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物社會學1:旅行之後,你變得更快樂了嗎? ——旅遊心理學告訴你如何聰明旅行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遠方的鼓聲
    對旅遊的渴望深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除了娛樂休閒的面向,旅行於我們而言,還有更深層的意涵。英國文學家山繆・約翰遜曾說:「旅行的意義是用現實來重塑想像力,不是思索事情可能發生的方式,而是親眼去看實際的樣貌。」
    對許多旅人而言,透過旅行可以閱讀世界,抵達不可知的遠方甚至可以更加瞭解自己,找到回家的路。因此,旅人才一次次地推著身經百戰的旅行箱,接受遠方鼓聲的召喚,不斷跨越地理與人為的疆界,彷彿必要透過遷徙,體會移動過程中的速度感,才能與內在的自己對話、產生連結。

    人類對於旅行獨特的神經網絡
    就演化的觀點來看,人類用直立的方式行走遠比其它用四足移動的動物,需要更複雜的神經網絡來達成。而透過移動與遷徙所產生的運動,能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嗎啡,使我們湧起快樂的感覺。也因此當被侷限在某處久了,很容易使人心情沮喪,所以不難想像禁足被作為一種處罰的方式,而有人甚至對旅行上癮。

    就某種層次而言,人類天生就是適合旅行也喜歡旅行的
    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Paul Nussbaum的研究,旅遊伴隨的新奇經驗 (也包含可能的突發狀況)可以刺激大腦,使大腦負責傳遞訊息的樹突 (dendrites)增生,因而能增進不同神經元間的連結,而強化了神經可塑性,因此能提升記憶、注意力、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想像你的大腦可以因為旅行而枝繁葉茂成一座喧嘩的叢林。」
    圖片來源

    旅遊心理學
    旅行這件事並不是現代的新發明,歷史上羅馬人與埃及人就以喜歡遊歷著稱,而十七世紀與十八世紀所風行到國外留學的壯遊 (The Grand Tours),可能正是現代旅遊產業的濫觴。除上段提到的諸多益處外,旅行也能使人湧起幸福感,讓我們更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也能擴增人們的同理心,提升對多元文化與價值的包容。
    旅遊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
    在放鬆的狀態下預定與安排行程會比較客觀
    在同一個地方待久一點可以強化與當地的連結
    (千萬不要只拍了到此一遊的照片就離開)
    每天早晨做一些你日常生活會做的事來增加長途旅行中的歸屬感
    適時地結伴同行
    (如果沒有非獨自旅行不可的理由)
    這些都是聰明旅行的秘訣。

    疫情蔓延時的旅遊教戰守則
    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各國邊境管制的措施下,旅遊的型態以及我們對旅行的心理設定,也該跟著轉變。
    法國作家薩米耶・德梅斯特曾經把自己被禁足四十二天的經驗,寫成了《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這本書。在侷限的室內空間裡,他依靠書本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完成這趟冥想沉思的奇特旅行。
    而波蘭作家奧爾嘉・朵卡萩在《雲遊者》一書中,描述一個經常旅行的旅人,某次入住一家旅店時,訝異地發現櫃子裡有剛好尺寸的衣服,床頭櫃還有慣用的維他命與耳塞,而且早上也沒有客房服務,才驚覺原來回到了家。
    當然,我們無需將自己置放在這兩種極端的情境,雖然出國旅遊是最簡單能脫離社交舒適圈的方法,然而根據旅遊心理學,其實只要跳脫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常軌,用不一樣的眼光檢視周遭,並建立可能的連結,就可以達到與旅行類似的效果。
    在不能購買機票出國旅行的此刻,也許正是讓我們有機會更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你還在等什麼 ? 出發吧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黃璿聿 核稿編輯:鄒宇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