狀況下,也能夠使用雲端串流來玩遊戲,這樣的訂閱制,的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果說,亞馬遜的戰場是想要讓所有他們的 Prime 會員都使用他們的遊戲串流服務而滿足的話,微軟的戰場,則是要讓他們的 Xbox Game Pass 訂閱制,成為跨平台的最佳遊戲訂閱制方案。對於微軟來說,雲端串流 xCloud,只是讓這個訂閱制的遊戲管道更將全面的加強功能而已。
在這三大科技巨頭中,策略最不明顯的,則是 Google 的 Stadia。目前看起來,Google Stadia 更像是一個標準的遊戲串流服務,而不像是亞馬遜或者微軟的狀況。整體而言,Google Stadia 除了能夠跟 YouTube 遊戲直播做整合的這個特色以外,似乎看不出來有任何特別的商業策略。這其實已經是 Google 近年來的通病,這間科技巨頭,有能力做出很厲害的技術,但是談到商業面,卻很多時候讓人摸不著頭緒。當然,我也不排除其實 Google 是有明確的策略,只是我目前還沒有看懂而已。
5. 亞馬遜與微軟的雲端遊戲未來,我是相對看好的。至於 Google,沒有明確的商業策略會是一個致命傷。另外,本文沒提到的兩家廠商 Nvidia 與 Sony,我認為 Nvidia 會有多認真在這塊業務還是個疑問,畢竟這家公司的未來其實是在 AI 運算,但 Sony 如果不認真起來的話,即使 PlayStation 5 仍可能會是次世代主機的贏家,但是遊戲市場的變化將會讓 Sony 在產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小。
本期的商業思考 –
Sony 做為主機遊戲的霸主,卻反而在雲端串流遊戲的這個賽局裡面落後,這是一個標準的贏家的詛咒,因為舊有模式過於成功,所以沒有理由承受高風險來進行巨大的改變。微軟因為上個世代的主機不夠成功,反而讓他們更容易能掙脫包袱全面走向訂閱制。如果你是Sony 的管理層,你該如何面對現有的挑戰,是專注做好既有的商業模式,還是全力擁抱新的遊戲串流趨勢,又或者是在兩者之間找個平衡點?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困難的,似乎怎麼選都不是個好答案。領先者的沉重負擔,通常讓他們難以面對挑戰者的迅速攻勢,就像當初微軟面對智慧手機的興起,似乎怎麼做都不太對。不過,這個年代的科技巨頭,越來越了解與其競爭,不如花錢把所有可能的新興對手都買下來,或許這也算是商業思維上的一個進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