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地震之後,我們可以做什麼?

    地震之後,我們可以做什麼
    留意居家環境安全、門窗狀態、復原位移物品、慎防物體掉落、準備逃生小包,並且適度掌握氣象局發布的資訊,了解確實狀況,採取必要的行動。 ---------- 緩緩吸氣吐氣,安頓自己的感受,穩定當下被驚擾的思緒、失控的感受。 一通關懷的電話,一個身邊的擁抱,拍拍胸口知道家人朋友彼此都好,我們都很安全,只是受了些驚嚇。
    這一陣可能也讓一些夥伴回想起過去大地震帶來的創傷,而湧出許多複雜的情緒以及身心反應。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曾經在2007年綜合許多國際災難創傷心理的專家共識,提出了「安、靜、能、繫、望」五個創傷心理復原的原則,在2016年台南地震、2018年花蓮地震時,做為災民安心調適的參考。
    安靜能繫望
    安靜能繫望
    實際上我們可以怎麼做:
    安(safety):促進環境與心理安全。 -了解資源與資訊,讓人心安。 -試著佈置一下環境,讓自己舒適。 -適度了解資訊,不過度看相關媒體及新聞。
    靜(calming):促進平靜鎮定。 -此刻不平靜的感覺是正常的,不需特別放大或擔憂。 -好好的深呼吸3~5分鐘、放鬆、休息、寫字抒發心情 -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面思考。
    能(efficacy):提升效能感。 -試著回想自己目前已經做過的事情,即便只是將自己安頓好都值得給自己鼓勵。 -行有餘力時,試著去尋找自己能奉獻能力的地方。 -找回生活的控制感,比如整理房間、做一件事情,並維持穩定作息規律
    繫(connectedness):促進聯繫。 -和親友們團聚一起是最重要的,告訴自己「我不孤單」,告訴對方「你也不孤單」。 -親友間彼此分享經驗舒緩不安與苦痛。 -尊重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式與速度。
    望(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 -安頓好自己與親友之餘,試著去規劃未來要做的事情。 -若有熟悉的人遭遇不測,提醒自己別過於自責,因為這不是我們能掌控的。 -如果親友喪失希望,可試著和他們分享經驗與希望。
    板塊能量釋放後,一切都會如常安好 ---------- 如果初步嘗試上述方式後,不安感受仍強烈且超過兩周,可以使用心理衛生資源服務,陪伴你度過這段時期: 1.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 2.撥打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 3.協尋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 ---------- 參考資料: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災難與創傷心理委員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