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裡有光

    太太約莫在五年前下定決心轉職,離開大企業的環境,走上心靈成長的道路上,一路上跌跌撞撞,雖然辛苦,但也已經逐步走出一個稍稍穩定而且逐步有所發展的局面。而我這幾年遇上工作不順遂,家裡面又有財務上的問題,整個家裡愁雲慘霧,都靠著太太的努力維持,才得以苟活到現在。
    對於太太的工作,我基本上都抱持著讓她自己去玩的心情,所以每天看到她在家開網課教學生的過程,有段時間甚至只有一個學生,她也樂此不疲。但就在周邊朋友的鼓勵以及支持下,現在也走出一個新的風景。太太是教光的課程這一套由上師傳遞下來的課程的,後來由 Vicki 杜恆芬老師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出版,這是一套已經有好幾十年的作品。而因為推廣課程之故,太太也因此結識了Vicki,並被受邀加入Vicki最近這些年投注極大心力的另一套書。
    而我自己,我的年紀也到了該從互聯網這樣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時候了,但我始終沒有想好,離開現職的那一天來到的時候,我要做什麼。就在前兩天,我跟太太進行近來的分享時,想到其實我們可以從目前的網課往外拓展,用更數字化的方式傳遞太太在這十年來所獲得的知識。
    也許會有朋友會詢問:為何是太太,而不是你自己?我其實想了很長一段時間,也私下做了一些個人的實驗,結果如下:
    1. 我這些年學到的東西,所謂的技能其實都只是一個過客,而不是長久的知識。就像產品經理學到的需求內容也會有迭代的問題,也不再需要長篇大論,講求更精確的交互形式以及場景描述更容易貼近客戶的期待,所以這些過去學會的技能都成為過去的歷史。
    2. 我的外形並不是所謂的俊男,因此自然沒辦法像金城武、謝祖武這些武字輩的帥哥吸引夥伴的眼球。更重要的是,我的口才並不便給,一個簡單的功能或操作,我往往需要繞一個大圈還不見得可以講得清楚,遠遠沒有得到的羅胖、羅永浩這些人能言善道的能力。
    基於以上的理由,我想到也許我更適合做幕後,當個策展人(或是經紀人)。因此趁著跟太太一起吃早餐的短暫時間,我們討論了我如何幫忙她擴大她的課程陣容。就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她已經在用的標題:這裡有光。
    正因為太太教的是《光的課程》,所以她用「這裡有光」這个名稱來為她的微博取了這麼一個有意思的名字。研究之后,我覺得「這裡有光」很適合來作為太太授課的主題。就這樣,我們会利用「這裡有光」這個註冊名稱做更多的嘗試。至於會怎麼演變呢?請大家拭目以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