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家瘋日旅卻可能不知道的日旅史 | 日光篇 (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篇曾獲選方格子「推薦閱讀」,並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於「故事 StoryStudio」網站

日本櫪木縣,古稱下野國,現今境內的日光市,擁有以東照宮、二荒山神社與輪王寺為中心,也就是俗稱「二社一寺」的世界遺產建築群,加上周邊的自然形勝、冬夏間不同的景觀,對日本國內外遊客而言,不管有無實地造訪,都是辨識度很高的旅遊勝地。
奈良時代,勝道上人來此建寺開山,這裡逐漸成為修驗道僧人的修行聖地。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的在此安葬,與東照宮的擴建,歷代將軍前往日光進行「社參」漸成慣例,也帶動了朝廷公家、諸大名前往東照宮的參詣活動。此外,17世紀曾三度造訪日光的朝鮮通信使團,應該是外國人來此旅行的濫觴。
無論是僧侶的入山修行,或公武階級、朝鮮通信使團的參詣,抑或是庶民參拜寺社之風氣,難免都有順便尋幽探勝之舉,日光的山水景物,與道途往來情況,每每在畫作與遊記中被披露。
例如在歌川廣重就有許多與日光相關的錦繪或浮世繪作品。芭蕉的《奧之細道》中,也提到了參拜東照宮之後,曾造訪日光三大名瀑之一的里見之瀧。
歌川広重「六十余州名所図絵 下野 日光山裏見ノ瀧 」https://paradjanov.biz/art/favorite_art/favorites_j/5394/

明治以降,來到東亞的歐美人士,對氣候的酷熱頗為困擾,夏季涼爽的日光,開始被旅日的歐美人士視為躲避苦熱的樂土,同樣出現外人避暑足跡的地方,還有箱根與輕井澤。1870年,駐日英國公使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曾獲明治政府特別禮遇,偕妻赴日光旅行,是開國之後歐人造訪日光的先驅。
巴氏夫婦旅行之際,還是借住在輪王寺的御本坊之中,1873年,開始有了今谷善一郎以自家屋敷,專門提供外國人住宿服務的金谷カテッジイン(KANAYA Cottage Inn),也就是國際級觀光飯店金谷ホテル的前身。
數年之後,金谷カテッジイン還接待了從東京北上,途經日光,要繼續深入奧地旅行的英國女性旅行家,也就是著有《日本奧地紀行》一書的伊莎貝拉博兒(Isabella Lucy Bird)。
明治初期,來日的歐美紳士淑女,在母國大多有定期至山間或海濱,從事避暑度假的休旅習慣,雖說在日本尋覓像日光這種涼爽的山間,主要目的是避暑,度假還是其次,與在母國時借名避暑,實為度假,還是有性質上的差異。
是說,這樣的避暑活動,在明治維新的西化政策下,也開始被政府要員與部分有能力從事避暑的日本人仿效。甚至非歐美的外國人來日,也曾被日本友人邀請,前往日光做避暑之遊。像是清末因撰寫《普法戰記》一書,知名度紅到日本去的報人思想家王韜,1879年赴日訪問數月期間,就曾受邀在盛夏至日光避暑。
王韜在旅日之後所出版的《扶桑遊記》中,不時可以見到友人向他推薦/推坑日光的山水之勝,諸如「西人來日東者,無不往遊日光,否則以為闕典」、「東遊不至日光,斯為缺典」。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些友人要表達的意思就是:
日光是必遊景點,沒去過日光,別說你懂日本喔!
日光是必遊景點,沒去過日光,別說你懂日本喔!
日光是必遊景點,沒去過日光,別說你懂日本喔!

話說,沒有鐵道的年代,旅人如何從東京移動到日光呢?
圖片來源:http://gokaidou.sakura.ne.jp/5kaido/go-29mibudo-1.htm,橘線與字母標示為筆者所加
博兒在《日本奧地紀行》中提到,1878年他刻意避開宇都宮至日光之間的坦途,也就是上圖「日光道中」的大部分路段,並選擇過去一般旅人較少取道的旅路。
雇了三台人力車,從現今位於千代田區的英國公使館出發,博兒途經粕壁宿(現在的崎玉縣春日部,就是蠟筆小新他家),接著搭船渡過利根川,停留櫪木,其後沿著例幣使街道與壬生道的部分路段,沿途抵達今市、鉢石,進入二社一寺境內。從上圖來看大約是A、B、C三段路程,這樣要三天的時間。
博兒訪日的次年,王韜與重野安繹、岡千仞等幾位日本著名的漢學家,也展開了為期十日左右的日光之遊。
若以王韜的《扶桑遊記》,與收錄在《韜園文錄外編》裡的〈遊晃日程序〉一文作為線索,約略可以拼湊出王韜與重野一行人前往日光的路程。
江戶明治之際的漢學者,習慣將日光稱為「晃」,故文獻裡的「晃山」指的就是日光山。
王韜在重野安演繹的帶領之下,前往深川扇橋的汽船碼頭,大約現今東京的深川江戶資料館一帶,一行人搭乘才開航不久,由內國通運會社所經營的汽船「通運丸」,沿著江戶川、利根川北上,經過現今的千葉縣、茨城縣,在古河下船、留宿之後,改取陸路,途經小山、宇都宮,與日光道中的主要道路,也就是博兒避開的那條大道,這樣也是花費三天的時間。
(左)1877年通運丸開業広告引札,圖片來源:物流博物館;(右)内國通運会社報紙廣告,圖片來源:《郵便報知新聞》(明治10年5月26日)
從博兒與王韜兩路人馬的經驗來看,三天就是從東京到日光最基本的移動時間。這樣的移動日程對於當代習慣以「一日生活圈」,或飛航/行車是以時數為單位,來思考旅行距離的人們來說,似乎有點難以體會。
儘管這樣的路程時間對我們這種現代人來說,漫長到令人卻步,不過當時想跑日光一趟,又有能力移動的外國人,並不介意沿路的跋涉,特別是博兒自己雇用了人力車與腳伕,又帶著翻譯,王韜則有幾位日本友人作為地陪。

再來觀察博兒與王韜的遊記所書寫的日光經驗,二社一寺、各大瀑布(華嚴瀧、霧降瀧等等)、中禪寺周邊、湯元溫泉體驗,似乎是外人遊覽日光景點的基本款,現在也是阿!
不過呢,1870年代,來自歐洲與清國旅人筆下的日光,在觀賞的角度上又各有其異趣。
博兒將眼中所見,日光的草木綠蔭與田園風情,留下了「像極瑞士的明媚景致」(不是像極了愛情)的註腳。
而參訪東照宮等社寺的博兒,對鳥居、石階、石燈籠、神馬廄、五重塔,以及各主建物的描寫,就如同拿著放大鏡般的檢視與觀察,他仔細記錄了高度、數量、長度等精確的數值,與建築雕工、擺設布局與空間配置的美感。
例如博兒所呈現的東照宮陽明門,如同在細膩鑑賞藝術品一般,對裝置藝術的每一寸細節觀察入微:
我每日忖度這扇華麗的門戶,愈思考愈震驚其精工細作。支撐門戶的白柱,柱頂雕刻張著赤紅喉嚨麒麟的大頭。拱門上方有突出且環繞大門的露臺,雕塑的龍頭支撐著欄杆。中央有一對永世相爭的白龍….高懸的屋頂以有紅喉的金色龍頭支撐。陽明門內部有漆成白色的側壁龕,壁龕內裝飾「唐草模樣」的植物或牡丹圖案,清新優雅,匠心獨具。
《日本奧地紀行》中的東照宮插圖
作為來日之前,已在歐洲享有旅行作家與探險家盛名的博兒來說,呈現當時仍鮮為西方世界所知的日本奧地風景,一向都是她寫作遊記中所呈現的主旋律。
而對此時來自清國的知識人來說,在日光物見遊山的旅行視線,則多具訪古、思古之幽情,並寄寓清日兩國相似的文化淵源,與今昔歷史變遷的眼光。
例如王韜提到日光開山祖勝道上人,特別強調他曾經入唐朝學習佛法,回到日本之後在此開山建寺,見到學問僧空海留下的碑文,又再次提到空海也是入唐求法的僧人。在古道、史蹟、碑文中,尋覓日光所留下的漢唐遺風,是王韜在日光遊覽的主要視線。
王韜在來日光之前,就曾耳聞此處勝景,尤在山巒瀑布之險奇。停留日光的數日間,雖然因為山中寒氣,導致咳嗽又有點氣喘,但還是不減王韜遍遊各大瀑布的興致。
遊記裡王韜提到:「凡有瀑布處,足跡無不至」。像是華嚴瀧、龍頭瀧、湯瀧、霧降瀧等現今大家較為熟悉的瀑布,王韜幾乎都沒錯過,而且還強調「其餘不能悉載」。
至於博兒視之為藝術精品,細緻鑑賞與用心以筆觸刻劃的東照宮,在王韜的筆下,則流露出過去喊水就會結凍的德川家,昔盛今衰的意境:
(東照宮)窮土木之奢侈,極金碧之輝煌,幾於竭天下之力,以奉一人。
廟旁寶庫二,一藏祭器,一藏家康珍玩。有家康手植樹,已朽矣,猶圍以鐵欄。
王韜一方面在寺社古剎中,尋訪日光所留下的漢唐遺風,另一方面,通過一同遊覽的日本友人處獲知,過往來此修道的僧人,以及參拜的公家、武家與庶民絡繹不絕,為了供應詣山住宿者的需求,坊院規模極盛。不過,維新之後,不僅僧人寥寥,堂院失修且遭遇火事受損嚴重。
寺院的破敗與火災,雖然王韜是聽聞自友人的說法,並非自己真正經歷過Before和After的差別,卻加深了他對日光寺社此情此景,賦予德川家已風華不再的修辭。
無論如何,日本開國之後,外國旅人漸有來日必訪日光的風氣,為日光的建築遺產、風景與形勝置入更多元的觀看視線,自此,日光這個地方,開始慢慢脫卻過去帶有宗教與政治濃厚色彩的聖域,成為更世俗化的旅遊勝地。

本文初發於Matters,內文略有修訂。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本開國最初的30多年,仍未全面開放外國人在列島間自由旅行,要像現在南北縱走追櫻花還言之過早。駐節東京的各國外交官們,可以說是當時最有機會了解花見文化,並從事賞櫻活動的外國人群體。
像淺草這種疫情之前外國觀光客滿溢的熱區,聽到各種腔調的華語,不消說一向是來日旅行,耳邊早已習以為常的聲景。只是,當我準備取道雷門交番旁的小徑,慢慢繞回言問通的住處,耳邊傳來一名女性台胞在詢問同行的旅伴..........
很榮幸被趨勢教育基金會邀請,近期錄製了兩場該會與教育廣播電台共同製播的「文學四季」廣播節目,新一季的主題是講「文學中的城市風景」,跟主持人一起對談兩位19世紀旅人的遊記,他們筆下的東京與倫敦。
德川承平時期,每年踏上江戶參勤之旅,與完成交代回到領國居住的大名,約佔各半。對必須履行義務的大名來說,除非因病難以長途跋涉,或國內發生天災等特殊事由,不然參勤交代都是每隔一段時間,不得不再度動身的旅行。
作者Dominic Ziegler以鄂嫩河為旅行的起點,陸續探訪黑龍江流域的及其周邊的幾座城市。每個城市各自背負了不同時期的帝國、政權、國際變局、人群移動,所賦予的歷史印刻,及其後發展的蛻變與起落。 沒穿褲子的人跳進黑龍江,應該不用擔心水退的問題。
日旅曾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生活日常。正值海外旅行尚未解封,恢復說走就走的自由仍須一段時間。或許這本書,能在這個談到日旅仍然使人為之色變的當下,扮演臥遊、談資的角色,提供另一扇了解往昔日旅史的窗口,聊慰暫時無法赴日爽玩爽吃爽買的旅人。不過,比起買書來看,還不如看我寫還比較有趣,真心不騙。
日本開國最初的30多年,仍未全面開放外國人在列島間自由旅行,要像現在南北縱走追櫻花還言之過早。駐節東京的各國外交官們,可以說是當時最有機會了解花見文化,並從事賞櫻活動的外國人群體。
像淺草這種疫情之前外國觀光客滿溢的熱區,聽到各種腔調的華語,不消說一向是來日旅行,耳邊早已習以為常的聲景。只是,當我準備取道雷門交番旁的小徑,慢慢繞回言問通的住處,耳邊傳來一名女性台胞在詢問同行的旅伴..........
很榮幸被趨勢教育基金會邀請,近期錄製了兩場該會與教育廣播電台共同製播的「文學四季」廣播節目,新一季的主題是講「文學中的城市風景」,跟主持人一起對談兩位19世紀旅人的遊記,他們筆下的東京與倫敦。
德川承平時期,每年踏上江戶參勤之旅,與完成交代回到領國居住的大名,約佔各半。對必須履行義務的大名來說,除非因病難以長途跋涉,或國內發生天災等特殊事由,不然參勤交代都是每隔一段時間,不得不再度動身的旅行。
作者Dominic Ziegler以鄂嫩河為旅行的起點,陸續探訪黑龍江流域的及其周邊的幾座城市。每個城市各自背負了不同時期的帝國、政權、國際變局、人群移動,所賦予的歷史印刻,及其後發展的蛻變與起落。 沒穿褲子的人跳進黑龍江,應該不用擔心水退的問題。
日旅曾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生活日常。正值海外旅行尚未解封,恢復說走就走的自由仍須一段時間。或許這本書,能在這個談到日旅仍然使人為之色變的當下,扮演臥遊、談資的角色,提供另一扇了解往昔日旅史的窗口,聊慰暫時無法赴日爽玩爽吃爽買的旅人。不過,比起買書來看,還不如看我寫還比較有趣,真心不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在那個關東平原仍被視為蠻荒之地、只有幾些村落的時代以前,早在江戶一詞出現前,在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之間,僧侶勝道上人(西元735年-西元817年)已經在此修行,成為了日光山的開山始祖。神橋的傳說,即是護法神顯靈,襄助堅定求道的勝道上人的故事。
Thumbnail
清晨五點多的時間從三之輪站出發,不是預想中寧靜、無人的地下鐵站,此時已經有許多日本上班族開始趕赴工作,他們的努力讓我不禁有些汗顏,但想想我也是辛苦工作了許久,才得以片刻休息,算了,不多想,今日就好好往栃木日光世界遺產區域一帶走走吧。
Thumbnail
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獨旅其實並不孤獨,更多的是與內心的自我進行更深刻的對話,肉體的逛街並不是逛街,而是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在世俗上都會想擁有更多物質上的體驗,珍惜此時此刻的美好,其實能夠豐衣足食沒有在街上捱餓、掙扎、戰爭,已經是人生上很棒的開端了。
Thumbnail
已經想不起來上次去東京是何時的事了,應該至少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吧! 我對於東京的印象是非常時髦,而且步調非常快速,倘若不小心在地鐵站裡迷路,就要走上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雖然日本是台灣人最熱愛的旅遊國家,但卻與台灣有著非常不同的文化氣息,相較於台灣少了一些親切感,但卻有著更濃厚的復古
Thumbnail
本次行程由東京成田入境,一路往北,造訪日光、會津若松、米澤、山形、仙台、松島,最後由仙台機場返回台灣。EP2的景點包括奧日光戰場原健行、會津若松的鶴城及飯盛山上史蹟,以及品嘗鄉土料理「輪箱飯」。
Thumbnail
本次行程由東京成田入境,一路往北,造訪日光、會津若松、米澤、山形、仙台、松島,最後由仙台機場返回台灣。EP1的景點包含淺草夜景、東武鐵道,以及世界遺產—日光二社一寺。
Thumbnail
日光飯店、日光溫泉住宿、日光車站住宿推薦有哪些?想要在日本來趟深度大自然之旅的人,一定不能錯過東京就能輕鬆搭車前往的秘境「日光」。在東京新宿站、池袋站就能搭乘特急快車,約莫兩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夠抵達日光車站,稍微補個眠或是吃個大家都很愛的火車便當,一下就能夠抵達世外桃源般的日光。 日光住宿推薦
Thumbnail
在2016年時剛好有時間去河口湖,而我是從東京搭JR電車去,感覺路途遙遠,但沿途風景美不勝收,因為那時JR還沒有富士迴遊列車,所以當時我從東京去還要在大月站換乘富士急行至河口湖站,花費約需近三個小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在那個關東平原仍被視為蠻荒之地、只有幾些村落的時代以前,早在江戶一詞出現前,在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之間,僧侶勝道上人(西元735年-西元817年)已經在此修行,成為了日光山的開山始祖。神橋的傳說,即是護法神顯靈,襄助堅定求道的勝道上人的故事。
Thumbnail
清晨五點多的時間從三之輪站出發,不是預想中寧靜、無人的地下鐵站,此時已經有許多日本上班族開始趕赴工作,他們的努力讓我不禁有些汗顏,但想想我也是辛苦工作了許久,才得以片刻休息,算了,不多想,今日就好好往栃木日光世界遺產區域一帶走走吧。
Thumbnail
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獨旅其實並不孤獨,更多的是與內心的自我進行更深刻的對話,肉體的逛街並不是逛街,而是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在世俗上都會想擁有更多物質上的體驗,珍惜此時此刻的美好,其實能夠豐衣足食沒有在街上捱餓、掙扎、戰爭,已經是人生上很棒的開端了。
Thumbnail
已經想不起來上次去東京是何時的事了,應該至少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吧! 我對於東京的印象是非常時髦,而且步調非常快速,倘若不小心在地鐵站裡迷路,就要走上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雖然日本是台灣人最熱愛的旅遊國家,但卻與台灣有著非常不同的文化氣息,相較於台灣少了一些親切感,但卻有著更濃厚的復古
Thumbnail
本次行程由東京成田入境,一路往北,造訪日光、會津若松、米澤、山形、仙台、松島,最後由仙台機場返回台灣。EP2的景點包括奧日光戰場原健行、會津若松的鶴城及飯盛山上史蹟,以及品嘗鄉土料理「輪箱飯」。
Thumbnail
本次行程由東京成田入境,一路往北,造訪日光、會津若松、米澤、山形、仙台、松島,最後由仙台機場返回台灣。EP1的景點包含淺草夜景、東武鐵道,以及世界遺產—日光二社一寺。
Thumbnail
日光飯店、日光溫泉住宿、日光車站住宿推薦有哪些?想要在日本來趟深度大自然之旅的人,一定不能錯過東京就能輕鬆搭車前往的秘境「日光」。在東京新宿站、池袋站就能搭乘特急快車,約莫兩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夠抵達日光車站,稍微補個眠或是吃個大家都很愛的火車便當,一下就能夠抵達世外桃源般的日光。 日光住宿推薦
Thumbnail
在2016年時剛好有時間去河口湖,而我是從東京搭JR電車去,感覺路途遙遠,但沿途風景美不勝收,因為那時JR還沒有富士迴遊列車,所以當時我從東京去還要在大月站換乘富士急行至河口湖站,花費約需近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