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0/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寂寞與殉死--夏目漱石《心》

「我們生在充滿自由、獨立、利己的現在,代價就是必須品嘗這一種寂寞吧!」
夏目漱石的《心》背景在明治年代與大正年代的過渡點,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的出現,老師的寂寞感來自深層的體悟。「明治精神」可以說是串連起老師與K的自殺的核心價值觀,將個人行動與整體社會、時代連結,將私有的「我」抹除,以殉死來證明自己身為大時代精神的一員。
到東京求學的老師住進了與住家分租的民宿,並愛上了住家的小姐,而小姐的母親也有意湊成婚事。由於個性固執的同學K與老家鬧翻,老師邀請了K分租住家多的房間。小姐和K相處後日漸親密,老師受到嫉妒之情影響而先於K向小姐的母親提親。對感情保守木訥的K受到打擊,而後在居處自殺了。
老師無法容忍自己因嫉妒而傷害K,因心虛而偷看K的遺書,確保內容不會對自己不利;而K則是無法接受一心追求宗教到甚至與老家鬧翻的自己,居然會沉浸在戀情之中。這些行為就如同老師描述的大正年代特色,相當的「利己」、忠於本我的慾望;以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來看,「明治精神」也許就刻畫在當時代人們的超我吧!對於道德的高度要求,提倡嚴以律己,忠貞,若違反了標準需以死謝罪;這使得他們的行為與價值觀出現分歧,導致自我矛盾進而自我厭惡。
對老師與K來說,發現了自身醜惡的一面後,將不合格的自己加以抹滅才是對明治精神的體現。進入大正時代的老師,厭棄個人主義、獨立與自由等價值,是一種無法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的表現。老師活在明治精神裡,對於高尚的道德價值感到自豪;因此若是承認自己過去對K的傷害與自私其實是自然不過的表現,會重重摧毀了老師身而為人的認同與歸屬。因此,老師的自殺帶有一種抽離人的本能與本性,宗教性的達成某種形上學意義的價值觀表現。
當初閱讀《心》這部作品,對於老師的自傷自憐非常著迷,也認為為了某種價值觀而殉死是十分浪漫的表現。老師的自私屬於人的本性,殉死則是否定人作為生物性的極限;就像瀕臨餓死的人拒絕盜賊的施捨,散發出人的光輝。奉行個人主義而忠於慾望的人很快樂,但奉行著某種價值,對所屬團體感到自豪的人能凸顯人類與其他生物關鍵性的差異,更加具有人的價值所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