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遙遙返家路 - 3 孤寂心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篇:大致寫的是對於核酸檢測受限於兩岸之間各自立場,儘管彼此都用更嚴格標準來檢驗對疫情來說都是好事,且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願意積極配合的。但還是充滿了不少無奈之處。詳見:(https://matters.news/@jerome/遙遙返家路
第二篇:描述最終還是沒有買到較為便利的方式返家,原因是 AI 還是冷冰冰的算計好了一切,所以人算不如 AI 算......接著到大型的醫院做了核酸檢驗。這些歷程與一些想法。詳見:(https://matters.news/@jerome/遙遙返家路2

歸程

最終選擇的路線,要歷經上海轉機。累計下來機票沒省下錢,還要多花蠻多時間的。
起了個大早,天都沒亮就到機場。國內段航線一直算是往來正常,搭乘人數蠻多,全機應有70%左右的上座率。因為這幾天的疫情突然重新襲擊(猝不及防的疫情反撲),其實機場感覺到一絲肅殺的氛圍。但由於需要搭乘接駁巴士到停機位置,即使做好了各種防疫社交距離的宣導與公示,但滿滿一整巴士前胸貼後背的密閉空間,著實讓人心驚膽跳!

孤寂心境

直到起飛時,才開始再次感受到被孤寂襲擊。
已經夠煎熬的一年,戀人們被迫分開,心的距離即時再有強大的羈絆,也會因為缺乏了共感空間的一起呼吸、一起冒險、一起嗅聞、一起品嚐、一起暢笑、一起觸碰,從而逐漸忘卻了一些屬於彼此的印記。
戀人如此,家人也同樣無法逃脫此劫。除非已經決心離群索居,否則誰又能獨自在社會裏生存?
除了情感面,現實世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得血淋淋的面對。此時此刻的差旅還得付出所費不貲的隔離飯店與核酸檢驗成本,只要一個往返,就是不斷的加乘。如果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移動,那就再累乘上家庭成員數量。
數週前看到阿Q精神的自嘲一趟過年返鄉的差旅計算清單,儘管寫得輕描淡寫一派輕鬆,但卻滿是無奈與痛苦。
飛機飛離地平線,繚繞的霧氣包覆著這片土地。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潮,亮著的頭燈讓其排列起來有種異樣的美感。他們堅持著在自己的生活中持續創造自我價值與肯定,即使疫情再次回到這方水土,人們沒有遺忘年初時的巨大壓力與憂慮,因此一邊再次提醒自己強化自我防護措施,一邊在虛無飄渺的網路刷新著新信息,深怕錯過了什麼發展或告示。
我們一起重新定義了相處模式,一起在新的變化中適應並試圖讓其成為新的常態。環顧全球,還能有一分能力去協助或是傳播一些善良,或許更能減輕在這個悲歡離合一幕幕場景中入戲太深的自我衝擊吧⋯⋯

So Long, 20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等待著取核酸檢驗的報告,路上途經成都著名的大慈寺。旁邊是潮流男女的聖地 太古里 與 IFS,夾在其中的大慈寺,一直香火鼎盛。這裡是唐三藏正式受戒之處,原本建築體恢宏壯闊,受到蘇東坡盛讚為「精妙冠世」。後來在明朝數次大火中嚴重損傷。在清朝才重新逐步重新修繕起來,留存至今。 除了重要的佛教文化歷史之外,
第一篇:大致寫的是對於核酸檢測受限於兩岸之間各自立場,儘管彼此都用更嚴格標準來檢驗對疫情來說都是好事,且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願意積極配合的。但還是充滿了不少無奈之處。詳見:(https://matters.news/@jerome/遙遙返家路) 與 AI(?)的抗爭 從上篇發了之後,基本上就鎖定了幾種
週末時間,寫點悠閒輕鬆的也讓大家看得嘴饞一饞!哈哈~ 成都除了昨天說的特色冬至食物 - 羊肉湯(https://matters.news/@jerome/成都的冬至應景食物,不是湯圓也不是餃子~)之外,其實琳瑯滿目的小吃,也是不可錯過的特色。 打個尖 有句地方諺語 - 打個尖,指的是在正餐與正餐之
距離今年的冬至,還有數週時光。而氣溫卻是驟降了讓人不得不把後重的冬衣都給搬出來抵抗凜冽的寒風。 每到冬季,除了衣著上的羽絨外套、毛衣、圍巾、毛線帽...等等之外,應該就屬食物最讓人充滿了記憶點吧?(其實套用到無論是哪個季節其實都一樣,畢竟要吃的話,怎麼可能會缺藉口呢?) 而只要到了此時,不免俗的網路
年底到了。每年這時候,總是引人(有意或無意的)深省:今年年初訂下來的計畫,最終......是放棄了多少?(哈哈) 拖延症,已經是這個年代的文明病榜首吧?社會太浮躁,大家容易被牽引著鬧哄哄的定下一堆可能根本無法無暇無力無能實行的計劃,然後又在事後默默無法完成,獨自氣餒與沮喪。這在恐怖又充滿喪氣的20
這趟利用回來的機會,跟一些過去生意上的伙伴或是相熟的友人一邊敘敘舊,一邊也談談儘管看似虛無飄渺,卻還是要堅定信心前行的未來規劃。 其中很幸運的,在某位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另一位年輕人。第一次與人往來,有很多面向可以觀察是不是值得長期往來。當然很多事情都需要時間與更多沉澱,才能真正清楚認識一個人的樣
等待著取核酸檢驗的報告,路上途經成都著名的大慈寺。旁邊是潮流男女的聖地 太古里 與 IFS,夾在其中的大慈寺,一直香火鼎盛。這裡是唐三藏正式受戒之處,原本建築體恢宏壯闊,受到蘇東坡盛讚為「精妙冠世」。後來在明朝數次大火中嚴重損傷。在清朝才重新逐步重新修繕起來,留存至今。 除了重要的佛教文化歷史之外,
第一篇:大致寫的是對於核酸檢測受限於兩岸之間各自立場,儘管彼此都用更嚴格標準來檢驗對疫情來說都是好事,且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願意積極配合的。但還是充滿了不少無奈之處。詳見:(https://matters.news/@jerome/遙遙返家路) 與 AI(?)的抗爭 從上篇發了之後,基本上就鎖定了幾種
週末時間,寫點悠閒輕鬆的也讓大家看得嘴饞一饞!哈哈~ 成都除了昨天說的特色冬至食物 - 羊肉湯(https://matters.news/@jerome/成都的冬至應景食物,不是湯圓也不是餃子~)之外,其實琳瑯滿目的小吃,也是不可錯過的特色。 打個尖 有句地方諺語 - 打個尖,指的是在正餐與正餐之
距離今年的冬至,還有數週時光。而氣溫卻是驟降了讓人不得不把後重的冬衣都給搬出來抵抗凜冽的寒風。 每到冬季,除了衣著上的羽絨外套、毛衣、圍巾、毛線帽...等等之外,應該就屬食物最讓人充滿了記憶點吧?(其實套用到無論是哪個季節其實都一樣,畢竟要吃的話,怎麼可能會缺藉口呢?) 而只要到了此時,不免俗的網路
年底到了。每年這時候,總是引人(有意或無意的)深省:今年年初訂下來的計畫,最終......是放棄了多少?(哈哈) 拖延症,已經是這個年代的文明病榜首吧?社會太浮躁,大家容易被牽引著鬧哄哄的定下一堆可能根本無法無暇無力無能實行的計劃,然後又在事後默默無法完成,獨自氣餒與沮喪。這在恐怖又充滿喪氣的20
這趟利用回來的機會,跟一些過去生意上的伙伴或是相熟的友人一邊敘敘舊,一邊也談談儘管看似虛無飄渺,卻還是要堅定信心前行的未來規劃。 其中很幸運的,在某位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另一位年輕人。第一次與人往來,有很多面向可以觀察是不是值得長期往來。當然很多事情都需要時間與更多沉澱,才能真正清楚認識一個人的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親愛的R,為何我們在分別之後,卻忍不住頻頻回顧?回首向來蕭瑟路,一路卻是風風雨雨,迷迷離離。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雖然挺過疫情,但還是戰戰兢兢的過每一天,過客的未來還真是未知數,蠻討厭這種感覺的° 媽媽總是跟我說:走一步算一步,能做的就是先把後路給想好,前陣子跑了趟勞保局至少知道投保年資已夠,只差不能月退,但至少有退路° 在這行業今年邁入第二十個年頭,說真的心好累,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學生大部分生活都被3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09/08/2021 擴散   雖然疫情影響出國旅遊,但也將國內旅行帶往一個精緻的方向。 相較去年的閒置,四月時的忙碌,讓我忙的反而有點無法適應。   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走時,却又在瞬間被斬斷。 猜疑鏈在黑暗森林法則中是完全無解的題目。 剩下惟一能依靠的只有時間。   時間不是
03/07/2010 將來的路,自己決定怎麼走 站在上海機場的門口 彷彿回到以前的日子 但這次却不同 下班飛機要往那飛很清楚 但我却不知道自己該走那條路 進了國外的機場 不是回家,但也不是轉機 只是一個接一個任務 沒有終點站 一個星期的混亂,沒有時間停下來想想自己的事 很少遇
Thumbnail
兩側的門關閉,列車緩緩開動,至於要去的目的地,無人知曉。我和兩位夥伴們抱著塞滿六天五夜需要用到的物品的背包,忐忑地望著窗外。山、海、田、屋、樹、人——看著好多的風景,我悄悄地跟他們說:“我先睡一會,到了記得叫醒我。” 展翅營好像就是我大學時光的縮影。 在疫情爆發那年,我從家鄉
假期就這麼結束,飛機一路往東北飛向日不落帝國的黃昏,很夜了才抵達東京。入境排著老長的隊,隊伍沿著大廳蜿蜒轉了好幾圈,我一度還以為自己誤排了旅客的隊伍,離隊查看還真的是再入國的行列。領完行李轉了三趟車回到家,抵達住家時已經將近凌晨12點。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親愛的R,為何我們在分別之後,卻忍不住頻頻回顧?回首向來蕭瑟路,一路卻是風風雨雨,迷迷離離。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雖然挺過疫情,但還是戰戰兢兢的過每一天,過客的未來還真是未知數,蠻討厭這種感覺的° 媽媽總是跟我說:走一步算一步,能做的就是先把後路給想好,前陣子跑了趟勞保局至少知道投保年資已夠,只差不能月退,但至少有退路° 在這行業今年邁入第二十個年頭,說真的心好累,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學生大部分生活都被3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09/08/2021 擴散   雖然疫情影響出國旅遊,但也將國內旅行帶往一個精緻的方向。 相較去年的閒置,四月時的忙碌,讓我忙的反而有點無法適應。   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走時,却又在瞬間被斬斷。 猜疑鏈在黑暗森林法則中是完全無解的題目。 剩下惟一能依靠的只有時間。   時間不是
03/07/2010 將來的路,自己決定怎麼走 站在上海機場的門口 彷彿回到以前的日子 但這次却不同 下班飛機要往那飛很清楚 但我却不知道自己該走那條路 進了國外的機場 不是回家,但也不是轉機 只是一個接一個任務 沒有終點站 一個星期的混亂,沒有時間停下來想想自己的事 很少遇
Thumbnail
兩側的門關閉,列車緩緩開動,至於要去的目的地,無人知曉。我和兩位夥伴們抱著塞滿六天五夜需要用到的物品的背包,忐忑地望著窗外。山、海、田、屋、樹、人——看著好多的風景,我悄悄地跟他們說:“我先睡一會,到了記得叫醒我。” 展翅營好像就是我大學時光的縮影。 在疫情爆發那年,我從家鄉
假期就這麼結束,飛機一路往東北飛向日不落帝國的黃昏,很夜了才抵達東京。入境排著老長的隊,隊伍沿著大廳蜿蜒轉了好幾圈,我一度還以為自己誤排了旅客的隊伍,離隊查看還真的是再入國的行列。領完行李轉了三趟車回到家,抵達住家時已經將近凌晨12點。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