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松菸誠品Forum + 臺北詩歌節講座《女人潭中的暗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次去到一個藝術空間已是將近三週前,不過最近參與臺北詩歌節的講座也實地走訪了一些久聞的__展演空間?

  首先是上週一於松菸誠品三樓Forum舉辦的《女人潭中的暗流》講座。交通不便的關係,若非有特定目的不會去松菸誠品。前往途中至網站查看位置(身為路癡,去過再多次的地方還是要反覆確認),才知道那裡有畫廊,不過當天無暇參觀。

  以前誠品畫廊在敦南,還在時一直要去沒去,白雲蒼狗。

  同樣在三樓,信義店也有一個Forum,南西店則位於五樓。跟誠品不算生疏,但遊走範圍僅止於書店,沒有參與過在誠品舉辦的藝文活動。

  究竟是記憶力差還是想像力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小得恰到好處,人與人間不過度緊密,也不特別疏遠。沒有越界的威勢(有時身在一個場所或空間會有種受到脅迫、喘不過氣的感覺,不自在)。


  沙龍對我來說一直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直到17歲時第一次在布拉格舊城區巷弄間與之相遇。沒有人告訴我那就是沙龍,然而一見到、感受到,我便知道了。之前提過我將情感轉換/再製成語言的過程常常是不順暢,甚至不成功的,反之亦然。一個具象的存在以文字符碼的形式進入腦中,理應與已建構的記憶圖表/思維模式(schema)相互連結、融會貫通,可卻失敗了。

  原因不明。

  而我腦中浮游著許多這般資訊斷片。

  我被毗連並立、式樣整齊的建築雙壁夾擊。整體組構的層理中藏著店家。從口A走入一間書店(不知道是入口還是出口,所以稱為口),自口B出。抬眼見一拱形開口,大小足以將內部空間盡收眼底——六張無靠背長椅等分對放,坐著不多不少的聽眾;高度差作為空間識別,臺上是演著弦樂三重奏的人。


  不知道為什麼松菸誠品的Forum讓我想起那間沙龍。

  這場講座談及的詩歌中,我抄下兩首,第一首是張芳慈的 〈瀑〉:


    喜歡以極大的落差    

    不斷地試探 我的包容

    關於女人的屬性


    別懷疑 我的張力

    你整個的重量 將以水花的方式

    垂直地 加速地

    在水平面之下 波湧


    然後 成為女人的

    女人潭中 深深地

    深深地 一股暗流


  一開始以抽象的方式理解,心頭倍感沉重。隔幾日重讀發覺,真是令人血脈賁張的一首詩啊!非常有畫面,該不會是某部國產情色片的原始碼?(愛說笑)

  去水中運動協會的網站認識這首詩的重點詞——暗流:

  (又稱)離岸流,是一種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 當海浪沖擊向海岸時,因為遇到阻礙(陸地)而潰散,而大量的海水必須尋找回到海裡的路徑,但由於受到後續海浪的推擠,這些海水初期會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移動,最後匯集成一道或數道的強大水流退回海中,以上的過程循環發生形成離岸流。1


  我是海。我以外是陸地。兩者無法不交會。

  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移動是我社會化的過程。

  我會帶走一些東西,也會失去一部份的自己。

  而那股被視為危險的強勁力道,是我回返自己的動能。


  原先覺得不平衡,但是這麼看來,暗流其實也不壞。

  以前上文學批評課時老師說,在這個領域講的話若要有份量,就得選邊站。或許是沒有自信將認同放大到絕對,也或許只是什麼都不願割捨,有時很難表明立場。

  這首詩除了赤裸表露女性情慾,其實還探討女性在社會上扮演諸多性別角色,試圖符合社會期待、獲得首肯,同時受到文化及刻板印象等抑制,積壓的五味雜陳如何適時釋出?或終於承受不了時的噴湧,將對女性及社會有怎樣的影響?


松菸誠品三樓Forum

松菸誠品三樓Forum

  至於另一首,下次再談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ne Chen的沙龍
6會員
18內容數
一位藝術門外漢四處探訪畫廊的隨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回顧今年看過的數百部電影,十大精選不足表述我在黑盒子裡度過的奇幻時光,於是翻出抽屜裡的記憶幻燈片,一張張書寫念念不忘的影格分秒,那些未曾脫落的鳳毛麟角。電影是安居之所,我深信不疑。若喻人生為航行,遇見這些虛構情節的瞬間,就是海面如鏡的日子。
Thumbnail
回顧今年看過的數百部電影,十大精選不足表述我在黑盒子裡度過的奇幻時光,於是翻出抽屜裡的記憶幻燈片,一張張書寫念念不忘的影格分秒,那些未曾脫落的鳳毛麟角。電影是安居之所,我深信不疑。若喻人生為航行,遇見這些虛構情節的瞬間,就是海面如鏡的日子。
Thumbnail
見到她的第一刻,我以為我挖到寶藏。  那是令人窒息的午後。和自己除了年紀之外毫無共同點的人群聽著人生講座,以為多出席幾場就能為人生鋪上幾塊基石,恕不知只是在湍急河流擺放的浮木,搖搖晃晃,越走越茫然無措。  大家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卻需要前人指引。但還是嫌棄前人的方式老氣、毫無創新,最後自己還是停留
Thumbnail
見到她的第一刻,我以為我挖到寶藏。  那是令人窒息的午後。和自己除了年紀之外毫無共同點的人群聽著人生講座,以為多出席幾場就能為人生鋪上幾塊基石,恕不知只是在湍急河流擺放的浮木,搖搖晃晃,越走越茫然無措。  大家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卻需要前人指引。但還是嫌棄前人的方式老氣、毫無創新,最後自己還是停留
Thumbnail
「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我被毗連並立、式樣整齊的建築雙壁夾擊。整體組構的層理中藏著店家。從口A走入一間書店(不知道是入口還是出口,所以稱為口),自口B出。抬眼見一拱形開口,大小足以將內部空間盡收眼底⋯⋯ 不知道為什麼松菸誠品的Forum讓我想起那間沙龍。
Thumbnail
  我被毗連並立、式樣整齊的建築雙壁夾擊。整體組構的層理中藏著店家。從口A走入一間書店(不知道是入口還是出口,所以稱為口),自口B出。抬眼見一拱形開口,大小足以將內部空間盡收眼底⋯⋯ 不知道為什麼松菸誠品的Forum讓我想起那間沙龍。
Thumbnail
而她們,是不是看盡了世間繁華下的起落、生死、捨離,在一個無人能夠傾聽的情狀裡,都選擇了沈默呢? ⋯⋯人行天橋上的群像行跡匆匆,有些老婦拉著小拖車佝僂著背、腳下步步為營,沒有一絲紊亂。⋯⋯她們都一個個會長命百歲,沒錯,都知道澳門是長壽的地方,那故事呢?
Thumbnail
而她們,是不是看盡了世間繁華下的起落、生死、捨離,在一個無人能夠傾聽的情狀裡,都選擇了沈默呢? ⋯⋯人行天橋上的群像行跡匆匆,有些老婦拉著小拖車佝僂著背、腳下步步為營,沒有一絲紊亂。⋯⋯她們都一個個會長命百歲,沒錯,都知道澳門是長壽的地方,那故事呢?
Thumbnail
非得要維持著優良的回覆率,才能被聽眾喜愛嗎?廣播行業不就是很看聚眾的人潮多寡嘛?汲汲營營的款待來來的人,那去去之後,你失落嗎?來來去去之間,你經得起潮起潮落嗎?高潮時享受掌聲,低潮時享受人生,這是海浪教會你的事情。因著這些粉絲團總會跳出來的提醒,我想起了駐足在豊島美術館的自己...
Thumbnail
非得要維持著優良的回覆率,才能被聽眾喜愛嗎?廣播行業不就是很看聚眾的人潮多寡嘛?汲汲營營的款待來來的人,那去去之後,你失落嗎?來來去去之間,你經得起潮起潮落嗎?高潮時享受掌聲,低潮時享受人生,這是海浪教會你的事情。因著這些粉絲團總會跳出來的提醒,我想起了駐足在豊島美術館的自己...
Thumbnail
我喜歡行走在高佇並肩的書架間,以指摩娑過每一本知名或者不知名的書,斑駁或者嶄新,都是人生的觸感,色澤妍麗或泛黃,一如年少與衰老,還未翻開扉頁,已是滿腹春秋。
Thumbnail
我喜歡行走在高佇並肩的書架間,以指摩娑過每一本知名或者不知名的書,斑駁或者嶄新,都是人生的觸感,色澤妍麗或泛黃,一如年少與衰老,還未翻開扉頁,已是滿腹春秋。
Thumbnail
生命流動,剪接流動;生命陣陣回聲,轉場運鏡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生命充滿觸發的路口,我們跟著角色直奔不同時態;生命一刀未剪,但回憶從指縫散落全是碎片。
Thumbnail
生命流動,剪接流動;生命陣陣回聲,轉場運鏡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生命充滿觸發的路口,我們跟著角色直奔不同時態;生命一刀未剪,但回憶從指縫散落全是碎片。
Thumbnail
濕冷的午後四處尋覓奶酒咖啡與鹹派安撫鬼叫的腸胃。沐鴉店內播的唱片宛如拖吊一根舌頭,唱的不知是「我走進官場的震央」還是「我走進棺材的正中央」。會知道這兒是因為讀了黃麗群一篇拍攝地選在此處的雜誌採訪。追隨這個機智又頹廢的散文作家已久,每每她雙手一攤散出點字來,就覺得是魔法,酒變成水水變成貓反正都是液態。
Thumbnail
濕冷的午後四處尋覓奶酒咖啡與鹹派安撫鬼叫的腸胃。沐鴉店內播的唱片宛如拖吊一根舌頭,唱的不知是「我走進官場的震央」還是「我走進棺材的正中央」。會知道這兒是因為讀了黃麗群一篇拍攝地選在此處的雜誌採訪。追隨這個機智又頹廢的散文作家已久,每每她雙手一攤散出點字來,就覺得是魔法,酒變成水水變成貓反正都是液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