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我怎麼捨得待在無限的夢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吾峠呼世晴所著之《鬼滅之刃》原著漫畫,主軸大致是:少年帶著被感染成不死者(鬼)的妹妹,學習用「呼吸法」的功法、相性戰鬥,在人與鬼兩方陣營中走出自己的新路線。
電影劇場版緊接電視版一、二季,發生在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半封閉場所──火車在大正時代的角色們看來,如巨獸一般嘶吼、奔馳過平原吧。主角一行人與前輩會合在此,要找出列車上神秘失蹤案件的罪魁禍首,疑似是層級很高的「鬼」所致。
電影本身乍看又是《周刊少年 Jump》熱血王道少年漫畫改編作,有著製作公司 ufotable 一貫為人稱道的華麗動作場面,復古又時新地表現出「呼吸法」浮世繪的流動。原著故事的人物情感飽滿,在兄妹手足情深、同伴彼此砥礪支持的情誼之外,亦貫徹男主角對人類(擴及至曾經是人的「鬼」)普世之愛的堅持,召喚著失落的家庭連結、不會輕易被嘲諷的「人道主義」、以及「美好年代」情懷:短暫的大正時代,恰處在軍國崛起之前,來自鄰地或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潮,帶來看似對立事物間激昂的交融。
但,同樣處於一個太快消逝的年代,我卻很快地進入另外一種觸景生情:不死者背後是關於死亡、關於衰老的焦慮(對應我們身處在醫療的時代、疫情的時代),人們得用「呼吸」去對抗(而我們對「當下」的接受甚至不再直觀,也得靠練習)。
又其實,從戲謔的《傲慢與偏見與殭屍》,到近期《法國大革命之謎》都有這樣以喪屍、瘟疫改寫文本的題材,連同許多以「不死者」為主題的作品,彷彿一直印證著一種簡單的自我說服:「不死」其實才是脆弱的,因為人難以想像「不死」的型態,所以在設定上、都只能用對死亡的恐懼去講述「不死」;而「死亡」本身的頑固反倒支撐了「活著」、支撐了「向死而生」的堅毅。
但是,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1.
在電影一開始,佔據列車的鬼,就像《全面啟動》般在主角一行人身上製造夢境:一個人的夢像是個畫了圓的範疇,闖入者要穿過、刺過意識圓圈的透明保護,來到無意識領域,才可找出那人的核心,一舉摧毀。
每個人的無意識領域全然不同,有的人是一片黑暗,有的是坑漥洞穴。
或意志火焰燃燒不止;或海天一線的清澈。
闖入主角夢境的男孩,為他心靈風景的美麗懾服。另一邊,夢境被闖入的主角,卻像電車難題駛過的美夢:你要選擇哪邊才是真的?你要的是半死不活的妹妹,還是所有家人團圓?
要看好了,在一邊死,就可以在另一邊活。主角果決地在夢中死了一遍又一遍,但曾經差一點,他不是真的弄混,而是必須讓行動先於判斷的突圍時,決斷錯了邊。
或許在這個時刻,他最接近那些不死者的心。
2.
我想到我看過另一個「無限列車」的關卡:人們從現實中上了夢境的車,破解了難題,卻日復一日重新再玩一遍,每天都以為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忘了離去,忘了早已破關,忘了為何來到這裡。
「緣何而來」才是那個藏得最深的難題。免去死亡的每一天,也形同與出生永別。那是「無限」。
3.
但,我也想起另一種關於「不死」的故事:
另一個弱小、普通的人,不幸又幸運地擁有能力──「不死」。而這個能力其實說來簡單,不過就是「撐下去」,犯再笨的錯,受如何重的傷,不是你願意撐下去,而是不能不撐下去。他承受比其餘人類加起來的創痛還更多的洗刷,一小步、一小步,攀上自己視野與思維的巔峰,去識別出真正的天才。用一百次微小的進步,先趕上天才只消一瞥的遠見,只是為了成為某種標竿,帶領後繼者超越他自己,超越了一小步,就是踏出人類的一大步。
4.
在《鬼滅之刃》裡,人類是這樣的:「我們受傷流血,在黑夜與不死者戰鬥,這不公平。」
主角向不死者拋出的話,乍看很簡單,但不死者自己卻不曾想過,也不願意想。反正「是的,這原本就不公平。」
但何時我們終於能夠這樣吶喊?奮力如飛劍,讓黑暗消失遁逃在陽光追趕中。
5.
情感的飽脹醞釀下一道呼吸。呼吸綿延至發出下一道滿載情感的呼喚與告白:因為我啊。
難題何曾是難題?但那些基本的事,人們總覺得太過簡單,就輕易掠過。我能想的、我願意說的、我要同你們分辯的,我便要大聲吶喊:我的家人,決不會是你夢中刻劃的那個樣子,單一的可怖。世界,不只是你粗略造出的夢。
吶喊傳遞了我的告白,我的告白增幅了你的吶喊。
感謝母親,因為我的出生,讓你們三個帶走我的死亡,活下去。母親是前輩最後的死前幻覺,或可說是對自己由來處深刻印痕,比造夢的鬼的所有夢都要真實。
關於呼吸,姜峯楠這樣寫:
「空氣是我的生命動力,而有一天,這些空氣也有可能會成為別人生命的動力。我不會欺騙自己,認為這樣就代表我又能重新再活一次,因為我並不是空氣,而只是空氣呈現出來的一種暫時的型態。」
6.
最近重看維斯康堤的《魂斷威尼斯》,我也想起查理.考夫曼的《我想結束這一切》:一樣最後舞台的謝幕,偉大交響曲與生命的謝幕,關於衰朽與青春、極致與極限,但這兩部電影有著迥異的心靈景觀。
《魂斷威尼斯》中,衰朽因執迷於美的映照而魔魅化;與《我想結束這一切》同衰老──像同微生物一般──共生的氣味截然不同。
而原來,維斯康堤電影中,總是有種創造出大事紀(memorabilia)般回望現代的姿勢,也近乎一種斷然的割裂──這難道是收束「偉大」必然的齊整嗎?但在查理.考夫曼這部作品中,活著卻是一種隨時皆成立的、關於「我」的各種念想;甚至在散盡凌亂的筆觸後,這些「我」也隨時可被取消。
在《鬼滅之刃》劇場版中,鬼最後可惜地問前輩:真的不加入不死者嗎?能力和身體狀態還沒到達、但已經快到達巔峰了,在這個時候死掉,不是太可惜了嗎?同樣地,不永遠在這樣美好的狀態下活著,不也太可惜了?
而前輩不過是青年,主角一行少年也才剛告別永恆、不知脆弱為何的童年,原本不必和世界硬碰硬,原本不必非得決斷朝向生命及終點邁開腳步的⋯⋯是什麼在最後的最後這個時刻支撐他的選擇與信念,「呼吸」打出絕招,也「呼吸」到最後一口氣:活下去,等同馬上死亡?
7.
原來我們的時代已不需要偉大。看著《鬼滅之刃》,我想。
就是要這樣、那樣地,怎樣都好,得活下去。「下去」非關不朽,很低限,但從不簡單。
我們脆弱到什麼程度,就頑強到什麼程度:並非「我不要死」的恐懼、不是「我不會死」的抵禦,就只是活下去。
活下去。
生命,最華麗的機械,列車轟隆奔馳在這個黑暗時代,劃出最美最劇痛的傷口。
一場私人戰鬥的最後的呼吸,我們都將視為勝利。
「⋯⋯當你讀著這些文字,你腦袋會形成某種型態的意識,而那正是很久以前曾經在我腦海中形成過的意識。就這樣,因為你模擬我的意識,我等於又活了一次。」

──姜峯楠《呼吸》
全文劇照來源:木棉花官網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個家從起起落落走到歲月靜好,是用許多隱忍妥協與犧牲點滴搭建而成的。時不時總有耳聞,各種塵封多年的真相,所謂不可外揚的家醜,在有人兩腿一伸之後才得以攤在陽光下,生前鑄下的錯、欠下的債、打下的死結,還是得由活著的人一一解開。因為喪禮始終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還留在世上的生者而辦。
即使爸爸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她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
明知不可愛,又愛了。但這不是一場單純愛與不愛的情感關係,這裡若形容他與老師的關係,最可怕的是你能看到他們像是線纏著線,裏頭又埋著針,你以為就是一團毛線球,但你伸手一碰立即見血。小光也是這樣的,這多年來他心裡複雜,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更是複雜,無人可討論⋯⋯
看這樣的電影很痛苦,但這才是寫實。一向懂得拍戲該如何從善如流、可以做到觀眾導向的柯貞年導演,當然知道影迷要的是什麼,觀眾需要眾矢之的、需要有個明確一點的怪罪對象。那導演就畫箭靶給大家,而且箭靶不只一個,她畫了十個以上。而你,是否全都射中了呢?
阿泰在和楊曉淇拍照的時候,她的肢體彷彿屍體一般任憑他擺佈成他想要的動作──錯過的東西真的就已經錯過,你只是在擺弄的過程當中幻想你們有了對價的償還──但實情其實根本是反過來的,是阿泰經驗到象徵意義的死亡,而這個場景是反向性地呈現這件事。楊曉淇以死亡的姿態呈現在阿泰面前,其實是為了反照出阿泰的死亡⋯⋯
我們認為電影有責任要向大眾交代一些事情,而非淪為破壞份子,最終留下滿目瘡痍的場景予觀眾,走出戲院後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創作者又一再強調「這才是最可怕的」。事實上,現實生活遠比《DAU:退變》的內容來得更為可怕而鮮明。
一個家從起起落落走到歲月靜好,是用許多隱忍妥協與犧牲點滴搭建而成的。時不時總有耳聞,各種塵封多年的真相,所謂不可外揚的家醜,在有人兩腿一伸之後才得以攤在陽光下,生前鑄下的錯、欠下的債、打下的死結,還是得由活著的人一一解開。因為喪禮始終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還留在世上的生者而辦。
即使爸爸離家已經數十年,但三姊妹都還在幫忙林秀英承擔失去丈夫的傷痛與怨恨,甚至分工擔任起父親的角色。就算年歲過去,愛的餘溫已逝,秀英仍然掛著這道傷,女兒們也一起受苦。她期待好心有好報,卻發現自己好心了一輩子,那個狠心離家的、比較「壞」的人似乎過得比較好。甚至,再更細想,對方也沒那麼壞,但命就是比較好
明知不可愛,又愛了。但這不是一場單純愛與不愛的情感關係,這裡若形容他與老師的關係,最可怕的是你能看到他們像是線纏著線,裏頭又埋著針,你以為就是一團毛線球,但你伸手一碰立即見血。小光也是這樣的,這多年來他心裡複雜,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更是複雜,無人可討論⋯⋯
看這樣的電影很痛苦,但這才是寫實。一向懂得拍戲該如何從善如流、可以做到觀眾導向的柯貞年導演,當然知道影迷要的是什麼,觀眾需要眾矢之的、需要有個明確一點的怪罪對象。那導演就畫箭靶給大家,而且箭靶不只一個,她畫了十個以上。而你,是否全都射中了呢?
阿泰在和楊曉淇拍照的時候,她的肢體彷彿屍體一般任憑他擺佈成他想要的動作──錯過的東西真的就已經錯過,你只是在擺弄的過程當中幻想你們有了對價的償還──但實情其實根本是反過來的,是阿泰經驗到象徵意義的死亡,而這個場景是反向性地呈現這件事。楊曉淇以死亡的姿態呈現在阿泰面前,其實是為了反照出阿泰的死亡⋯⋯
我們認為電影有責任要向大眾交代一些事情,而非淪為破壞份子,最終留下滿目瘡痍的場景予觀眾,走出戲院後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創作者又一再強調「這才是最可怕的」。事實上,現實生活遠比《DAU:退變》的內容來得更為可怕而鮮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揮刀·斬落, 那美好的夢魘。 本以察覺的微小線索, 卻是阻礙不前的恐懼。 該斬的是夢中的自己, 才能連結現實的覺醒。 揮刀·斬落, 此刻不再猶豫。 縱使再無葬生之地, 即便再無相見之時, 也只能毫不猶豫。 夢是現實的慾望, 現實是夢的解析。 兩個平行的時空, 交織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大哥沒有死!”在鬼滅之刃無線列車篇完結後鬼滅迷紛紛大喊著,而我亦如此。在看完煉獄杏壽郎與倚窩座的精采對決後,也使我萌生了畫出大哥的想法。於是我便去網路上找圖並仿繪,並產生了這張圖。 首先,有看過鬼滅的人都知道這部動漫的畫風較其他動漫不一樣的點就是角色的五官會比較粗一點,所以我在畫鼻子及嘴巴時下筆
Thumbnail
  故事的主人公竈門炭治郎,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一天,他的家人慘遭惡鬼屠戮,只剩下妹妹禰豆子倖存,卻變成了鬼。炭治郎決心成為獵鬼人,尋找變回人類的方法,並向惡鬼復仇。這段兄妹情深的主線貫穿整個故事,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動力。
Thumbnail
鬼滅之刃終於要迎來故事的結尾,兩年前累積聲量爆紅創造出相當於超越航海王的話題性,基本上也是一個邪不勝正的故事,正好最近動畫柱訓練告一段落,我想趁還沒那麼熱的時候寫下一些感觸。跟上這個文字的訓練。本季的結尾在滅世大魔王無慘與鬼殺隊精神領袖產屋敷耀哉的對話下結束,耀哉在整場故事中可說是人類及歷史的結晶
Thumbnail
與其說這是一篇《鬼滅之刃:柱訓練篇》的觀後感,倒不如說這是一篇觀賞《鬼滅之刃》 整個故事,目前的感想。 我認為這個故事有三大優點,就是這三大優點成就了這部作品。
Thumbnail
原來打從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定位就是錯的!是關於一個年輕人的故事,擁有優秀的音樂天分、英俊的外表、積極向上的心態、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漸入佳境的未來...,卻扛不住那糟糕到不行的運氣...。漸入佳境的未來在母親殺死弟弟與妹妹後嘎然而止,急轉直下,從三好青年慘烈轉職高級殺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揮刀·斬落, 那美好的夢魘。 本以察覺的微小線索, 卻是阻礙不前的恐懼。 該斬的是夢中的自己, 才能連結現實的覺醒。 揮刀·斬落, 此刻不再猶豫。 縱使再無葬生之地, 即便再無相見之時, 也只能毫不猶豫。 夢是現實的慾望, 現實是夢的解析。 兩個平行的時空, 交織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大哥沒有死!”在鬼滅之刃無線列車篇完結後鬼滅迷紛紛大喊著,而我亦如此。在看完煉獄杏壽郎與倚窩座的精采對決後,也使我萌生了畫出大哥的想法。於是我便去網路上找圖並仿繪,並產生了這張圖。 首先,有看過鬼滅的人都知道這部動漫的畫風較其他動漫不一樣的點就是角色的五官會比較粗一點,所以我在畫鼻子及嘴巴時下筆
Thumbnail
  故事的主人公竈門炭治郎,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一天,他的家人慘遭惡鬼屠戮,只剩下妹妹禰豆子倖存,卻變成了鬼。炭治郎決心成為獵鬼人,尋找變回人類的方法,並向惡鬼復仇。這段兄妹情深的主線貫穿整個故事,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動力。
Thumbnail
鬼滅之刃終於要迎來故事的結尾,兩年前累積聲量爆紅創造出相當於超越航海王的話題性,基本上也是一個邪不勝正的故事,正好最近動畫柱訓練告一段落,我想趁還沒那麼熱的時候寫下一些感觸。跟上這個文字的訓練。本季的結尾在滅世大魔王無慘與鬼殺隊精神領袖產屋敷耀哉的對話下結束,耀哉在整場故事中可說是人類及歷史的結晶
Thumbnail
與其說這是一篇《鬼滅之刃:柱訓練篇》的觀後感,倒不如說這是一篇觀賞《鬼滅之刃》 整個故事,目前的感想。 我認為這個故事有三大優點,就是這三大優點成就了這部作品。
Thumbnail
原來打從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定位就是錯的!是關於一個年輕人的故事,擁有優秀的音樂天分、英俊的外表、積極向上的心態、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漸入佳境的未來...,卻扛不住那糟糕到不行的運氣...。漸入佳境的未來在母親殺死弟弟與妹妹後嘎然而止,急轉直下,從三好青年慘烈轉職高級殺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